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秀英 劉長清 邵磊 張妹(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蛋種雞場禽白血病凈化技術探索與實踐
□ 黃秀英 劉長清 邵磊 張妹(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禽白血?。ˋvian Leukosis,AL)是呈世界性分布的可垂直傳播的病毒性腫瘤性疾病,嚴重制約著養(yǎng)禽業(yè)的發(fā)展。該病尚無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也無有效的疫苗,因此,控制禽白血病唯一的方法是凈化。近幾年,在國家政府部門及行業(yè)專家的推動下,對禽白血病的認識逐漸深刻,很多公司開始禽白血病凈化的研究工作。
本文結合峪口禽業(yè)在新品種培育過程中對禽白血病凈化技術的摸索與實踐,對做好禽白血病凈化工作的基礎、方案及成效進行概述。
種雞屬于高繁殖性能的動物,對于蛋種雞從曾祖代到商品代呈現(xiàn)1∶24萬倍放大效應,即1只曾祖代雞可生產(chǎn)50套祖代雞,1只祖代可生產(chǎn)60套父母代、1只父母代雞可生產(chǎn)80只商品代,因此,種雞感染禽白血病,除了產(chǎn)生腫瘤導致雞只死亡,可以產(chǎn)生非腫瘤綜合征,造成生產(chǎn)性能下降以及引起雞群的免疫抑制外,最重要的是垂直傳播,種雞一旦感染,各代次呈現(xiàn)逐級放大的效應,嚴重影響雛雞質(zhì)量,因此,禽白血病凈化對于蛋種雞場是質(zhì)量的根基、生存的根本。
同樣,禽白血病凈化也是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只有做到垂直傳播疾病的凈化,才能保證種源健康,才能保證行業(yè)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2.1 領導重視
禽白血病凈化工作不同于其他疾病,其對技術、硬件、軟件等要求高,同時,凈化成本高,需要企業(y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巨大決心,尤其凈化初期,由于陽性率高帶來的品種選育與凈化淘汰之間的矛盾,需要企業(yè)最高領導的決策。
2.2 專家?guī)椭?/p>
任何實踐只有遵循事物本質(zhì)和規(guī)律才能成功,企業(yè)實踐只有結合科研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尤其對于檢測技術要求較高的禽白血病凈化來說,更需要有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指導,不斷修正和解決凈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3 資金投入
禽白血病凈化需要重金投入,包括實驗室建設、硬件設施配備、人才的培養(yǎng)等,需要能夠進行細胞培養(yǎng)技術、ELISA檢測技術的實驗室及硬件配置,需要能夠進行檢測的高科技人才,同時,禽白血病檢測試劑成本較高,每只雞一個世代平均檢測成本在90元左右,峪口禽業(yè)在投入300萬建立P2級實驗室、200余萬引進國內(nèi)外先進的儀器設備基礎上,每年投入350~400萬元用于禽白血凈化病檢測,這對于規(guī)模較小,實力較弱的企業(yè)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2.4 技術保障
禽白血病凈化需要掌握病毒分離、PCR、斑點雜交、ELISA等檢測技術、疫苗外源病毒檢測所必備的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將實驗室檢測技術與規(guī)?;a(chǎn)相結合,形成控制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的科學有效的凈化方案。
2.5 人才支撐
高科技技術必須有高科技的人才支撐,與各類院校和研究機構緊密聯(lián)系,實現(xiàn)與同行企業(yè)和疫苗獸藥企業(yè)雙贏合作的良性人才培養(yǎng)機制,能夠為禽白血病凈化奠定人才基礎。
