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植物控
法桐葉落秋雨涼
@喵喵植物控
1929年的深秋,霜降時節(jié),一夜秋雨后,新建落成的南京中山陵前,法國梧桐的黃葉已飄落了一地。這一天,時年35歲的傅煥光,望著中山陵迎櫬大道前三板四帶六排數(shù)千株法國梧桐——一排排樹木在秋風(fēng)中搖曳,金黃的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離此更遠處的南京城內(nèi)城外,街頭道旁還栽種了上萬株的法國梧桐。這些樹都是由他在這幾年帶著園林工人種下的。如今,它們已蔚然成林,成千上萬株法國梧桐,在紫金山的秋色霜天之中,相伴著中山陵,相伴著六朝古都南京城。
法國梧桐秋色
此時,距國父孫中山入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剛過去不到5個月。兩年前,從南洋學(xué)習(xí)森林管理歸來的林學(xué)家傅煥光,被委以主持南京園林項目的重任。傅煥光邀請了正在南京的植物學(xué)家錢崇澍、陳嶸、秦仁昌等人,在南京城和紫金山等地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當時的南京城歷經(jīng)戰(zhàn)亂,城里幾乎沒有任何成行的行道樹,也沒有公園,甚至連郊外的紫金山,也因連年兵火林木盡毀。如何能讓六朝古都的園林重現(xiàn)光彩呢?傅煥光等人將目光投向了一種已在歐美城市大規(guī)模栽植的速生行道樹上。這種并非產(chǎn)自中國的落葉樹木,因為其有著長葉柄的大型掌狀單葉和深秋落葉的特征,被許多國人稱為“法國梧桐”。
民國十八年的中山陵
1928年,經(jīng)過戰(zhàn)爭和幾次下野,迎娶了宋小姐的蔣先生的政治生涯已入佳境,此時,他只有41歲,這時的南京城開始了史無前例如火如荼的大建設(shè)時期和大植樹時期。據(jù)后人閑談和民間傳說,因為宋美齡對法國梧桐極為喜愛,于是蔣介石用金條買了兩萬多棵法國梧桐樹遍種南京街頭。雖說這種坊間之言實不足信,不過這一年也是南京和此后中國各地大規(guī)模種植法國梧桐的開始。經(jīng)過十幾年、幾十年的成長和栽種,解放前的南京城的法國梧桐已有20萬多棵,新中國建國后,遮天蔽日的法國梧桐樹一度綿延長達10多公里,形成了極為壯觀的林蔭大道。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當時各級政府、機關(guān)、學(xué)校等按時參加植樹活動。1928年4月7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將清明植樹節(jié)改為3月12日,開展造林運動。1979年我國開始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jié)”。
法國梧桐行道樹
如今,法國梧桐樹已在全國各地廣為栽種。城市街頭法國梧桐遮天蔽日,陽光透過它們,在道路上灑下斑點迷離的光影。注視著它們滄桑斑駁層層剝落的樹皮,我們似乎更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古老厚重的呼吸聲。法國梧桐于我們?nèi)绱耸煜ず陀H切,以至于許多中國人一提到梧桐樹時,首先想起的并非是我們的鄉(xiāng)土樹種梧桐樹,而是法國梧桐;或者說在許多人眼里,法國梧桐就是梧桐。
夕陽下的法國梧桐
然而,這種被我們極為熟悉的法國梧桐,它即不來自法國也更非梧桐,而且,在植物學(xué)上,它還有另一個與法國無關(guān)的名字——“英國梧桐”。更為正式,也更少人知曉的中文名,則是“二球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
懸鈴木科僅有懸鈴木屬一個屬,過去也稱作法國梧桐屬。這類高大的落葉喬木可以長到40米高,雖被國人誤作梧桐久矣,但懸鈴木和梧桐之間并沒有接近的親緣關(guān)系,甚至在分類學(xué)上,也分屬離得很遙遠的兩個目。
懸鈴木有著互生的大型單葉,葉有長柄,葉柄的基部膨大。葉具掌狀脈,掌狀分裂,葉邊緣有裂片狀粗齒,新生葉的葉柄基部附近有明顯的托葉,邊緣開張,基部鞘狀。托葉存在短暫,隨著葉片的生長很快脫落,僅留下不為人注意的托葉痕。
懸鈴木屬葉有長柄,葉柄的基部膨大,掌狀分裂
