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帽】
在人類服飾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帽子與服裝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它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始終,作為服飾配套產品的針織帽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品種和款式日益豐富,產銷量更是劇增。但是我國的針織帽行業(yè)標準已使用多年,一些技術內容已顯得比較落后,考核內容也比較簡單,嚴重阻礙了該行業(yè)的發(fā)展,不利于對針織帽產品的市場監(jiān)督。我們需要通過修訂針織帽標準的技術內容,來進一步規(guī)范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促進企業(yè)的生產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意識。同時也有利于保護我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為相關質量監(jiān)督部門提供必要的檢驗及質量判定依據。
本標準規(guī)定了針織帽的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以紡織針織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帽子。
(1)修改了前言
在前言中刪除了“本標準的4.1及4.7中的耐汗?jié)n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異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為強制性條文”的內容。因為在推薦性標準中規(guī)定某一條文為強制性條文的寫法不符合GB/T 1.1的要求,在標準的使用過程中易引起歧義。
(2)更新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更新了引用文件GB/T 250《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GB 5296.4《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GB/T 29862《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等,刪除了GB/T 4841.6《1/12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GB/T 25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等,增加了GB/T 4841.3《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 2/1、1/3、1/6、1/12、1/25》、GB/T 24117《針織物 疵點的描述術語》、FZ/T 80010《服裝用人體頭圍測量方法與帽子規(guī)格代號標示》等。
(3)刪除了術語和定義
刪除了術語和定義章節(jié),并將原標準關于疵點的內容作為資料性附錄A。原標準中對產品缺陷的定義更多的是描述性定義,將其放于附錄中更為合適。按照相關疵點術語標準,調整部分術語,保持一致。
(4)刪除了使用說明
刪除了“GB 18401—2003”。由于使用說明內容是按照標準GB 5296.4《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規(guī)定的,其中涉及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內容是安全類別,在標準GB 5296.4條文5.7中已說明:“應根據GB 18401標明產品的安全類別”,為避免重復,故將其刪除。
明確了成品的規(guī)格代號標示方法及其標簽的安放位置按FZ/T 80010規(guī)定,與縫制帽采用同樣的標示方法,同時避免針織帽產品規(guī)格測量時不便于測量的問題。
補充了嬰幼兒用品在產品維護方法上采用不可干洗的方式。
(5)刪除了規(guī)格尺寸允許偏差
刪除了規(guī)格尺寸允許偏差中關于“帽身寬、翻邊長、帽頂直徑(圓頂帽)、帽口直徑(圓頂帽)”的要求。
補充了表1注“其他設計可參考FZ/T 82002?!保浞挚紤]到針織帽特殊的帽型設計。
(6)修改了原材料的要求
修改了原材料的要求。補充對帽子中含有填充物的考核要求。增加了關于鈕扣等附件的要求,增加安全性要求,為嬰幼兒安全提供保障,該部分與《機織嬰幼兒服裝》國家標準保持一致。
(7)修改了外觀性能要求
刪除了“同批產品的色差或與確認樣的色差不低于3~4級”的規(guī)定,由于色差一般是對同件產品考核,批次產品的色差要求主要是企業(yè)內控。
修改了縫制密度的說法,修改為“不少于×針/3 cm”,語言表述更加清晰準確,也與現有標準保持一致。
增加了成品表面疵點缺陷的注,“注:產品缺陷名稱相關術語和定義參見附錄A。其他未提及的術語和定義參見GB/T 24117”。
修改了耐久性標簽及裝飾物的要求。
修改了各部位整燙的要求。
(8)修改了理化性能要求
修改了纖維含量的技術要求,直接引用GB/T 29862規(guī)定。
修改了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異味的技術要求,直接引用GB 18401規(guī)定,并明確了嬰幼兒產品符合GB 18401 A類規(guī)定,其他產品符合GB 18401 B類規(guī)定。
修改了耐濕摩擦色牢度的要求,并補充了嬰幼兒用品的指標與《機織嬰幼兒服裝》保持一致。
補充了嬰幼兒用品的不可拆卸附件抗拉強力的考核,嚴格按照《機織嬰幼兒服裝》標準要求。
刪除了質量偏差率的考核要求。
(9)修改了檢驗工具
修改了檢驗工具。將“鋼卷尺”修改為“鋼卷尺或直尺,分度值為1 mm”,與現有標準保持一致?!霸u定變色用灰色樣卡”修改為“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GB/T 250)”,刪除了“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補充了“1/12染料染色標準深度色卡(GB/T 4841.3)”。刪除了“天平秤”。
(10)修改了成品規(guī)格測定
修改了成品規(guī)格測定的測量方法,明確“帽長”、“帽口寬”的測量條件為“帽子對折放平”,在規(guī)格測量時其他設計也可以執(zhí)行相關標準。
刪除了“帽身寬、翻邊長、帽頂直徑(圓頂帽)、帽口直徑(圓頂帽)”的測量方法。
(11)修改了外觀測定的要求
修改了色差測定的表述,修改為“4.3.1成品外觀檢驗一般采用燈光照明,照度不低于600 lx,有條件時也可采用北空光照明。4.3.2評定成品色差程度時,被評部位應紗向一致。入射光與織物表面約成45°角,觀察方向應垂直于織物表面,距離60 cm目測,與GB/ T 250樣卡對比?!迸c現有標準保持一致。
明確了針距密度取樣部位的要求,將原標準中“在成品上任取3 cm(厚薄部位除外)”修改為“在成品縫紉線跡上任取3 cm(厚薄部位除外)”,使取樣部位更加明確,更易指導操作。
(12)修改了理化性能測定的要求
修改了耐皂洗色牢度的測試方法,修改為“成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按GB/T 3921—2008中方法A(1)規(guī)定測試”。將耐光色牢度的控制終點修改為“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2008規(guī)定測試,其中曝曬按方法3,曬至第一階段”。
刪除了耐干洗色牢度、耐汗?jié)n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異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纖維含量的檢測方法,直接引用GB/T 21294的規(guī)定測試。通過引用統一的方法標準,更有利于規(guī)避試驗操作方法不同帶來的測試結果的不一致性。
刪除了質量偏差率的測試方法。
補充了測試項目中未提及取樣部位的取樣原則:“未提及取樣部位的測試項目,可按需要在成品上選取試樣”。對于實際取樣的可操作性進行了充分考慮。
(13)補充了檢驗分類
補充了“型式檢驗時機根據生產廠實際情況或合同協議規(guī)定,一般在轉產、停產后復產、原料或工藝有重大改變時進行”;補充了“成品出廠檢驗規(guī)則按FZ/T 80004規(guī)定”。
(14)充實和完善了質量缺陷判定
充實和完善了成品質量缺陷判定內容,使成品在缺陷判定時更明確。
(15)修改了抽樣規(guī)定
修改了抽樣規(guī)定,將“理化性能抽樣數量按項目至少抽3頂”修改為“理化性能檢驗抽樣根據試驗需要,一般不少于4頂”。
(16)補充了判定規(guī)則
補充了優(yōu)等品批判定的內容,將“一等品和合格品數≤10%”修改為“一等品和合格品數≤10%(不含不合格品)”,判定條件更加合理可行。
(17)修改了合格判定、復驗規(guī)定
修改了合格判定、復驗規(guī)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