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紅
隨著對“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重視,教師們開始有意識地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其相關教學。從嚴格意義上說,教材雖未出現(xiàn)過一篇真正意義上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課文,但縱觀教材,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非連續(xù)性文本”處處滲透其間:教材的封面、目錄、圖片、表格、建議書等都是“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蹤跡。因而,教師要做有心人,有機融合教材,選準切入口就能有效地進行“非連續(xù)性性文本”的教學。本文以依托蘇教版教材開發(fā)的三年級“植物王國探秘之旅”中的一個小專題《種子的傳播》為例,嘗試探索中年段“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歷程。
選題的由來
“非連續(xù)性文本”教學中一個專題或課題的開發(fā),需依托教材,多元重組,打通學科界限,有效融合,并結(jié)合生活實踐,讓教學與生活進行更好的勾連?!吨参锿鯂矫刂谩穪碓从谝韵聨讉€方面:
教材內(nèi)容的重組 三年級語文教材《練習3》涉及了植物怎樣傳播種子的片段及植物傳播種子方法的連線題?!读曌?》中開始讓孩子們嘗試做動物名片?!毒毩?》“想想做做”——學校綠化情況調(diào)查表并對校園綠化提建議;《練習7》“處處留心”,讓孩子們認花名,辨花形,猜花謎,寫一種最喜歡的花;《練習8》“想想做做”,選擇你最興趣的主題做手抄報。
學科之間的融通 科學課的第2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教學中,要讓孩子們觀察校園里的植物,觀察樹葉的生長形式,觀察花的形狀等等;數(shù)學課上,孩子們需要種植物,并記錄植物的成長變化;綜合實踐課上,老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植物大世界;美術課上,孩子們要嘗試著做樹葉貼畫……不同學科的資源完全可以更好地進行融合,有效開展“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專題學習。
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非連續(xù)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有關植物的主題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皆有,校園里的各類植物及其名片、環(huán)保標語;家庭里的小綠植;身邊隨處可見植物等。孩子們對于植物種子的傳播也尤為感興趣。
目標的確立
基于三年級學生的年段特點,在“植物王國探秘之旅”主題開發(fā)的基礎,小專題《種子的傳播》可確立以下幾點教學目標:閱讀清單、視頻短片、表格、名片等形式的“非連續(xù)性文本”,了解多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激發(fā)孩子們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興趣;初步掌握這類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方法,能從小提示、解說詞等多類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通過系列學習活動,對植物產(chǎn)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并能將非連續(xù)性積極運用于實際生活。
過程的推進
課前,活動引路 課前,可開啟相應活動:如開啟植物世界的大門,去探索什么是植物,初步了解植物分布的支狀圖表;也可以去探訪校園或身邊的植物,了解植物生長環(huán)境;觀察樹皮;了解樹葉的生長形式;觀察各類花的形狀;給校園植物的高矮排排隊;觀賞視頻《植物王國》紀錄片,交流收獲……
“非連續(xù)性文本”在生活中處處皆是,引領著學生從身邊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能更好地了解這類文本獨有的用途。同時將“種子的傳播”放在更為廣泛的“植物王國探秘”的大背景中,孩子們的學習會更為豐富。
課中,多元感受 清單導入,引出課題。前期學生在不同學科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植物王國,開啟了愉快的植物王國探秘之旅。教師詢問:在旅途中,同學們對植物都有了哪些認識呢?學生出示清單。教師接著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今天,植物王國的主人又要邀請我們?nèi)ヌ矫仃J關了,他還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了神秘的禮物哦!要想獲得禮物,我們得順利闖關。來看看主人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并板書闖關小提示:在今天的植物王國探秘過程中,小朋友要認真觀看圖畫,留意文字,把圖畫、文字、表格結(jié)合起來看。然后根據(jù)要求勇敢地去挑戰(zhàn),當你依靠自己的努力,順利闖過三關,你就能打開獎品盒,獲得意想不到的獎品。
設計意圖: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最為關鍵的是從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學會快速閱讀,全面了解主要信息是此類教學中必須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因而在教學中需要時時滲透這一能力的訓練。
勇闖第一關:欣賞視頻,完成連線。教師說:我們先去闖第一關,教師打開多媒體。學生欣賞視頻《植物怎樣傳播種子》,他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看得特別投入!第一關闖關要求認真觀看視頻,留意文字,完成兩道小題目:第1題:請你用一句話說說這段視頻主要講了什么?學生們自由交流,教師板書:種子的傳播。你從哪兒獲得關鍵信息的?板書:關注標題。當我們把圖文結(jié)合起來看,能更快地獲得信息。第2題:根據(jù)視頻提示,完成語文書59頁的連線題。學生連線,教師巡視,校對答案。
設計意圖:有了第二環(huán)節(jié)的“闖關小提示”的訓練,閱讀闖關要求,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在接觸視頻片段、標題、圖片等“非連續(xù)性文本”,學生捕捉主要的信息能力也能得到更好地滲透。
