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貴族都是有世襲有譜牒的。不但財富世襲,而且身份也世襲。一代一代往下傳。讀歷史有一件事最清楚,就是全世界最先富起來的人是一些人上人,這種人上人可能就算是最早的貴族了。良渚遺址算是新石器時代,當(dāng)時物質(zhì)貧乏可是人已經(jīng)兩極分化了。老百姓住的地方還有死了埋葬的地方全都在低處,洪水來了,就趕快上樹或者上船。而貴族就不一樣了,貴族住在高的地方,四周有一個很大很厚的城墻,既可以防盜賊也可以攔洪水。他們的確是人上人,住在高處不說,這些貴族們死了以后埋在祭壇上面,一個一個祭壇就像是金字塔。
貴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講血統(tǒng)。養(yǎng)馬有所謂的純血馬,純血馬都是要登記造冊的。貴族也一樣,非常強(qiáng)調(diào)血統(tǒng)要純之又純。歐洲貴族門上有族徽,墻上有盔甲刀劍,馬廄里面養(yǎng)著馬;日本貴族也這個樣子;中國貴族金玉滿堂,這個金不是黃金是青銅。商代銅器上面有族徽,這個器皿是哪一家的分得非常清楚。西周銅器有一種銘文叫策命金文,策命封賞的時候就會把天子委任狀重復(fù)一遍。最后結(jié)束的地方都有一個套話,就是永保佑子子孫孫,這些都是跟延續(xù)他的香火有關(guān)。
貴族很講究姓氏。有一個姓就是帶女字旁的姓,像什么姬姓姜姓。如果要通婚的話一定要女字旁的姓,因為普通人是沒有這種姓氏的。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東周以來同姓銘文有個特點,一上來就自報家門,說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孫。凡說這個話的人,其實都跟他銘文講的非常顯赫的祖宗差了輩。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再厲害的貴族傳不了多少代,族要分,財要散,血緣要稀釋。先頭還可以說血濃于水,后來水越拆越多,和注水豬肉一樣。
東周時期距離文武周公的時代已經(jīng)非常遠(yuǎn),社會上有很多落魄公子舊王孫。他們?nèi)绻炎约旱氖酪u往前面倒騰那也不得了,比如孔子的祖上是宋國大司馬,再向上追溯他是商湯的后代,比周都老派,但在魯國他是第四代的移民,他爸爸是小官,鄉(xiāng)鎮(zhèn)干部,他媽是當(dāng)?shù)氐耐林?,姓顏的人。他們倆都認(rèn)為自己是小邾國后代??鬃幽贻p的時候很窮,干過很多下賤的工作,但是喜歡談?wù)撡F族政治和貴族道德??鬃又苡瘟袊?,古代叫宦游,現(xiàn)在叫跑官。東周時期的貴族要學(xué)問沒學(xué)問要道德沒道德,占著茅坑不拉屎。
當(dāng)時大家都認(rèn)為制度很不好應(yīng)該改革,但是改革的思路不一樣,比如說吳起和商鞅從表面上看跟孔子的立場是相反的,其實殊途同歸。不同在于,孔子說,東周罹患全怪沒有照周公老規(guī)矩辦事,咱們還是回到周公那個時代吧。吳起商鞅不信這套,說既然官吏倒置,最好的辦法應(yīng)該是加強(qiáng)軍權(quán),并且不是尊周天子,而是一方面要尊本國的諸侯,一方面削平各國小貴族。讓諸侯成為本國唯一的貴族。就像給果樹修枝一樣,所有多余的枝杈都給他剪掉。他們還有氣魄,快刀斬亂麻給后世立規(guī)矩。當(dāng)然就壞了既得利益集團(tuán)的事,人家當(dāng)然不干了。所以他們的下場都很慘,吳起被亂箭射死,商鞅被五馬分尸。這種改革十八世紀(jì)的歐洲也有,但是比我們晚了2000多年了。
秦始皇用商鞅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二十等爵制下面有一個大軍,今天叫勞改隊,也有等級。有了這個制度,人不問出身,只要你地種得好,殺敵殺得多,可以一級一級往上爬。該殺的殺,該罰的罰,從此除了皇親國戚誰都不是貴族。高官厚祿地位再高,那叫高官不叫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