趙小亞, 唐小偉, 肖文煥, 李 金, 劉進文, 張曉斌, 沙維偉
(揚州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五臺山醫(yī)院,江蘇 揚州,225003)
?
男性缺陷型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睪酮、催乳素和社會功能比較研究
趙小亞, 唐小偉, 肖文煥, 李 金, 劉進文, 張曉斌, 沙維偉
(揚州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五臺山醫(yī)院,江蘇 揚州,225003)
目的 探討缺陷型精神分裂癥(DS)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NDS)患者血清睪酮、血清催乳素和社會功能狀況。方法 納入相匹配的DS患者35例和NDS患者33例,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血清睪酮、催乳素水平。使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陰性癥狀量表(SANS)、陽性癥狀量(SAPS)評估臨床癥狀,使用社會適應功能評估量表(SAFE)評估社會功能。結果 DS患者的BPRS陰性癥狀分、BPRS總分、SANS分顯著高于NDS患者(P<0.001)。DS患者SAFE與年齡、病程、BPRS陰性癥狀分、SANS分呈正相關(r=0.396,P=0.019;r=0.553,P<0.001;r=0.339,P=0.046;r=0.414,P=0.013), 與BPRS情感癥狀分呈負相關(r=-0.454,P=0.006)。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SAFE與病程(β=0.417,P=0.005)、SANS(β=0.398,P=0.008)相關聯(lián)。NDS患者SAFE與年齡、病程呈正相關(r=0.503,P=0.003;r=0.350,P=0.046)。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SAFE僅與年齡相關聯(lián)(β=0.396,P=0.023)。結論 DS患者存在明顯的高催乳素狀態(tài),社會功能受損嚴重,而原發(fā)性陰性癥狀可能明顯影響DS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
缺陷型精神分裂癥; 睪酮; 催乳素; 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尚未闡明的精神疾病。有研究[1-2]認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明顯的性腺軸功能紊亂,而疾病的高異質性影響了研究結果的可重復性。缺陷型精神分裂癥(DS)是精神分裂癥的一種獨立亞型,以原發(fā)性陰性癥狀為基本特征,研究[3]表明選取這一亞型作為研究對象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癥研究的異質性,有利于精神分裂癥病理機制的探討。既往已有研究[4-5]表明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外周催乳素水平明顯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而外周睪酮水平的研究則未見報道。本研究選取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男性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睪酮、血清催乳素和社會功能狀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江蘇省揚州五臺山醫(yī)院住院的處于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入組標準: ① 符合第4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DSM-IV)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② 排除腦器質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經內分泌疾病、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史,無明顯的藥物副作用; ③ 年齡18~60歲,病情穩(wěn)定大于1年; ④ 患者與其法定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符合上述標準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由2名主治醫(yī)師運用缺陷型精神分裂癥診斷量表(SDS)[6]評定缺陷型或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最后入組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35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33例。患者組所服用的藥物均為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舒必利、奮乃靜、氟哌啶醇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性激素檢測方法:用分離膠-促凝管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 3 000 r/min離心5 min, 分離出的血清置于-80 ℃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血清睪酮、催乳素水平,所用儀器為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ACCESS2型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試劑為該公司提供的原裝試劑。
1.2.2 臨床癥狀量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 )[7], 陰性癥狀量表(SANS)[8], 陽性癥狀量(SAPS)[9]。
1.2.3 社會適應功能評估量表(SAFE)[10]: 共17個條目,各條目采用0~4級評分,得分越高,社會適應能力越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jù),依據(jù)數(shù)據(jù)的性質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erson相關分析、單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2.1 缺陷型精神分裂癥、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組患者在年齡、受教育年限、病程、起病年齡、氯丙嗪當量、BPRS陽性癥狀分、紊亂癥狀分、情感癥狀分、SAPS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BPRS陰性癥狀分、總分,SANS分顯著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P<0.01)。見表1。
