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偉,范華龍,龍 蘇,黃 鈞,朱厚發(fā),黃國成,梁靜真*
(1.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廣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養(yǎng)殖與營養(yǎng)調控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5;2.廣西水生動物病害診斷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5)
?
3種中草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抑菌效果的Meta分析
牛志偉1,2,范華龍1,2,龍 蘇1,2,黃 鈞1,2,朱厚發(fā)1,2,黃國成1,2,梁靜真1,2*
(1.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廣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養(yǎng)殖與營養(yǎng)調控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5;2.廣西水生動物病害診斷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5)
通過在知網(wǎng)、維普、萬方、讀秀等數(shù)據(jù)庫搜索有關中藥對無乳鏈球菌抑菌效果的相關文章,采集數(shù)據(jù),使用RenMan 5.3進行Meta統(tǒng)計分析,評價大黃(Rheum)、五倍子(Rhuschinensis)、黃連(Coptischinensis)3種中草藥對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的體外抑菌效果,為中藥防治無乳鏈球菌的篩選和復方的配制提供科學的參考。研究共納入相關文獻2篇,經(jīng)過Meta統(tǒng)計分析,3種中藥的體外抑菌效果為:黃連>大黃、黃連>五倍子、五倍子>大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敏感分析結果穩(wěn)健。研究結果表明3種中草藥對無乳鏈球菌的體外抑菌效果大小為:黃連>五倍子>大黃,這一結果需要在養(yǎng)殖過程中進一步驗證。
中藥;無乳鏈球菌;抑菌效果;Meta分析
羅非魚是我國重要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品種,無論在產(chǎn)量、產(chǎn)值還是出口額上,我國均居世界第一[1]。但近年來,因鏈球菌病的暴發(fā)流行,給羅非魚養(yǎng)殖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其主要病原為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和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iniae)[2]。目前,防治羅非魚鏈球菌病多采用抗生素和免疫注射的方法,但抗生素效果欠佳且易產(chǎn)生耐藥性并引發(fā)食品安全問題,而使用疫苗存在實際應用操作困難、容易對魚體造成損傷、免疫效果不穩(wěn)定等問題[3-4],因此,積極尋找安全、高效的新藥物治療鏈球菌病迫在眉睫。中草藥具有副作用小、污染低等特點,已被許多學者納入研究。但關于中草藥對羅非魚鏈球菌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主要是針對病原無乳鏈球菌進行,并且研究結果各不相同[5-7]。本文利用Meta分析法將大黃、黃連、五倍子3種中藥對無乳鏈球菌體外抑菌效果的相關文獻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期對中藥抑制該菌的效果做出科學評價,為中藥防治無乳鏈球菌病提供參考。
1.1 文獻的檢索
在知網(wǎng)、萬方、維普、讀秀等數(shù)據(jù)庫,以檢索詞為無乳鏈球菌、中藥、中草藥、大黃、黃連、五倍子、抑菌效果、抑制、防治等進行檢索,以知網(wǎng)檢索方法為例,檢索方法見圖1,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16年6月。
圖1 檢索方法
Fig.1 Search strategy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研究對象為單味中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的體外抑菌效果;2)研究方法是紙片擴散法、打孔法;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用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表示;4)藥敏所用的最終菌液濃度為1×107cfu/mL或1×108cfu/mL,藥液最終濃度為1 g/mL;5)中藥成分的提取方法為水提法;6)試驗為平行試驗;7)五倍子的取藥部位是蟲癭,黃連和大黃的取藥部位是根莖。
1.2.2 排除標準
1)重復發(fā)表或者同一作者,同一實驗室在同一年度發(fā)表的相似研究;2)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只用平均數(shù)或直接讀數(shù)表示,未用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表示的研究;3)菌液、藥液濃度和納入標準不一致;4)未標明取藥部位;5)排除數(shù)據(jù)不詳?shù)臅h文獻和帶有商業(yè)評價性質的文獻。
1.3 文獻的篩選和提取資料
由2名人員根據(jù)1.2描述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獨立進行篩選和提取,在提取過程中遇到爭議,則采用討論的方法決定是否提取數(shù)據(jù)。提取的主要數(shù)據(jù)包括作者、題目、中藥提取方法、藥液濃度、最終菌液濃度、抑菌圈等數(shù)據(jù)。
1.4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采用I2進行異質性檢驗,若I2>75%,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若I2≤75,無異質性,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以P<0.05,作為判斷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1 納入的文獻
共檢索到13篇文獻,排除重復發(fā)表的文獻4篇,閱讀全文排除文獻7篇(過程見圖2),最終納入2篇文獻(表1)。
表1 納入的文獻
2.2 中藥效果的Meta分析
2.2.1 黃連VS大黃
納入2篇文獻[6,8],異質性分析結果為Not applicable(N a),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表明黃連的抑菌效果大于大黃[MD=7.37,95% CI(6.07,8.67),P<0.000 01],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3)。采用固定模型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也是黃連的抑菌效果大于大黃[MD=7.37,95% CI(6.07,8.67),P<0.000 01],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4),表明此次的分析結果比較穩(wěn)健。
2.2.2 黃連VS五倍子
納入2篇文獻[6,8],異質性分析結果為I2=97%,存在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表明黃連的抑菌效果大于五倍子[MD=3.81,95% CI(0.30,7.32),P=0.03],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5)。采用固定模型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也是黃連的抑菌效果大于五倍子[MD=4.99,95% CI(4.58,5.40),P<0.000 01],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6),表明此次的分析結果比較穩(wěn)健。
2.2.3 大黃 VS 五倍子
