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地力·哈力克
喀什噶爾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是疆內(nèi)其他城市所不能與之比肩的,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喀什有一種更深厚的東西,一種更典雅、更高貴的東西,那種東西不能確指,卻時時處處存在、彌漫著,讓你感覺著,仿佛浸透在空氣里?!边@些獨特的文化不僅僅是維吾爾族文化的瑰寶,也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喀什噶爾的魅力和靈魂所在。
喀什噶爾在我心中是一首美妙的詩,一個甜蜜的夢,一幅古色古香的迷人畫卷,這座哺育了眾多維吾爾族文學(xué)藝術(shù)大家、充滿了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的古城,永遠是我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
有著2 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喀什噶爾是一片神奇的大地,它以厚重的歷史文化享譽世界。早在1986年,喀什噶爾就被國務(wù)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盡管此后“國家5A級景區(qū)”等眾多稱號紛至沓來,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沉甸甸的“歷史文化名城”才是它的真實寫照。
一
喀什噶爾簡稱喀什,位于東經(jīng)71.20′~79.57′,北緯35.20′~40.18′,是我國最西部的城市??κ哺翣柟懦谴┰搅藥浊隁q月,從中世紀走到了今天,是我國和中西亞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伊斯蘭風(fēng)格建筑群。古城這些飽經(jīng)滄桑的土舊老屋由于長年風(fēng)霜雨雪的侵蝕、洪澇地震等災(zāi)害的襲擊和年久失修,已經(jīng)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很多房屋到了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的邊緣。幸運的是,2010年8月,由國家立項投資破解了老城改造的世界性難題,2015年底完成規(guī)模宏大的老城改造工程,它最終實現(xiàn)了走向現(xiàn)代化的華麗轉(zhuǎn)身,古城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為千年古城注入了新鮮血液,中亞名城喀什噶爾重新煥發(fā)出青春的光彩和活力,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迎來了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新時代。歷經(jīng)滄桑的古城以嶄新的姿態(tài)和面貌再次成為絲綢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
喀什噶爾古城建在地勢高低不平、平均海拔1 289米左右的土崖上,它依舊保留了中世紀建筑風(fēng)格,看起來氣勢巍峨。從外形上看,這個古樸蒼涼的老城似乎極其簡陋,但整體布局的隨意、自由、靈活多變,是隨著生活在這里幾十代人長年累月的生活和勞作的需要逐步積累與擴建起來的。正是這種不經(jīng)人為的總體設(shè)計和順其自然的鬼斧神工,充分地體現(xiàn)出這些古建筑群的特色和與眾不同。高高低低,形狀各異,古樸典雅和因地制宜凝聚著自然本色的各式房屋錯落有致,恰到好處地再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人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足跡。
從生態(tài)上看,這些土屋大多是土木、磚木結(jié)構(gòu),就地取材,用最普通的土坯、磚、白楊木、泥土和麥草等材料搭建起來的。經(jīng)過幾百年的變遷依然“冬暖夏涼”,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從居住條件看,每戶都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使庭院、扶梯、廊柱和涼臺放置的鮮花相映成趣。
這些外表看似簡陋樸實無華的房屋內(nèi)卻充滿了生活氣息。有很多幢看似一般的房屋,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口繁衍生息的需要而加高了好幾層,而另一些房屋則加寬、加長,甚至在街道頂上搭起了閣樓以利于生活的方便。所有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了維吾爾族先民獨到的生存智慧和個性。我繼續(xù)行進,時寬時窄的街道高低不平,曲曲彎彎,宛若迷宮似的曲徑四通八達、縱橫交錯通向古城的各個方向。
二
這是秋日里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古城像往常一樣沉靜。初升的太陽斜照在街道上,街道兩旁房屋的窗戶上閃爍著金光,藍天上一群又一群的鴿子不停地盤旋和飛翔,朝向東方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在陽光的沐浴下顯得莊嚴肅穆。沒過多久,輕微的嘈雜聲、清脆的笑聲、腳步聲、汽車的喇叭聲越來越近,沉睡的古城開始蘇醒了。