2.2 缺陷型精神分裂癥、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
血清睪酮、催乳素和社會功能比較
2組患者血清睪酮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40)。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顯著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P=0.018), SAFE得分也顯著更高(P<0.01)。見表2。
2.3 社會功能的影響因素
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SAFE與年齡、病程、BPRS陰性癥狀分、SANS分呈正相關(r=0.396,P=0.019;r=0.553,P<0.01;r=0.339,P=0.046;r=0.414,P=0.013), 與BPRS情感癥狀分呈負相關(r=-0.454,P=0.006)。進一步采用線性回歸逐步回歸法分析SAFE的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僅病程與SANS分進入回歸方程, SAFE與病程(β=0.417,P=0.005)、SANS(β=0.398,P=0.008)具有顯著相關性(F=12.269,P<0.01), 決定系數(shù)R2為0.659,調整的決定系數(shù)R2adj為0.434。
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SAFE與年齡、病程呈正相關(r=0.503,P=0.003;r=0.350,P=0.046)。進一步線性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SAFE僅與年齡相關聯(lián)(β=0.396,P=0.023), 方程的決定系數(shù)R2為0.396, 調整的決定系數(shù)R2adj為0.157。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與非缺陷組比較, **P<0.01。
表2 2組患者血清睪酮、催乳素和社會功能比較
與非缺陷組比較, *P<0.05, **P<0.01。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明顯,SAFE得分也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提示這類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嚴重,與既往的報道[9]一致,這也支持缺陷型精神分裂癥可能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亞型。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至今未明,神經內分泌可能在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很多報道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紊亂,而性激素可以通過影響5-HT、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膽堿等神經系統(tǒng)遞質代謝,改變遞質受體的數(shù)量和親和力,從而影響神經系統(tǒng)信息的傳導,進而影響患者的認知、情感、思維等。有研究[4]顯示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睪酮水平較正常人下降,但本研究未入組正常對照組,也未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分裂癥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睪酮水平存在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患者血清催乳素明顯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催乳素為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激素,由神經系統(tǒng)與體液因素共同調節(jié)從而維持其穩(wěn)定,多巴胺能夠明顯抑制催乳素釋放,抗精神病藥物在阻斷多巴胺受體的同時,往往造成催乳素水平的顯著升高。但有報道[11]顯示未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仍存在高催乳素狀態(tài),而本研究在控制抗精神病藥物的影響下仍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催乳素明顯升高。魯麗婭等[4]研究所選取的是首發(fā)未治療患者,仍同樣發(fā)現(xiàn)首發(fā)未治療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明顯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病機制可能與多巴胺功能亢進有關,而缺陷型精神分裂癥的病理機制可能更為復雜,可能與多種神經遞質異常有關。催乳素或者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異??赡苁侨毕菪途穹至寻Y患者的重要生物學標志。
社會功能恢復是評價精神分裂癥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往往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明顯的社會功能缺陷,成為導致精神殘疾的重要原因。既往報道[12-13]影響社會功能的因素很多,如年齡、病程、陰性癥狀等,本研究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社會功能受損明顯,而社會功能與病程、陰性癥狀密切相關,陰性癥狀可能是影響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僅僅與年齡有關,這可能與所選取的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處于恢復期,病情較為穩(wěn)定有關[14-16]。因此缺陷型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損害的影響因素不同,這也間接支持缺陷型精神分裂癥這一獨立亞型存在。
總之,本研究發(fā)現(xiàn)缺陷型精神分裂癥存在明顯的高催乳素狀態(tài),提示性腺軸異常可能參與了缺陷型精神分裂癥的病理機制,而原發(fā)性陰性癥狀可能影響了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
[1] 鐘秋平, 黃俊, 陳晉東, 等. 性激素和精神分裂癥精神病理的相關性研究[J].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5(1): 37-39.
