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呂清
?
雜交稻新品種鈺優(yōu)1165高產制種技術
彭呂清
(福建省南平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建陽354200)
鈺優(yōu)1165是福建省南平市農科所和福建科力種業(yè)有限公司,采用不育系鈺A與恢復系南恢1165配組選育出的雜交水稻新品種,2015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介紹了鈺優(yōu)1165雙親特征特性,結合武夷山、建陽等地制種實踐,總結其高產制種技術。
雜交水稻;鈺優(yōu)1165;制種技術
鈺優(yōu)1165是福建省南平市農科所與福建科力種業(yè)有限公司,采用鈺A與自選南恢1165選育而成的三系雜交中稻新品種。2010年起南平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將配組的鈺優(yōu)1165分別在南平市各地試驗、試種,表現植株清秀,群體整齊,綜合性狀穩(wěn)定,產量高,米質較優(yōu)等特性。2012—2013年參加南平市中稻感光組區(qū)試,2 a平均每667m2產量607.82 kg,比對照汕優(yōu)70平均增產9.11%,達顯著水平。2014年參加南平市中稻感光組生產試驗,平均每667m2產量619.4 kg,比對照汕優(yōu)70增產7.42%。2015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5024)[1]。2010—2012年在南平市農科所水稻基地試制,平均每667m2產量193 kg,總結了鈺優(yōu)1165主要制種技術。
1.1 母本鈺A的特征特性
鈺A株高65 cm左右,平均單叢有效穗9~11穗,不育系穗長18~22 cm,不育系包莖程度22%左右,平均每穗著粒數120粒左右,長粒型,千粒重27 g左右。
鈺A在建陽早季種植,3月15日播種,6月2日始穗,播始歷期77 d,比金23A長4 d左右,晚季種植,7月15日播種,9月16日始穗,播始歷期61 d,比金23A長3 d左右,主莖葉片數為12 ~13葉,葉片較細長,株型集散適中,群體整齊,莖稈粗壯,分蘗力強,葉色淡綠,
1.2 父本南恢1165的特征特性
恢復系南恢1165是用南平市農科所選育的穩(wěn)定中間材料HW5431(南恢716/多系一號F5)作母本與制西雜交而來的。具有莖稈粗壯、植株分蘗能力強,穗粒多且飽滿、花粉量足等特點。為了使父母本花期相遇,在南平市農科所水稻育種基地分3期播種,分別于4月1號、4月15日、4月30日播種,從播種到始穗天數分別為104 d、101 d和98 d;主莖葉片數分別為16.8、16.5、16.2,從始花到終花約為12 d,始花到盛花約4 d。
2.1 嚴選制種基地
選擇合理適宜的制種田塊是制種成功關鍵所在。制種田應選地勢平坦,土壤肥力均勻,陽光充足,排灌方便,自然隔離條件好的田塊。在隔離條件受限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節(jié)父母本播差期,使制種田的父母本播差期與周圍田塊其他水稻品種的水稻花期錯開,要求錯開在25 d以上,從而避開外來花粉的污染,以確保種子純度[2]。
2.2 定準父母本播差期,確?;ㄆ谙嘤?/p>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確?;ㄆ谙嘤鍪侵品N奪取高產的關鍵。根據鈺優(yōu)1165親本的生育特征特性及南平市農科所水稻育種基地制種實踐和當地氣候特點,制種最佳抽穗揚花期是8月1—15日,此時段日均氣溫20~28℃,相對濕度80%左右,母本抽穗整齊,父本散粉集中,花粉密度大,純度好,制種容易獲得高產。為確保父本花粉“兩頭包”,母本應于5月中旬播種,父本分別于4月底和5月初分2期播種,2期間隔差8 d。母、父本8月上旬始穗且花期相遇良好,8月底天氣晴好便于收種,制種容易獲得高產。
2.3 培育多蘗壯秧,適時移栽
選擇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的田塊作為秧田。秧田要施足基肥,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同時施好斷奶肥和送嫁肥。母本每667m2播種量15 kg,父本每667m2播種量7~7.5 kg,為爭取多蘗壯秧,需在秧苗1葉1心期噴施300 mg/L多效唑和在2葉期和3葉期分別追施7 kg/hm2的尿素,插秧前5 d追施150 kg/hm2尿素作起身肥,3葉前濕潤灌溉,促早發(fā)分蘗,4葉后灌淺水上秧畦,以利拔秧,5葉開始拔秧。父母本行比2∶(12~14)或1∶(8~10),父本與母本行間距26.4 cm,父本株行距23.1 cm×23.1 cm,叢插1粒谷,基本苗18萬/hm2以上;母本株行距13.2 cm×13.2 cm,叢插1粒谷,基本苗200萬~250萬/hm2;父本秧齡掌握在25~30 d,母本秧齡控制在23 d左右。
2.4 科學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2.4.1 科學田間肥水管理,搭好豐產苗架 合理科學的肥水管理,保證父母本群體均衡生長是制種豐產的基礎。制種田一般采用前重,中輕,后補的施肥措施,由于母本葉片較為細長,為控制劍葉長度,母本實行“早攻中控保尾”的施肥原則[3],為不割葉打下基礎。在秧苗移栽的前1 d,大田要施足底肥,每公頃用碳酸氫銨375 kg、過磷酸鈣525 kg、氯化鉀150 kg混合均勻撒施大田后整平。第1次追肥是在母本插后5 d,每公頃施尿素112.5 kg和氯化鉀112.5 kg;巧施穗肥,在幼穗分化期如果葉色淡則每公頃需用尿素37.5 kg和75 kg的氯化鉀混勻后撒入大田,葉青則少施或不施。偏施重施父本肥料,在移栽后7 d左右,于父本行間每公頃撒施37.5 kg的尿素和112.5 kg的過磷酸鈣;為促進父本長勢旺分蘗多,在移栽后的15 d進行第2次追肥;在幼穗分化V期再施1次保花肥,促進穎花發(fā)育,提高花粉量與活力。
科學田間水管要做到薄水移栽、水層護苗、薄水分蘗,深水護穗。母本插后12~15 d,開溝烤田,促根控蘗,直至田面出現雞爪紋后復水,濕潤分化;揚花授粉期灌深水降溫增濕以利結實;灌漿后期干濕交替至成熟,強根養(yǎng)葉,提高粒重[4]。