2.6 設備保障
先進的儀器設備是開展各項檢測的基礎,其中包括生物安全柜、CO2培養(yǎng)箱、PCR儀、熒光定量PCR儀、高速冷凍離心機、酶標儀、洗板機等先進的儀器設備,確保各項檢測高效順利進行,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
3.1 垂直傳播的控制方案
3.1.1 1日齡胎糞檢測
母雞感染病毒后,病毒在輸卵管的膨大部進行大量復制,感染胚胎的胰腺積聚大量病毒,并從剛出殼雛雞的糞便中排出,有很強的感染性、傳播性。通過1日齡胎糞檢測,可以及時淘汰陽性雞,避免雛雞之間的水平傳播。
為了確保凈化工作的有效性,要執(zhí)行嚴格的凈化制度,即每個家系每一只雛雞都要進行檢測。在出殼前,將每只種雞的種蛋置于同一出殼紙袋中,用棉拭子逐只采集 1日齡雛雞胎糞,置于小試管中,用 ALV p27抗原 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p27抗原。檢測結果按家系統(tǒng)計,只要家系中檢測出一只陽性雞,即將整個家系雛雞全部淘汰,同時,淘汰相應種母雞。
3.1.2 6~10周齡肛拭檢測
ALV具有間歇排毒的特性,雞群在6~10周齡為排毒高峰期,在這個階段檢測可以檢測出較多的陽性雞。
1天出雛經(jīng)過胎糞檢測后,雛雞按照家系上籠,對籠具、飼槽進行改造,并在飼養(yǎng)過程中嚴格控制水平傳播,10周對各品系進行泄殖腔拭子檢測。在同一母雞的同一飼養(yǎng)籠中,只要有一只陽性就應淘汰同籠中的其他后備雞。
3.1.3 蛋清檢測
開產(chǎn)前3枚蛋清檢測:初產(chǎn)期屬于雞群禽白血病病毒排毒高峰期,因此,逐只取初生蛋3個一一編號,對蛋清用ALV p27抗原ELISA檢測試劑盒做p27抗原檢測,淘汰陽性雞。
繼代前3枚蛋清檢測:由于禽白血病具有通過種蛋傳播的特點,所以,在繼代之前必須進行檢測并及時淘汰陽性雞,避免陽性雞種蛋進入孵化環(huán)節(jié),導致病毒擴散到下一代。
肝臟疾?。焊尾∫矔鹚[。與腎病和心衰不同的是,此類水腫多從腳踝開始(不易察覺),最后蔓延至腹部(嚴重者有頑固腹水),而上肢和面部多為正常。故出現(xiàn)此類水腫時,亦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以確診(化驗肝功能等)。
3.1.4 病毒分離檢測
經(jīng)研究表明,ALV不在公雞的生殖細胞中增殖。公雞僅是病毒攜帶者,通過接觸或交配傳染給其他的雞。因此,公雞在1日齡執(zhí)行胎糞檢測,10周齡執(zhí)行泄殖腔拭子檢測,在開產(chǎn)和繼代階段均采取血漿病毒分離方式進行檢測,病毒分離是國際上禽白血病病毒凈化檢測的金標準。
3.2 水平傳播的控制方案
禽白血病的水平傳播相對其他疾病如流感、新城疫等相對較弱,水平傳播主要發(fā)生在孵化期間和出雛后的前兩周內(nèi),控制禽白血病水平傳播的關鍵分孵化、生產(chǎn)、免疫三個環(huán)節(jié)。
3.2.1 孵化階段
所有種蛋來源于病原檢測陰性雞群,專人、專車運輸、專用蛋庫保存,按照品系、家系單獨挑選、碼放種蛋,并記錄。設計專用入孵紙袋,按照單系單家進行裝袋落盤、孵化。種蛋車、種蛋庫、孵化廳、孵化器等所有場地、器具均要進行嚴格的消毒。
3.2.2 生產(chǎn)階段
育雛育成階段對育雛籠具進行改造,每個籠飼養(yǎng)同一個家系的雛雞,同時通過籠與籠之間設置間隙,并添加防護板,做到相鄰籠之間互不“見面”。對雛雞開食料槽進行改造,改變以往雛雞開食使用墊紙或料盤,造成采食同時將糞便排在墊紙或料盤上,與飼料混合,引起可能的水平傳播。
轉群前進行ALV檢測,及時淘汰陽性雞。每籠雞在轉群的過程中都經(jīng)過獨立操作,每轉完一籠雞,操作人員需洗手消毒,轉群設備進行嚴格消毒。轉群時,采用隔離良好的轉群車,每運完一車都要進行徹底消毒。
3.2.3 免疫環(huán)節(jié)
為避免疫苗外源污染造成的ALV傳播,對每個批次的弱毒苗進行外源病毒檢測,免疫過程中嚴格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污染。采用無針頭注射器,避免體液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