和高大優(yōu)美的樹型相比,懸鈴木的花實在是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懸鈴木屬的花單性,雌雄同株,排成緊密球形的頭狀花序,雌雄花序同形,生于不同的花枝上。雄花頭狀花序無苞片,雄蕊比花瓣長,花絲極短,花藥伸長。雌花頭狀花序有苞片,花柱伸長,突出在頭狀花序外。
懸鈴木屬的雌花
懸鈴木屬的雄花
懸鈴木的果是聚合果,是由雌花頭狀花序內(nèi)許許多多的離生雌蕊發(fā)育而成的果實。每一個雌蕊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小果,集生在花托上,最后形成了一個圓圓的果球。這個果球由許許多多狹長倒錐形的小堅果組成,小堅果長著長長的毛,每個堅果中有一個線形種子。所以,懸鈴木的每一個果球都包含600到1400個小堅果,而每個小堅果上都有數(shù)千根果毛,因此每個球果就有差不多數(shù)百萬根果毛。
二球懸鈴木的果球
懸鈴木果球含有大量果毛的這個特點,讓許多人對它即愛又恨。每年的四五月,懸鈴木進入到了繁殖季節(jié),果球開裂,大量帶著果毛的種子隨風(fēng)散落。飄散的果毛極易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對于懸鈴木惱人的毛毛雨,現(xiàn)在仍然沒有特別良好的防治辦法,不論是生物或者化學(xué)手段,都因成本過大而收效甚微。每年冬季,通常會對懸鈴木進行全面的修剪,將粗大枝條據(jù)掉,這樣可以除掉容易開花的大枝條,而加快年幼枝條的生長,從而控制開花結(jié)果的數(shù)量。
二球懸鈴木的具果毛的種子
懸鈴木屬大約有10個物種,我國引進栽種的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一球懸鈴木(美國梧桐)、二球懸鈴木(英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不過,懸鈴木的名字是引種很久之后才出現(xiàn)的新的規(guī)范名稱,而“法國梧桐”名字早已約定俗成。1925年從美國哈佛大學(xué)阿諾德樹木園學(xué)成歸國,在金陵大學(xué)森林系任教授的植物學(xué)家陳嶸,在1937年出版的《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中,將這個屬命名為法國梧桐屬Platanus,將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取名為“法國梧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被取名為“英國梧桐”,類似地,來自北美的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取名為“美國梧桐”。懸鈴木科自然被稱作是“法國梧桐科”。
懸鈴木屬植物多分布于東南歐、西亞、印度和北美洲,我國未發(fā)現(xiàn)野生種。懸鈴木屬的拉丁屬名Platanus,源自于希臘語對三球懸鈴木的稱呼。三球懸鈴木的種加詞orientalis意思是“東方的”,如果以西歐為中心,三球懸鈴木分布于東方的東南歐以及西亞和印度地區(qū)。而一球懸鈴木的種加詞occidentalis意思是“西方的”,一球懸鈴木分布在西方的北美地區(qū)。
二球懸鈴木的雄花
從樹型上遠望,三種懸鈴木都極為相似,很難將三它們區(qū)分開來。但故名思義,區(qū)分懸鈴木最簡潔的辦法就是數(shù)球。一球懸鈴木(美國梧桐)果序常單生,二球懸鈴木(英國梧桐)果枝有球狀果序1~2個,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通常枝有球狀果序3個以上。從樹皮上看,一球懸鈴木的樹皮有淺溝,呈塊狀剝落;二球和三球懸鈴木通常樹皮光滑,樹皮會大塊片狀脫落,脫落后的樹皮層常常形成斑瀾的色彩。從葉型上看,一球懸鈴木葉通常淺裂,葉裂片寬度略大于長;二球和三球懸鈴木葉通常深裂,葉裂片長度大于寬。
二球懸鈴木和一球懸鈴木的葉片
二球懸鈴木與一球懸鈴木的樹皮