2.4.2 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病蟲害防治工作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害,將病蟲害對制種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據多年的制種經驗,制種田應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稻粒黑粉病、螟蟲和紋枯病等。根據植保部門的病蟲害預測預報情況并結合制種本田的實際發(fā)生情況,做好病蟲害防治,在病蟲害爆發(fā)時要及時選用對口農藥對癥下藥減輕病蟲害影響,確保制種取得高產。
2.5 采取輔助措施,提高異交結實率
2.5.1 巧噴“多微靈”和“九二○” 噴施“多微靈”能迅速解除包頸,抽穗快而齊,增大開穎角度,促使劍葉下垂,減少授粉障礙。一般在幼穗分化Ⅶ期未至Ⅷ期初噴施“多微靈”,每667m2用“多微靈”1包(320 g),對水50 kg。
“九二○”能調節(jié)和控制植株體內的生理生化進程,提高柱頭外露率,從而提高結實率。在花期相遇正常的條件下,根據鈺優(yōu)1165對“九二○”的制種觀察,噴施“九二○”應掌握“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做到均勻噴施。在母本抽穗期分3次噴施,每公頃分別噴施“九二○”60~90 g、135~225 g、75 g,齊穗后每公頃用“九二○”15 g噴施1~2次養(yǎng)花,增強母本柱頭活力,以提高異交結實率。在使用“九二○”調整花期時,一定要嚴格掌握時間和劑量,過早過遲,都難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2.5.2 適時適度割葉 割葉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花粉的飄散和田間小氣候,為授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由于母本鈺A劍葉寬而挺直,父本劍葉較長且披,植株長勢繁茂。為了改善后期田間小氣候,減輕授粉障礙,父母本應采取適度割葉。一般在母本抽穗8% ~10%時,割去父母本劍葉的1/3,保留劍葉葉枕以上10~15 cm。
2.5.3 人工輔助授粉 在父母本揚花期,采取人工輔助授粉,能夠增加母本柱頭的授粉率,是提高異交結實率的重要途徑。趕粉原則:上午看母,下午看父,陰天有粉就趕,高溫低濕天氣,注意灌深水,營造田間小氣候,以利授粉結實[4]。通常采用3 m的長竹竿,對父本實行“一推二搖三輕放”的趕粉技術,將父本輕輕推向母本穗群中,然后大力度的搖晃下,使花粉充分的擴散,提高授粉率。每天趕粉3~4次,效果較好。
2.6 安全隔離,認真去雜保純,確保種子質量
按照制種田隔離要求,連片制種,嚴把隔離關。認真去雜保純,重點抓苗期、始穗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去雜工作。在田間觀察植株農藝性狀時,要去除雜株異株,在授粉前要做好全面的去雜工作,始穗期是去雜關鍵時期,割葉時去雜1次,抽穗期每天上午散粉前將可疑單株除凈,收獲前還要認真去雜1次。花期結束時可以先割去父本,提高母本通透性和結實率。為確保種子質量,及時搶晴收割。在種子收割,脫粒,翻曬等過程中防止機械混雜,以確保種子純度,安全入庫。
[1]黃信恩,廖海林,熊順貴.水稻新品種鈺優(yōu)1165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8):51-51,72.
[2]祝淼珍.優(yōu)質、高產雜交稻新品種Ⅱ優(yōu)039高產制種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2,30(3):7-9.
[3]邱慧明,江文清,周仕全,等.雜交早稻新品種夷優(yōu)186的選育與應用[J].福建稻麥科技,2013,31(4):1-3.
[4]饒溶暉,江文清,劉端華,等.香型雜交水稻新組合川優(yōu)12號高產制種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0,28(1):21-23.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New Hybird Rice Combination Yuyou 1165
Peng Lv-qing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Jianyang, Fujian 354200)
A new hybird rice combination Yuyou 1165 was developed by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Fujian Keli Seed Industry co.,LTD., and derived from the CMS line Yu A and the restorer line Nanhui 1165, which was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Fujian in 2014.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characteristics of Yuyou 1165,s parents, and its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was summarized combined with the seed production practice in Wuyishan and Jianyang.
hybird rice; Yuyou 1165;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S511.038;S339.5
B
1008 - 9799(2016)02 - 0008 - 03
2016 - 04 - 13
國家水稻產業(yè)技術體系南平綜合試驗站;南平科技計劃項目“優(yōu)質高產水稻新品種選育及產業(yè)開發(fā)”(N2014N01)
彭呂清(1988 - ),女,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水稻新品種選育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