我緩步走過艾提尕爾廣場,漫步穿行在迷宮一般的小巷里。富有民族特色的小吃店、茶館、小店鋪、小作坊都開始開門營業(yè),幾乎每家店鋪的門口都擺上了玫瑰、月季、紫羅蘭等各種鮮花,街道兩旁花香四溢。我繼續(xù)往前走,仿佛行進在已經(jīng)凝固的歷史時光中。沿街的金銀首飾店、銅器店、木器店、手工樂器店、手工小刀作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旅游紀念品、首飾、花樣繁多的花帽刺繡品,各種維吾爾民族樂器、鐵皮制品、木雕制品、土陶制品、銅銀器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走著走著,我在一個木器作坊前停住了腳步,作坊主正在用木頭制作樂器———熱瓦普。門面不大,在半明半暗的作坊里,金色的火花從旋刀里飛出,就像正在奔馳的駿馬蹄下迸出的星星點點的水珠。從一塊塊的木頭變成幾件半成品,最后成為一件精致的樂器,我良久地注視著熱瓦普的加工過程,1 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繁華景象開始浮現(xiàn)在眼前,我仿佛置身于昔日古城繁華和熱鬧的商貿(mào)巴扎之中。作為幾千年來連接南北中絲綢之路交匯處和貨物集散地,古城里客商如云,東來西往、車水馬龍的景象和眼前各式手工作坊中制作民間工藝品叮叮當當?shù)牟僮髀暎瑹嵬咂?、杜塔爾等樂器的彈奏聲,十二木卡姆悠揚的歌聲交織在一起。
我從心里覺得這才是古城延續(xù)下來的活的文化載體。正是悠久的維吾爾族文化把喧鬧街道上的這些各色手工藝品和前店后坊式產(chǎn)銷活動巧妙地連接起來,把傳統(tǒng)和當代、千年古城和現(xiàn)代新城緊密而自然地融為一體。
我在喀什噶爾古城的懷抱里長大。盡管離開它已經(jīng)30多年,但是古城的依托———雄偉的西昆侖山脈、壯闊的塔里木沙漠、神奇的胡楊和靜靜的土曼河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三
我們家曾住在緊靠艾提尕爾清真寺叫安江熱斯特的巷子里,往北走就是勝利電影院,從電影院再往北不遠就是土曼河了。我孩提時代念念不忘的美好記憶是上學(xué)和讀書,閱讀那些精妙的文學(xué)故事,如《阿凡提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金銀島》等就像是讓我進入了一個琳瑯滿目的寶庫,給人一種令人著迷的喜悅與滿足,至今回味無窮。那時最高興的就是去勝利電影院看電影,像《冰山上的來客》《綠洲凱歌》《阿娜爾汗》等電影中的唯美畫面和場景、人物的對話等一些經(jīng)典鏡頭至今仍然留存在我的記憶中。
喀什噶爾的母親河———土曼河是一條古老的小河,在陽光下靜靜地流淌著,像一條銀色的飄帶逶迤曲折向天邊流去,不知流淌了幾千年,也不知流盡了多少歷史的滄桑。當年的土曼河兩岸長著茂密的樹林,樹枝在微風(fēng)中搖曳,河邊的灌木叢中還有野鴨子的叫聲。我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美妙的夏日傍晚,天上的云火一般通紅,遠處的天際金光閃亮,落日余暉照耀在河面上閃閃爍爍,我們兄弟幾個及同伴們在河里游泳戲水,多么難忘的傍晚?。?/p>
四
與新疆的其他城市相比,喀什噶爾沒有首府烏魯木齊那樣規(guī)模宏大,沒有和田聞名中外的羊脂玉,沒有阿克蘇享譽全國的蘋果,沒有塞外江南伊犁的遼闊草原,也沒有吐魯番綿延數(shù)公里的葡萄長廊。然而,喀什也有享譽中外的石榴、巴旦木、核桃、甜瓜、帕米爾礦泉水、色買提杏等特產(chǎn)。
喀什具有位于歐亞大陸的中心和“一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地理優(yōu)勢,背靠聳立著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 611米)的西昆侖山脈,面向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不僅雪峰雄偉,沙漠壯闊,而且胡楊也很神奇。
我始終認為,一個城市的魅力和靈魂并不僅僅在于它的風(fēng)景名勝、精致的城市建筑、誘人的土特產(chǎn)、眾多的人口和寬廣的面積,而主要在于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深層次的獨特性和承載這個獨特性的文化??κ哺翣柕莫毺匦跃驮谟谒幵谑澜缟献钪南ED—羅馬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和東方—漢文化的交匯處。人類的四大文化在這里相互交錯,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從而形成了舉世罕見的集中人類全部古文化的一種極其特殊的文化環(huán)境。
就是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維吾爾族先民們在繼承和發(fā)揚本民族文化的基礎(chǔ)上,吸收了四大文化的養(yǎng)分形成了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維吾爾族文化。也正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和長期發(fā)展中,維吾爾族人民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思想家、哲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詩人、翻譯家和眾多社會活動家。特別是在公元11世紀喀喇汗王朝時期幾乎同時出現(xiàn)了兩部驚世巨著———《福樂智慧》和《突厥語大辭典》。前者是玉素甫·哈斯·阿吉甫所著,成書于1069年———1070年,由長達13 290行、85章和3篇箴言組成,其意為“賜予幸福的知識”,是一部用詩的形式寫成的哲理長詩和哲學(xué)倫理著作,內(nèi)容涉及社會人文和自然科學(xué)。后者是馬赫穆德·喀什噶里所著,成書于1072年———1074年,是一部精心編撰的語言學(xué)巨著,也是一部關(guān)于11世紀中亞社會的百科全書。還有15世紀杰出的女詩人阿曼尼莎罕收集整理的維吾爾族古典音樂瑰寶《十二木卡姆》。
這三大文化成果堪稱維吾爾族文化歷史上的三座豐碑,維吾爾族文化猶如聳立在中亞大地上的一座燈塔光芒四射。喀什噶爾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是疆內(nèi)其他城市所不能與之比肩的,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喀什有一種更深厚的東西,一種更典雅、更高貴的東西,那種東西不能確指,卻時時處處存在、彌漫著,讓你感覺著,仿佛浸透在空氣里?!边@些獨特的文化不僅僅是維吾爾族文化的瑰寶,也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喀什噶爾的魅力和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