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

        2016-12-16 10:28:44張建軍
        法學論壇 2016年3期

        張建軍

        (華中科技大學 法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

        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

        張建軍

        (華中科技大學 法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摘要:哪些人員屬于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關乎對其職務行為的刑法評價。如果將農村基層組織中的某一成員認定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那么,他在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利用職務之便,侵吞、挪用所管理、經手的款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即可定性為貪污罪、受賄罪或挪用公款罪,否則,就只能構成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或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在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外延問題上,理論界存在較大的分歧意見。在界定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時,應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并結合我國農村治理結構的現(xiàn)實情況加以確定。

        關鍵詞: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貪污賄賂罪;從事公務;身份犯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93條第2款的解釋》(以下簡稱《立法解釋》)中規(guī)定,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七項行政管理工作時,屬于“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為反貪部門辦理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犯罪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但在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進行界定時,使用了“村民委員會等”這一兜底性表述,未能針對農村基層治理結構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就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外延加以細化規(guī)范,導致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除了村委會成員以外還包括哪些人員并不明確。而對于身份犯而言,行為人是否具備主體資格是認定其行為能否構成犯罪的重要前提,如果立法上對身份犯的主體范圍規(guī)定得模糊不清,則不僅會引起理論上的爭議,而且會導致司法實踐中對相同案件認定處理上的不一致,影響司法裁判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因此,厘清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的爭議

        考察我國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是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立法沿革就會發(fā)現(xiàn),立法者的態(tài)度和立場經歷了一個從肯定到否定再到相對肯定的變化過程。198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guī)定》中曾將“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歸入國家工作人員之列;而199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中,卻將“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排除在貪污賄賂罪主體之外;1997年修訂后的《刑法》則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是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未置可否,使得反貪部門面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貪污、挪用、受賄行為時陷入了一種進退維谷、無所適從的境地。2000年《立法解釋》的出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能否作為貪污賄賂犯罪的主體這一困擾司法人員的難題,對辦理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犯罪具有重要意義,但《立法解釋》在界定哪些人屬于《刑法》第93條第2款中的“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時,采用的是“村民委員會等”這一例示式(即列舉加概括)的立法技術,具體包括哪些人員則語焉不詳,造成理論和實務界對村黨支部成員、村民小組長、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村會計和出納,以及作為新生事物的大學生“村官”等人員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未能達成共識。從我國農村基層治理結構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基層組織主要包括村委會等村級自治組織,村黨支部、團支部等村級黨團組織,以及村經濟合作社、村經聯(lián)社等村級經濟組織。而學界關于刑法意義上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可謂眾說紛紜,存在較大的分歧,其中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觀點認為,農村基層組織僅指村委會,因此,與農村基層組織相對應,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也就是指村委會成員。*參見黃太云:《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93條第2款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載《人民檢察》2002第10期。第二種觀點認為,農村基層組織的范圍僅限于村委會和村黨支部這兩個組織,而不包括其他村級組織。所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根據(jù)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村民委員會成員,另一類是村黨支部成員。*參見魏從平、張友剛:《析村級基層組織人員的職務犯罪》,載《人民檢察》2003年第5期。第三種觀點認為,在把握農村基層組織的范圍時,應秉持兩個原則,首先,對《立法解釋》不能隨意做擴大解釋;其次,解釋結論要符合農村實際情況。基于這兩個基本立場,農村基層組織包括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見曾洪艷:《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案例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是故,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就是村黨支部成員、村委會成員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總稱。第四種觀點認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外延廣泛,應由四部分人員組成,分別是:(1)村委會成員;(2)村黨支部成員;(3)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4)村民委員會下設的村民小組長和下屬委員會委員。*參見陳馬林、彭迪:《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貪污賄賂犯罪立法解釋適用問題研究》,載《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此外,還有學者認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包括村會計、出納等財務人員,*參見章仕法、潛雪映:《職務犯罪法律適用問題及其對策——以農村基層組織為視角》,載《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第1期。甚至將鄉(xiāng)(鎮(zhèn))、站、所等鄉(xiāng)(鎮(zhèn))干部也歸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參見劉利:《農村基層人員職務犯罪的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載《安徽農學通報》2009第3期。