教師在完成前面的工作后,開始引導學生進行下面的學習。勇闖第二關:讀兒歌,完成表格。第二關闖關要求:認真閱讀短文片段、兒歌,完成表格。教師說:看,這是生長在海邊的椰樹,它的果實慢慢成熟了(相機出示相關圖片),它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請看題目:第一題: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語文書58頁的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自由讀,并且填寫表格。教師加強巡視,關注弱勢學生。完成第一題后,再出第二題。要求學生對第二題大聲地讀兒歌《植物媽媽有辦法》,繼續(xù)對剛才的表格深化學習。學生們自由讀,教師再指名讀,然后完成,師巡視指導填關鍵詞。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業(yè),學生自評互評。相機激勵孩子。最后,指導讀表格。教師講解:剛才,大家嘗試著用表格梳理自己學會的知識??吹揭粡埍砀?,我們還要學會讀懂它的方法,首先我們先來讀讀它的標題,一讀標題,我們就知道這張表格傳達的信息是……我們再橫著看,你了解什么?(每一種植物都有它自己的傳播方式)再豎著看呢?(原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有好多呢?。?/p>
總結(jié):一張表格可以幫助我們簡要梳理學會的內(nèi)容,讓我們對所學內(nèi)容一目了然。設計意圖:短文片段、表格、小兒歌等都是常見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呈現(xiàn)形式,也是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對于初次接觸到語文學科中的表格文本,我們需要引導中年段的孩子更好的從標題、橫向、縱向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表格中呈現(xiàn)出的重要信息,隨著后期年級的升高,則需要孩子們更好的從表格呈現(xiàn)的內(nèi)容的中比較信息,對比內(nèi)容,判斷推測中自己所需的有價值的信息。
闖第三關:觀察圖片,練做解說員。教師說:我們要去闖第三關,難度越來越大了,還敢不敢去闖?第三關闖關要求:學做小小講解員,把了解到的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介紹給別人。這個階段教師的提問要求分以下幾方面:①了解了這么多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相信大家一定能擔任好小講解員的工作。(先來聽小哥哥是怎樣介紹椰樹的。學生欣賞同伴介紹椰子傳播種子的視頻范例。)②請選擇你最了解的一種植物,然后把自己當成這種植物,用第一人稱說說自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③自由練習,指名說,互評。④請同桌互做小老師,互相鼓勵,及時評價。⑤孩子們的表達能力特別強!讓老師也忍不住想來嘗試一下了。瞧,曹老師是這樣介紹的——“我先把我的解說詞寫下來,寫好后,我再給它配上一幅畫,瞧,我就為這種植物做一張種子傳播的小名片了?。ò鍟盒∶┠銈兏也桓蚁虿芾蠋熖魬?zhàn),也來做一張植物傳播種子的小名片。我們只能把它作為課后作業(yè)來完成。因為植物王國的主人要來為孩子們發(fā)獎品了!”
設計意圖:練說解說詞,設計小名片等編寫“非連續(xù)性本文”的訓練則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中年段學生,我們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在教學中用孩子的口吻來練說解說詞,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設計名片,無形中給了學生親切感,便于借鑒學習,有效遷移。
猜猜獎品,交流運用方式。①拿出大的獎品盒,孩子們猜一猜,獎品會是什么呢?②出示獎品:老師為大家準備了6種植物的種子,先回憶一下,這些豆類是怎樣傳播種子的?指名說。③希望大家把這些種子種進用廢品制作的簡易花盆里,觀察它的成長變化。那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記錄種子的成長歷程呢?學生自由表達:拍照片,畫圖畫,清單記錄,拍視頻,列表格……教師相機指板書。④小結(jié):孩子們,瞧,這些清單、視頻、表格、名片,不僅能讓我們獲得重要信息,還能幫我們解決遇到的問題。(貼板書:獲得信息、解決問題)⑤今天,我們閱讀了清單、視頻、表格、名片等多種形式的特殊材料,它們跟我們平常讀的課文不太一樣,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今后我們還會遇到。我們還運用關注標題、圖文結(jié)合、抓關鍵詞的方法來讀,不僅獲得了重要信息,還能解決實際問題。以后我們可以經(jīng)常閱讀這些特殊文本材料。
設計意圖:在小結(jié)環(huán)節(jié)中,把生活中常用的“非連續(xù)性文本”進行一定的歸類,集體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他們的印象。因中年級的孩子們尚未能更好地理解“非連續(xù)性文本”,將其歸為特殊文本,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通俗易懂。
課后,實踐拓展 布置作業(yè),課外實踐運用。作業(yè):把贏得的獎品(種子)種進簡易花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種子的成長變化;完成“植物小名片”,配上圖畫,把語句寫通順。
序列活動,增強閱讀興趣
大自然孕育了無數(shù)的動植物,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很多大自然的奧秘!讓我們繼續(xù)去植物王國探秘。后期可開展的序列活動:
了解生活中的植物,看看這些植物的種子傳播,了解植物成長過程;對身邊植物進行大搜集,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記錄,及時交流;觀看視頻,了解植物作用,用列清單的方式說說各類植物不同的用途;植物知識大比拼,人人出題,個個參與,答題與植物介紹(圖、文、口頭解說)有機融合;植物書籍分享會《小牛頓科學館》《植物王國》……設計書卡等。
設計意圖:序列活動的開展,能將學生學習了解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更好地運用,讓他們在時時的接觸中感受其獨有的魅力。更好地增強閱讀興趣。
“非連續(xù)性文本”是一種連接語文與生活之間的特殊媒介,誠如有人形象描述“非連續(xù)文本,讀的不是書,是生活!”在引領小學中年段孩子進行“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實踐中,教師要從教材走向生活,圍繞主題有序推進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白云小學)
教育2016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