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馮唐說,女生老了之后,有時候不是體重重了,而是身體松了,仿佛一棵樹和一麻袋劈柴之間的差別。陳村對曰,男生老了之后,有時候不是身體松了,而是身體短了,好像一顆子彈發(fā)射前后的差別。
我對老的理解,除了機能衰退這種長個腦袋都能理解的意思外,還有一項,就是隨著自己越老越能發(fā)現(xiàn),原來……這幫老家伙也不正經啊!8歲時,我曾經勒令一個我父親手下的干事:“你別抖腿!男抖窮!”此人當年20多歲,尚未成家,在我全家面前臊了個紅臉。前幾日我媽電話里對我說:“你記得當年那個抖腿的叔叔嗎,現(xiàn)在是局長了?!?歲時候的我?guī)е鴮δ挲g的蔑視教訓過此人,如今又20年過去了,恐怕再講不出那樣長幼不分的話來。我對老有過一輪保持十多年的“崇敬”,那是被父輩忽悠為“懂事”的心理在作怪。
上學了,知書達理,舉止有度,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氣概消退了,被馴化成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敢對老師說不、上車懂得讓座的小二貨,覺得大人們談的都是正事兒。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年齡崇拜。這種崇拜不只我有,電影里為了表現(xiàn)一個人有智慧,編劇就要寫這人須眉皆白,道骨仙風。為什么一定要是這個樣子,我見到的聰明人也有長得跟阿里巴巴老總似的,但不能這么寫,沒可信度。說明老百姓普遍認為,老頭是智慧的。與此對應的形象還有,兩位站在風中的大俠,著急出招的一位非先倒下不可。同理,兩個武林高手,被描寫出渾身筋肉亂竄的往往是趴在地上血沫子吐得最多的。年輕人再高,高不過三尺三,老頭再差勁,也是拈花一笑萬山恒。老最值錢。
前番,我家親屬來北京看病,被個騙子拐去一個大院,活生生買了兩萬塊錢的紅磚末當作靈丹妙藥捧回老家喝得哏兒屁著涼。問她為什么相信這些磚末會治病?她翻了半天白眼,謂曰:“你們是沒看見那院子里有多少穿白大褂的老頭兒!”———多混賬的邏輯。
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見得更多的是老而無忌之談。老而做官要離席的,會說出一番實話來?!白訌椛涑鲆丫谩钡睦闲嗌碜庸牵矏蹟€些姑娘蹄子的玩笑來混世。能活一天就快活兩晌,何必苦口婆心坐化堂前呢!
看得越多,拳打南山虎、腳踢北山狼的無所謂勁頭就又回來了。為老不尊沒問題,少要尊老,也未必就全是進步。有人,生而就小。這是我們“小鎮(zhèn)青年心懷世界”這個故事藍本最強力的動因和美好的根源:它包含了創(chuàng)造、奮斗、進取,跟貪婪斗爭,扶正方向,尋求自我價值;涉獵到愛情、正直、睿智和不能跨過的愚蠢。少者用思考改良老者賦予的流程,建設完整的符合自我趣味的及他者利益的、美好而又充滿思考樂趣的領域。老沒老樣,小沒小樣,混而不吝,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