        盡管各家在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問題上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但還是存在一個最低限度的共識或“最大公約數(shù)”——村委會成員。這是因為《立法解釋》在解釋哪些人員屬于《刑法》第93條第2款中“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時,將其界定為“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因此,村委會成員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具有明確的法律依據(jù)。而且,從語義學的角度來看,村委會成員處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這一概念的意思核心,是最基本、最常見、最典型的一類農村基層組織人員。

        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的具體分析

        上述第一、二、三種觀點不夠全面,尤其第一、二種觀點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理解得過于狹窄,有失偏頗;而那種認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還包括村會計、出納或者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觀點則失之于寬,也不妥當。由于學界在村委會成員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問題上已達成了基本的共識,故無需贅述。在理解除村委會成員以外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時,必須以相關的立法為依據(jù),并立足于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治理組織結構的實際情況,結合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產生的方式、地位、作用、職責、權利等因素加以具體分析。

        (一)關于村黨支部成員

        多數(shù)論者認為村黨支部成員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可以成為貪污賄賂犯罪的主體。不過,也有人認為,村黨支部不包含在村基層組織范圍內,其成員不具備職務犯罪的主體資格。*參見韓躍先等:《檢察機關查辦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的法律問題研究》,載《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第2期。筆者贊成肯定論者的觀點。

        1. 要準確理解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也就是《立法解釋》中“等”字的含義,就必須考察《立法解釋》的制定過程。1998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報送了《對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成員的工作是否屬于“依法從事公務”問題的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征求了有關部門的意見,于1999年12月擬訂了《立法解釋》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從《立法解釋》的制定過程可知,《立法解釋》是針對村委會成員和村黨支部成員這兩類人而提出的。所以,農村基層組織的范圍就應當包括村黨支部。*參見荊志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立法及法律適用問題研究》,載《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村黨支部”(黨員較多的村設立“村黨委”)與“村委會”通常被稱為村“兩委”。如果村委會成員利用職務之便可以構成貪污賄賂罪,而對村委會進行領導的村黨支部成員反而無需對其職務行為承擔相同甚至更重的刑事責任,這在邏輯上是難以自圓其說的。村黨支部是農村基層政權的領導力量,在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農村社會治理中發(fā)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并對村委會的工作起到“支持”和“保障”功能。根據(jù)權利與義務相對等,行使職權與承擔責任相平衡的原則,村黨支部成員理當承擔與其職權相適應的責任,即對于黨支部成員的職務行為應當賦予與村委會成員的職務行為相同或更大的法律責任。將村黨支部成員排除在貪污賄賂犯罪主體之外的認識,有違常識、常理以及基本的價值觀念和是非標準;另外,入罪“舉輕以明重”、出罪“舉重以明輕”是解釋和適用刑法的一項基本規(guī)則,也是一條不證自明公理。所謂入罪“舉輕以明重”就是,如果性質較輕、危害較小的行為可以犯罪論處,那么,比該行為性質更嚴重、危害更大的同種行為就更應當被認定為犯罪;如果責任小者已然受到法律的追究而成為階下之囚,那么,責任更大者就不應當成為漏網(wǎng)之魚而逍遙法外。雖然村“兩委”的地位(特別是在級別)平等,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村黨支部書記要比村委會主任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在農村公共事務管理中發(fā)揮著更大的作用。根據(jù)入罪“舉輕以明重”的原理,沒有理由將村黨支部成員排除在貪污受賄罪主體范圍之外。

        3.那種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局限于村委會成員的理解不僅是機械、片面的,而且是一種錯誤的理解?!读⒎ń忉尅吩诮缍ā捌渌勒辗蓮氖鹿珓盏娜藛T”時,使用了“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該規(guī)定表明農村基層組織除了村委會之外,還包括與村委會性質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村級組織,而村黨支部就是這樣的組織。申言之,《立法解釋》中雖然未出現(xiàn)“村黨支部”,也未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相并列,但并不意味著農村基層組織并不包括村黨支部。立法者之所以采取這種表述,主要是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量。