納入2篇文獻[6,8],異質性分析結果為I2=0%,不存在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表明五倍子的抑菌效果大于大黃[MD=-5.36,95% CI(-5.75,-4.98),P<0.000 01],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7)。采用固定模型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也是五倍子的抑菌效果大于大黃[MD=-5.36,95% CI(-5.75,-4.98),P<0.000 01],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8),表明此次的分析結果比較穩(wěn)健。
鏈球菌(Streptococcusspp.)是一種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蘭氏陽性菌,其引發(fā)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治療困難的特點[4],對羅非魚的健康養(yǎng)殖危害嚴重。目前,對羅非魚鏈球菌病的防治主要使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和細菌耐藥性提高等不良后果,所以有關學者為了克服抗生素的這些缺點進行了新的探索。中草藥有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特性[9],且副作用小,對環(huán)境污染少,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已證實黃連、大黃、五倍子對無乳鏈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劉亮[6]、華亞楠[8]等認為黃連、五倍子、大黃3種中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的抑制效果大小為:黃連>五倍子>大黃,而吳穎瑞[5]等認為五倍子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黃連、大黃對無乳鏈球菌沒有抑菌效果。鑒此,對研究結果不一致的數(shù)據(jù)應進行科學統(tǒng)計分析,以期得到相對科學的試驗數(shù)據(jù)結果,然而迄今未見有相關分析的文獻發(fā)表。
本文采用Meta分析法對相關研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求擴大試驗樣本含量,科學地分析出3味中藥的抑菌效果大小,分析結果表明抑菌效果為:黃連>五倍子、黃連>大黃、五倍子>大黃,經(jīng)敏感分析得到的結果一致,表明本次分析結果比較穩(wěn)健。但是由于受文獻數(shù)量的限制,本文未做發(fā)表偏倚檢測,納入的文獻存在一定的偏倚,可能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3種中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體外抑菌效果大小為:黃連>五倍子>大黃,這一結果需要在養(yǎng)殖過程中進一步驗證。
[1]肖俊,甘西,羅永巨.羅非魚育種研究進展[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06-112.
[2]徐洋,沈錦玉,茹紅順,等.羅非魚鏈球菌病及其疫苗研究進展[J].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2012,(5):48-52.
[3]吳南,郭佳,熊麗,等.羅非魚鏈球菌病疫苗的研究進展[J].南方水產(chǎn)科學,2013,9(6):90-96.
[4]盧邁新.羅非魚鏈球菌病研究進展[J].南方水產(chǎn),2010,6(1):75-79.
[5]吳穎瑞,龔慶芳,方宏,等.153種中草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和海豚鏈球菌的抑制活性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1):25-32.
[6]劉亮.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病DNA疫苗的研究及有效中草藥的篩選[D].廣州:中山大學,2013.
[7]鄧恒為.海南羅非魚鏈球菌病病原分離鑒定及防治中草藥篩選[D].??冢汉D洗髮W,2013.
[8]華亞南,陳輝,張其中.100種中草藥水提物體外抑殺無乳鏈球菌的藥效研究[J].生態(tài)科學,2015,34(3):26-30.
[9]祖國掌,李槿年,許建新,等.五倍子對池水細菌和藻類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8):1837-1842.
A Meta-analysis:the 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tilapia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NIU Zhiwei1,2,F(xiàn)AN Hualong1,2,LONG Su1,2,HUANG Jun1,2,ZHU Houfa1,2,HUANG Guocheng1,2,LIANG Jingzhen1,2*
(1.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Healthy Breeding and Nutrition Regulatio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2.Guangxi Aquatic Animal Disease Diagnostic Laboratory,Nanning 530005,China)
Through searching literatures about th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tilapiaStreptococcusagalactiaefrom CNKI,VIP,DUXIU,WANFANG databases,the paper used RenMan 5.3 to conduct Meta-analysis.The effect ofRheum,RhuschinensisandCoptischinensis(three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on tilapiaStreptococcusagalactiaewere statistical evaluated. The study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for screening Chinese herbal and formulating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ilapiaStreptococcusagalactiae. Bring into two literatures for Meta-analysis,the 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was:Coptischinensis>Rheum,Coptischinensis>Rhuschinensi,Rhuschinensis>Rheum.Both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 was solid.The effect of three Chinese herbals for tilapiaStreptococcusagalactiaewasCoptischinensis>Rhuschinensi>Rheum.The results need further valid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treptococcusagalactiae;antibacterial effect;Meta-analysis
2016-07-04 作者簡介:牛志偉(1990-),男,河北省邢臺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生動物病害防控及健康養(yǎng)殖.E-mail:905478661 @qq.com
梁靜真(1986-),講師,研究方向:水產(chǎn)養(yǎng)殖與病害防控.E-mail:liangjz@gxu.edu.cn
S941.42+9
A
1006-5601(2016)05-0409-06
牛志偉,范華龍,龍 蘇,等.3種中草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抑菌效果的Meta分析[J].漁業(yè)研究,2016,38(5):40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