[2] 謝國軍, 徐彩霞, 黎雪松, 等. 精神分裂癥患者性激素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2, 22(1): 40-42.[3] 唐小偉, 耿德勤, 沙維偉, 等. 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1): 59-61.
[4] 魯麗婭, 高鎮(zhèn)松, 李宏偉, 等. 缺陷型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較研究[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7, 13(4): 297-298.
[5] 李樹錦. 不孕婦女性激素水平與月經周期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 2014, 28(11): 40-41.
[6] 唐小偉, 耿德勤, 沙維偉, 等. 缺陷型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淋巴細胞數(shù)比較[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2, 38(11): 676, 686, 691.
[7] 葉飛, 唐小偉, 沙維偉, 等. 男性缺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面孔情緒認知與述情障礙的對照研究[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5(6): 373-376.
[8] 姚晶, 崔界峰, 陳楠, 等. 簡明陰性癥狀量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檢驗[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4, 28(4): 302-307.
[9] 段維維, 唐小偉, 楊韋, 等. 缺陷型與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癥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與社會功能關系[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5(11): 685-689.
[10] 姚貴忠, 錢英, 耿彤, 等. 社會適應功能評估量表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信效度[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1, 25(3): 200-204.
[11] 程敏鋒, 溫盛霖, 唐秀梅, 等. 首發(fā)未用藥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分析[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3, 39(6): 344-346.
[12] 何倩, 陳穎, CHOW S. LAM, 等. 陰性癥狀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改善的預測作用[J]. 四川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4, 45(2): 284-288.
[13] 劉軍軍, 邵阿林, 吳兵, 等. 長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社會功能研究[J].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6, 26(1): 38-40.
[14] 俞瓊, 張瑞明, 姜媛, 等. TAAR6基因多態(tài)性與精神分裂癥關聯(lián)性的Meta分析[J]. 吉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4(3): 633-640.
[15] 張永梅, 陳衛(wèi)霞, 柳燁, 等. 氯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對肝功及血常規(guī)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15, 38(3): 138-139.
[16] 彭成國, 肖寒, 楊媚, 等. 齊拉西酮與利培酮對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及性激素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5, 21(12): 1720-1722.
Comparison of serum testosterone, serum prolactin and social func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deficit schizophrenia and patients with non-deficit schizophrenia
ZHAO Xiaoya, TANG Xiaowei, XIAO Wenhuan, LI Jin, LIU Jinwen, ZHANG Xiaobin, SHA Weiwei
(WutaishanHospitalAffiliatedtoMedicalCollegeof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serum testosterone, serum prolacti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ficit schizophrenia and patients with non-deficit schizophrenia. Methods The serum testosterone and prolactin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35 patients with DS and 33 patients with NDS by the electro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technique.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 (SAP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 (SAFE) was used to evaluate social function. Results Defective Negative symptom score of BPRS, total BPRS score and SANS score in patients with 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NDS (P<0.01). In DS patients, SAF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duration of disease, BPRS negative symptoms, SANS score (r=0.396,P=0.019;r=0.553,P<0.001;r=0.339,P=0.046;r=0.414,P=0.013),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PRS emotional symptoms (r=-0.454,P=0.00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AF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ourse of disease (β=0.417, P=0.005) and SANS (β=0.398,P=0.008). In NDS patients, SAF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duration of disease (r=0.503,P=0.003;r=0.350,P=0.046).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AFE was only associated
deficiency type schizophrenia; testosterone; prolactin; social function
2016-10-11
2015年度江蘇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指導性科研課題(Z201522) ;
唐小偉, E-mail: shrimp200@aliyun.com
R 749.3
A
1672-2353(2016)23-020-03
10.7619/jcmp.201623006
江蘇省揚州市科技發(fā)展計劃-社會發(fā)展項目(YZ2014215)
with age (β=0.396,P=0.023). Conclusion In DS patients, there is an obvious high prolactin statu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is severely impaired, and the primary negative symptom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covery of social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