        首先,為了實現(xiàn)《立法解釋》的形式之美。簡潔精練是立法語言的重要特質,從立法技術上來講,不允許立法者對法律條文作“流水賬”式的列舉。眾所周知,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我國村級組織種類繁多,包括黨團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還有它們的下設機構,而且這些組織之間存在著職能交叉重疊以及人員兼職等情況,盤根錯節(jié),極為復雜。全國人大常委會不可能也沒必要在《立法解釋》中將這些村級組織和人員一一羅列,而是使用了“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這樣就避免了立法語言的冗長、瑣細和累贅,使《立法解釋》在形式上實現(xiàn)簡潔精練之美,體現(xiàn)了言簡意賅、以簡馭繁的立法技術。

        其次,為了保持《立法解釋》的穩(wěn)定性和適應性。近幾年,我國農村改革在不斷深化,隨著土地流轉、城鎮(zhèn)化建設、農村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等各項改革的推進,一方面,村級組織原來的一些職能不斷弱化,甚至喪失。例如,以往為了搞好村里的計劃生育、公共衛(wèi)生、治安保衛(wèi)等工作,村委會需設立各專門委員會,但在城鎮(zhèn)化后,這些工作可剝離出去,交由社會化的專業(yè)機構辦理;另一方面,隨著“大學生村官”、“掛職鍛煉干部”等人員的加入而使得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成分更加復雜。如果立法者在界定農村基層人員的范圍時采用列舉性規(guī)定,那么,《立法解釋》的內容可能會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xiàn)而漏洞百出,為了克服法律適用方面的困境,立法者就須對《立法解釋》不斷進行修改。而采用這種兜底性規(guī)定,其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的彈性較大,能夠將新出現(xiàn)的情況涵攝其中,這樣就無需動輒對其進行修改,于是,《立法解釋》的穩(wěn)定性便得以保持。

        (二)關于村民小組長和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成員

        村民小組長和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成員是否屬于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關系到對這兩種人員職務行為的刑法評價問題。如果將其視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那么,他們利用職務之便,侵吞、挪用所管理、經手的款物,或者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即可定性為貪污罪、挪用公款罪或受賄罪,否則,就只能構成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或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在這兩種人員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問題上,存在肯定論和否定論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筆者認為,這兩種人員可涵攝在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之內,成為貪污賄賂罪的主體。

        1.根據(j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guī)定,村民小組和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是由村委會根據(jù)需要而決定設立的,它們是隸屬于村委會的下屬機構,也是村委會的組成部分。工作中,村民小組長和各委員會成員執(zhí)行的是村委會的決策,他們所完成事項是村民委員會整體工作的一部分。從實際情況來看,村委會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的行政管理工作,大部分都通過村民小組和其下屬委員會來協(xié)助完成。尤其是下屬委員會成員,往往由村委會成員兼任。如果將村民小組長和各下屬委員會成員排斥在貪污賄賂罪的主體之外,以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或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進行追究,將會產生不公正的處理結果:一是輕縱行為人。因為根據(jù)我國《刑法》第163條、第271條、第272條、第382、第384條、第386條的規(guī)定,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法定最高刑分別為2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有期徒刑,而與這三個罪客觀方面相同的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的法定最高刑分別為死刑、無期徒刑、死刑,相差懸殊;二是有違適用刑法平等的原則。刑罰的適用以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客觀危害為基礎,如果村委會成員和村民小組長、下屬委員會成員在協(xié)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實施了危害程度相同的同種行為,那么,按照基本的公正觀念,就應當以相同的罪名承擔相同的刑事責任;若將二者認定為觸犯兩種不同的罪名并追究大小不同的刑事責任,顯然有違平等原則和罪行均衡原則。

        2.村民小組長享有對村民小組集體所有的土地、企業(yè)和其他財產經營管理的權力,以及辦理村民小組公益事項的權力,*《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8條第3款規(guī)定:“屬于村民小組的集體所有的土地、企業(yè)和其他財產的經營管理以及公益事項的辦理,由村民小組會議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討論決定,所作決定及實施情況應當及時向本村民小組的村民公布。”這些權力中有部分涉及《立法解釋》所規(guī)定的協(xié)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例如國家在征用屬于村民小組的土地時,需要村民小組長配合丈量土地面積,提供土地承包人信息,計算和發(fā)放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等工作。當村民小組長在協(xié)助政府從事《立法解釋》所規(guī)定的這些具有行政管理性質的工作時,他們就和村委會成員一樣,都屬于“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參見李永紅:《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探析》,載《人民檢察》2008年第8期。此外,“兩高”在《關于辦理商業(yè)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所規(guī)定的“其他單位”包括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等常設性的組織和一些非常設性的組織。在該《意見》中,“兩高”將“村民小組”與“村民委員會”相并列,說明二者在刑法適用層面上具有相同的地位。*參見樂紹光等:《當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調查》,載《人民檢察》2012年第4期。

