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類未來的幾個大問題
人類是否會太空移民?暗物質究竟是“何方神圣”?……我們對這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宇宙和人類自身存在很多疑問。美國《科學美國人》雜志在9月1日的文章中,邀請頂級科學家對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給出了答案。
回答者:哈佛醫(yī)學院教授、“最后一公里健康”機構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拉杰·旁遮普
在過去25年間,人類在健康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已經讓大多數(shù)人受益,但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到這些福祉。在交通和網絡到達不了的雨林深處,那里的人們終生得不到醫(yī)療,死亡率居高不下。
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由于距離遙遠,大約有10億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看見衛(wèi)生工作者。直接從當?shù)毓蛡蛐l(wèi)生工作者或許可以緩解這一問題。這些人將幫助當?shù)鼐用駥Ω栋2├《镜葌魅静〔⒆屍浍@得基本的醫(yī)療護理?!白詈笠还锝】怠睓C構同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合作,在9個地區(qū)的300個社區(qū)招募了300多名衛(wèi)生工作者。但這畢竟只是杯水車薪,如果想要所有人都能得到醫(yī)療護理,我們必須對衛(wèi)生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投入資金,讓其能給最偏遠地方的人提供服務。
回答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哲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帕特里夏·丘奇蘭德
很有可能。大腦實際上是一臺因果機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以線性條件的功能從一個狀態(tài)轉化到另一個狀態(tài),但這對刑法的意義為零。首先,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擁有自控回路,通過增強學習可以改變這一回路。其次,刑法也關乎公共安全和福利。即使我們能識別出連環(huán)兒童強奸犯的獨特回路,也不能讓他們自由,因為他們可能重蹈覆轍。比如,對于波士頓神父約翰·蓋恩(在過去36年中奸污和猥褻兒童130人),如果我們得出結論說:“讓他走吧,擁有這樣一個大腦并不是他的錯”,那么,毫無疑問這并不能維持正義。如果粗暴的懲罰替代了公平的刑事司法體系,事情很快將會變得非常丑陋。
回答者:新墨西哥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特聘教授卡爾頓·卡維斯
希望還是很大的。目前最大的威脅,比如核戰(zhàn)爭或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生態(tài)災難并不能讓人類滅絕。目前我們最大的擔心是,電子設備或機器人可能會超越我們,并且在沒有人類干涉的情況下獨自生存。不過,屆時我們可以通過拔掉電線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
回答者:斯坦福大學法學和生物科學中心負責人亨瑞·吉利
性生活不會變得過時,但通過性生活來懷孕并最終誕下嬰兒的方式可能不再那么常見,生殖性行為也許很快會變成人類的某種久遠記憶。在20到40年間,我們將能從干細胞(可能來自父母的皮膚細胞)中提取出精子和卵子,然后讓其結合成為胚胎;同時,科學家們也更容易對胚胎進行基因檢測和基因改良,定制嬰兒可能成為常態(tài)。
回答者: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羅伯特·蘭格
這在未來是非常有可能的?,F(xiàn)在有些人造皮膚、人造視網膜、人造胰腺已處在成品或臨床階段,未來幾個世紀,很可能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可以人造并被取代。大腦內的組織非常復雜而且我們知之甚少,制造出這些組織或讓其再生,可能需要進行大量艱苦卓絕的努力。然而,這一領域的研究將很快出現(xiàn),幫助人類治療帕金森氏癥或阿爾茨海默癥。
回答者:芝加哥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中心和植物病理學學院教授帕梅拉·羅納德
可以的。不過,我們需要做以下事情:減少糧食浪費、生活垃圾以及肉類消耗;使用合適的育種技術和管理方法;讓消費者意識到農民們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境;增加公共基金對農業(yè)研發(fā)的投入;提升可持續(xù)農業(yè)生產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回答者:哈佛醫(yī)學院神經病學教授兼阿爾茨海默氏癥研究治療中心主任雷薩·斯普林
目前能否做到這一點還不能確定,但我們應該對此抱有信心。十年后,我們或許能成功找到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改善療法。我們現(xiàn)在已經開始預防實驗,對一些生物學干預方法進行測試,查看這些方法是否會在人們表現(xiàn)出疾病的臨床癥狀之前發(fā)揮作用。而且,我們并非一定要治愈這一疾病,我們只需將老年癡呆癥延遲5到10年就行。推測表明,延遲5年就可以將護理成本降低幾乎50%。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會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患上這種疾病。
回答者:MIT醫(yī)學實驗室情感計算研究團隊創(chuàng)辦人和負責人羅瑟琳·皮卡
情緒與生物化學和電信號有關,這些信號會到達我們體內的每個器官,例如,使壓力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纱┐骷夹g讓我們能量化這些信號在較長時間內的模式。在未來十年,可穿戴設備可以為我們的健康提供個性化的預報。比如,基于用戶最近的壓力、睡眠、社交情感活動,讓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指數(shù)在未來一周提高80%。智能可穿戴設備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我們可以改變的模式,從而提高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指數(shù)。比如,通過讓佩戴者每晚睡9小時以上并維持目前較低的壓力水平,在接下來的四天內,其發(fā)病的可能性將會減少60%。
回答者: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的腦科學家邁克爾·加扎尼加
諸如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等疾病一直讓我們迷惑不解,因為神經科學并沒有發(fā)現(xiàn)可以修正的結構性問題。有些人認為,未來的答案主要在于生物化學而非神經回路;其他人則爭辯稱,關鍵是神經科學家要從整個大腦的結構出發(fā)來思考問題,而不是糾纏于特定的神經問題。關于新想法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我們并不了解它,因為未知,所以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