        3.肯定論者和否定論者之所以爭執(zhí)不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否定論者沒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即確定國家工作人員的標準是什么。理論上,確定國家工作人員的標準主要有公務說和身份說。公務說認為,在確定行為人是不是國家工作人員時,只要其依法從事公務,即應視為國家工作人員,而不管該行為人具有何種身份;*參見趙秉志:《中國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分則篇六)》,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頁。身份說則認為,在界定國家工作人員范圍時,應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準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資格來確定,*參見江禮華:《論國家工作人員范圍的界定》,載《刑法問題與爭鳴》(1999年第一輯),中國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頁。在這兩種學說中,被普遍接受、居于通說地位的是“公務說”,即“認定行為人是否為國家工作人員的根本標準是其是否從事公務?!?參見周振想、林維:《貪污罪主體研究》,載《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1輯。根據(jù)《立法解釋》,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只有在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七種行政管理工作時,才屬于《刑法》第93條第2款規(guī)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梢?,《立法解釋》在界定國家工作人員時采用了“公務說”,是以行為人是否“從事公務”為判斷基礎的。實踐中,既然村民小組長和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成員都協(xié)助政府從事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即“從事公務”,因此,他們應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可以成為貪污賄賂罪的主體。

        4.在立法技術上,《立法解釋》在界定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時采取了例示式的立法模式,在對村委會這一典型、常見的農村基層組織作了明確列舉的基礎上,又以“等”這一兜底性規(guī)定加以周延,以防止列舉不全,掛一漏萬,對列舉性規(guī)定具有補充和完善的作用,表示前述同類事項列舉未盡,具有“包括但不限于”之義。這樣就使得“等”這一兜底性規(guī)定具有開放性,在理解其外延邊界時,要采取同類解釋規(guī)則加以確定,即其涵攝范圍除了法條中已經規(guī)定的事項之外,還包括與所列舉事項屬于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事項。*參見鄭玉波:《法諺》(一),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頁。因此,《立法解釋》中所規(guī)定的“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并沒有將犯罪主體局限于村委會成員,與村委會成員產生方式、工作性質、職能職責相同的村民小組長和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成員也應歸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

        (三)關于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在我國,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包括村經濟合作社、村經聯(lián)社等。對于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能否構成貪污賄賂犯罪的主體,理論和實務界也有不同的觀點:少數(shù)論者認為,將村集體經濟組織認定為農村基層組織的觀點,實際上是對農村基層組織的外延作了擴大解釋,有違立法初衷,因此,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參見孫亞:《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若干問題研究》,載http//wxw.chinalawed.com/news/16900/173/2004/9/re55724758341119 4002147345-131682.htme。多數(shù)論者認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疇。*參見樂紹光等:《當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調查》,載《人民檢察》2012年第4期。筆者認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屬于農村基層組織。

        1.就性質來看,要判定農村經濟合作社等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就必須對該組織的性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雖然《村委會組織法》等國家層面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性質并無明確的規(guī)定,但我們可以在地方性立法文件當中找到相關的依據(jù)。例如,2007年9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中,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設立、性質、運行、職能、責任等都作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第2條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的村經濟合作社,是指在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下,集體所有、合作經營、民主管理、服務社員的社區(qū)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钡?條規(guī)定:“村經濟合作社保護管理村集體所有或者使用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荒地、灘涂等資源;經營管理村集體所有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組織各業(yè)集體資產的發(fā)包、租賃,拓展物業(yè)經營等?!钡?5條規(guī)定:“村經濟合作社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取得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可見,村經濟合作社等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同于村辦企業(yè),它是一種依照法定程序成立,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獨立、合法的經濟法人,對內經營管理村集體所有的各種資源及財產,對外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就職能來看,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的職責存在一定的交叉,在某些情況下二者的職能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對此,《民法通則》和《土地管理法》均有規(guī)定。*《民法通則》第74條規(guī)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锻恋毓芾矸ā返?0條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當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經營、管理或承擔對農村生產的協(xié)調、服務與管理工作時,它實際上代行了村委會的部分職責。全國人大法工委在《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中曾規(guī)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規(guī)定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由村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沒有村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的,由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憋@然,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委會的權利和職責劃分并不明確,存在著交叉、重疊現(xiàn)象。

        從以上法律、地方性法規(guī)和全國人大法工委的《答復》可以看出,與普通的村辦企業(yè)等單純的經濟實體相比,村集體經濟組織最明顯的特征是,除自身經營外,它還履行一般企業(yè)所不具有的管理職能?,F(xiàn)實中,鄉(xiāng)鎮(zhèn)政府也經常委托授權村集體經濟組織協(xié)助其實施一些與村集體經濟相關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國的立法和社會生活實踐充分表明,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在法律地位、職能上具有相當性,《立法解釋》中的“村委會等村基層組織”應當包括村集體經濟組織,該組織成員可以成為貪污賄賂罪的主體。

        (四)關于村會計、出納等財務人員

        學界和實務界對村會計、出納等村財務人員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討論相對較少,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村會計、出納協(xié)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他們是款物的經手人和直接管理者,具有處置該款物最直接的便利條件。在此情況下,他們和村委會組成人員一樣,只要實施《立法解釋》中所規(guī)定的七種協(xié)助政府的行為之一,就應當以貪污賄賂犯罪予以處理。*參見章仕法、潛雪映:《職務犯罪法律適用問題及其對策——以農村基層組織為視角》,載《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第1期。換言之,在該論者看來,村會計、出納也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應納入國家工作人員范圍。

        筆者認為,村會計、出納等村財務人員不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疇,他們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區(qū)別:(1)產生方式不同。村會計、出納等村財務人員既非經過村民選舉產生,也不是受上級單位委派、任命。實踐中,他們通常是村委會從本村熟悉財會業(yè)務的村民中聘用的,他們和村委會之間是一種雇傭關系——雇主是村委會,雇員是會計、出納。他們通過建立賬簿、記賬,收支現(xiàn)金等勞務,獲取一定的勞動報酬。工作中,他們不直接對村民負責,也不直接對上級黨委、政府負責。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是由村民通過直接選舉或受上級委派而產生的,要向村民公開村務,接受村民監(jiān)督,直接對選舉他的村民負責。(2)工作性質不同。村會計的職責主要是根據(jù)《會計法》的要求,建立會計賬簿,如實記錄村集體的各項收支情況;出納的職責主要是保管、經手村集體的現(xiàn)金往來。工作中,村會計、出納既沒有對公共事務的決策權,也沒有對所保管、經手財物的處分權,其職責只是做好財會業(yè)務即可,所以,他們所從事的是一些事務性、輔助性的工作。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職能則既涉及村集體自治事務和村級經營活動,還包括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而且在這些工作中,他們要發(fā)揮策劃、動員、領導、組織作用,所從事的是一些與村集體公共事務有關的管理性、決策性工作。顯然,村會計、出納和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工作性質及職能具有很大的差異,不能將其理解為農村基層組織人員。

        村會計、出納等村財務人員不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不具有準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對他們利用職務之便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可分不同情形予以定性:(1)當他們單獨實施非法占有、挪用所管理、經手的款物,或者收受(索要)他人財物的行為,由于不符合貪污賄賂犯罪的主體要件,有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2)在村委會成員兼任村會計、出納的情況下,如果他們單獨實施非法占有、挪用所管理、經手的款物,或者收受(索要)他人財物的行為,則既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也可能構成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具體要根據(jù)職務行為的屬性和涉案款物的權屬而定;(3)當他們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共同實施非法占有、挪用所管理、經手的款物,或收受(索要)他人財物行為時,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共犯論處,罪名根據(jù)主犯所觸犯的罪名來確定。

        (五)關于大學生“村官”

        對大學生“村官”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以及他們能否構成貪污賄賂罪,一種意見認為,大學生“村官”不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不能構成貪污賄賂罪。*參見李閩粵、郭?。骸掇r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實證分析》,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另一種意見認為,當大學生“村官”協(xié)助政府從事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時,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可以構成貪污賄賂罪。*參見孫岳芳:《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研究,載《桂海論叢》2008年第6期。筆者認為,大學生“村官”的崗位性質為“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他們應當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疇,具備貪污賄賂罪的主體資格。

        1.大學生“村官”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具有相應的制度基礎。從國家層面的政策文件來看,對初到農村的大學生“村官”的身份定位是村“兩委”助理,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且受到村民認可的,可以競選村“兩委”正職工作。*《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è)生面向基層就業(yè)的意見》(中辦發(fā)[2005]21號)規(guī)定:大學生“到農村就業(yè)的,可通過法定程序安排擔任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相應職務?!薄蛾P于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組通字[2008]18號)規(guī)定:“選聘的高校畢業(yè)生是中共正式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職務;是中共預備黨員的或非中共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是共青團員的,可安排兼任村團組織書記、副書記職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被大多數(shù)黨員和群眾認可的,可通過推薦參加選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等職務?!笔聦嵣?,確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身份的核心在于“擔任一定的職務、履行一定的職責”。無論該人員是村民選舉產生的,還是上級任命的,都不影響其“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身份。因此,大學生“村官”依據(jù)其與政府簽訂的聘任合同,在合同期限內擔任“村官”的職務,履行“村官”的職責,應當屬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疇。

        2.大學生“村官”具備貪污賄賂罪的主體資格。根據(jù)《刑法》第93條*《刑法》第93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钡囊?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四種人員,而這四種人員有一個共同點:“從事公務”。不管以何種方式取得從事公務的資格,也不管在何種單位從事公務,只要能認定行為人是在代表國家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即使他是工人、農民、戰(zhàn)士,甚至是臨時工或實習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貪污賄賂罪的主體。*參見馬慶煒、張冬霞:《對刑法第93條中“從事公務”的理解》,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在我國,雖然國家層面的政策文件對大學生“村官”的具體工作安排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地在選聘大學生“村官”時的具體操作也存在差異,但其工作內容均為協(xié)助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公共事務的管理,既包括對村內的自治事務和村級經營活動的管理,還包括協(xié)助政府從事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當他們協(xié)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事務時,便屬于“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符合貪污賄賂罪的主體要件。

        (六)關于鄉(xiāng)(鎮(zhèn))干部

        除了上述幾種在農村基層組織中擔任一定職務,從事一定工作的人員之外,還有將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基層干部也納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圍內。在這些論者看來,農村基層組織就是“鎮(zhèn)、鄉(xiāng)、村一級的農村黨政機關以及上級部門派駐農村的站、所等?!?陳加榮:《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分析》,載《中國農機監(jiān)理》2008年第5期。與這種對“農村基層組織”的認識相聯(lián)系,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就應當包括鄉(xiāng)(鎮(zhèn))干部和“村干部”。

        筆者認為,這種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外延的理解和界定是不妥當?shù)?,也是有違常識和現(xiàn)實的。誠然,“鄉(xiāng)(鎮(zhèn))、站、所人員”和“村干部”的工作地域都在農村,工作內容都涉及農村事務,工作對象都主要是農民,但在法律上,“鄉(xiāng)(鎮(zhèn))、站、所人員”和“村干部”具有不同的身份,分屬于不同的“干部”序列。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是國家的一級職權組織,它們分別是黨組織、行政機關的基層機關,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的工作人員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身份,他們屬于《刑法》第93條第1款中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農村基層組織不是一級政權組織,因此,農村基層組織人員不同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根據(jù)《刑法》第93條第2款和《立法解釋》的規(guī)定,只有當其協(xié)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或受賄,構成犯罪的,在對其處理時才以國家工作人員論,適用刑法關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處罰規(guī)定。所以,將鄉(xiāng)(鎮(zhèn))干部納入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不僅混淆了不同犯罪主體的身份差異,而且會造成案件定罪量刑上的錯誤。

        三、準確把握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含義及外延

        在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的四要件之一,只有具備刑法規(guī)定的主體要件的人,其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可以說,行為人是否具備主體資格是認定某一法益侵害行為能否構成犯罪的重要前提之一,對于認定該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何罪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立法上對某一身份犯的主體資格規(guī)定得模糊不清,則不僅會引起理論上的分歧和爭議,而且會導致司法實踐中對相同案件認定處理上的不一致,影響司法裁判的權威性和公平性。

        農村基層組織不是國家一級職權組織,農村(尤其人口較少的行政村)社會治理結構不健全,農村基層組織的實際運作情況復雜多樣,加之《刑法》《立法解釋》等規(guī)范性文件中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具體范圍未能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準確認定某一成員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就成為司法機關辦理涉農職務犯罪案件時面臨的一個棘手、復雜的問題。而哪些人員屬于規(guī)范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關乎對其職務行為的刑法評價,對案件的管轄分工、罪名認定以及刑罰裁量均具有實質性的影響,亟需通過類型化的方法從理論上加以澄清和界定。當然,在界定刑法學視野中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范圍時,不得罔顧事實與法律,首先必須立足于我國農村社會治理結構的實際情況,考察其基本框架和運作狀況;同時,要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規(guī)范性文件為依據(jù),對規(guī)范的含義加以正確的解讀。

        通過上述對各種農村基層組織性質、地位及其成員職責、權利的分析,可以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基本內涵和確切范圍形成一個既有明確法律依據(jù),也有堅實現(xiàn)實基礎的結論。

        根據(jù)我國《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立法解釋》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和文件的規(guī)定,并結合我國農村治理結構的現(xiàn)實情況,可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的含義表述為:由村民選舉產生或者受上級指派,在村級黨組織、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中從事公共事務管理職責的人員。因此,在判斷某一人員是否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時,需要從三個方面把握:首先,身份歸屬的特定性,即在組織歸屬上,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必須是村民自治組織、村級黨組織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具有村級組織成員的身份,且在村級組織中從事一定的工作,這就將那些不具有村級組織成員資格的普通村民排除在外;其次,產生方式的法定刑,即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須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經法定程序產生。實踐中,有的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是本村村民或本村黨員直接選舉產生的,有的是由上級黨委或政府選派、任命的,無論通過哪種方式產生,他們均具有合法、公開的身份;最后,職務行為的雙重性,農村基層組織人員所從事的公共事務管理工作根據(jù)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一定行政管理的“公務”,以及從事村民自治范圍內管理、經營活動的“村務”??梢哉f,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履行職責時集“公務”與“村務”于一身。需要強調的是,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立法解釋》中所列舉的七項行政管理工作是該人員能否構成貪污賄賂罪的關鍵。因此,那些在農村基層組織中從事非管理性工作的人員,如服務人員、工勤人員并不屬于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范疇。

        基于這樣一種對農村基層組織人員含義的理解和界定,其范圍應當包括以下五種人員:(1)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委員;(2)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3)村民小組組長、村委會下屬委員會成員;(4)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5)從事管理工作的大學生“村官”。

        [責任編輯:譚靜]

        收稿日期:2016-02-21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涉農職務犯罪的預防與懲治研究》(12XFX01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建軍(1972-),男,甘肅天水人,法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003(2016)03-0072-08

        Subject:A Perspective From Norm Criminal Law About 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Author & unit:ZHANG Jianjun

        (Law School,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China)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norms criminal law, whether a person who has the status of 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or not,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his duty behavior. If a person who has been identified as 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when he engaged in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nce he used his position facilitate to embezzle, misappropriate the funds and materials managed, or illegally accepts other people's property, i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crime of corruption , taking bribes or embezzling public funds. otherwise, his behavior constituted embezzlement, misappropriation of funds and non-national staff accepting bribes. Currently, on the problems of how to determine the extension of the 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there is a big disagreement in theory. In defining the scope of the 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judicial officers should based on the realities of rur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y must b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rural organizations staf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public affairs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国产午夜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三|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 日本丰满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一区二区| 国产av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看片| 日本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自拍网站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 综合 |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美|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 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v在线|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夜骚|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 | 日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女人大荫蒂毛茸茸视频| 日韩精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自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