懸鈴木在中國自上世紀20年代起才開始大規(guī)模栽種,但懸鈴木在中國最早的栽種卻并非在近代。早在魏晉時期,心懷天下的后秦天王符堅在淝水之戰(zhàn)前派大將呂光西征,降服三十多國,但最大的戰(zhàn)利品不是擴大了帝國的土地,而是得到了西域龜茲國高僧鳩摩羅什。呂光將鳩摩羅什囚于西涼,淝水之戰(zhàn)后強大的后秦灰飛煙滅,符堅身死,呂光自立為涼王。再后來,后秦姚興迎請鳩摩羅什自涼州到長安,尊奉為國師。長安西南,戶縣草堂寺是鳩摩羅什譯經(jīng)時的住所,最后大師亦圓寂于此。據(jù)記載,草堂寺有六棵相傳是鳩摩羅什自西域攜來并親手栽植的“凈土樹”,此樹被后人稱為祛汗樹或鳩摩羅什樹,樹齡高達上千年。戶縣草堂寺的鳩摩羅什樹就是三球懸鈴木??上缃衿涔艠湟巡淮嬖?,最后一棵古木死于50年代末,尚存的樹干需要四人才能合抱。不過,在新疆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xiāng)其瓦伊村,至今還存在著一棵古老的鳩摩羅什樹,據(jù)實測樹齡高達1460年,相傳此樹也是由鳩摩羅什東行時帶入于闐國,并由他親手栽下。千年時光,此樹如今早已獨木遮天,被當?shù)匕傩辗Q為“梧桐樹王”。不知是何原因,被稱為鳩摩羅什樹的三球懸鈴木雖然很早就在中國栽植,卻沒有得到開發(fā)和傳播,終于在歷史長河中歸于沉寂。
三球懸鈴木雄花序
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如今在我國也時有栽種,但我們最常見到的“法國梧桐”其實是“英國梧桐”,即二球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從二球懸鈴木的拉丁學(xué)名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雜交物種,種加詞acerifolia是指它的葉似槭屬的葉。二球懸鈴木的親本是來自西亞、印度和東南歐的三球懸鈴木和來自北美的一球懸鈴木。這種被稱為“法國梧桐”的“英國梧桐”(二球懸鈴木)其實也并非來自英國,最早是由西班牙人雜交成功的。當時西班牙人的園林里即種植了從西方北美引種的一球懸鈴木和來自東方西亞或東南歐的三球懸鈴木,最早出現(xiàn)的二球懸鈴木可能并非來自園藝人工雜交,而是自然雜交的結(jié)果。無論實情如何,來自東方的三球懸鈴木和來自西方的一球懸鈴木的完美結(jié)合,產(chǎn)生出了一個全新的雜交物種——二球懸鈴木。
在17世紀,英國人將雜交的二球懸鈴木在倫敦大量栽種,取名“倫敦大葉木”(London planetree)。后來雜交的二球懸鈴木從英國回到歐洲而被廣泛栽培,由于生長迅速、繁殖容易、葉大蔭濃、樹姿優(yōu)美等等優(yōu)點,倫敦大葉木在歐洲大行其道,大有成為“行道樹之王”的趨勢。
果序上只有一個果球的二球懸鈴木
最早開始在中國規(guī)模種植二球懸鈴木的是法國人。18世紀法國人在上海的法租界開始種植二球懸鈴木,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因為中國人沒有見過這種外來樹木,又是由法國人引種到上海,加之外形讓人覺得似梧桐,所以人們就都紛紛叫它“法國梧桐”。如今在上海中山公園,我們還能見到一棵于1866年植于園內(nèi),樹齡已有150年的二球懸鈴木,這棵樹高22米,胸圍470厘米,冠幅直徑30米,號稱“巨無霸”,也堪稱東亞之最。被中國人叫慣了的“法國梧桐”,直到30年代,陳嶸在《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中才將它取名為“英國梧桐”。他的本意是想將三球的本種“法國梧桐”和二球的雜交物種“英國梧桐”區(qū)分開來,但植物學(xué)家們顯然太低估了約定俗成的習(xí)慣力量了。植物學(xué)家改變的是書本上的名字,不變的還是“法國梧桐”。
很久以后,80年代編寫《中國植物志》,面對“法國梧桐”科之時,估計是作者實在是無法忍受這些名字帶來的困擾——真正的的梧桐屬植物和類似于“法國梧桐屬的英國梧桐美國梧桐”,忍了很久后終于拍案而起。于是,來自南京的著名園林學(xué)家陳植,給“法國梧桐”們起了個全新名字:“懸鈴木”,意思是果球像鈴鐺一樣懸著。從此,一個換上了全新名稱的科屬出現(xiàn)在了《中國植物志》中:懸鈴木科懸鈴木屬。
一個植物學(xué)家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但在國人心中不變的,是傳統(tǒng),是習(xí)慣,是文化和對法國梧桐的情懷。無論是此前的“英國梧桐”,還是后來換了新的名字“二球懸鈴木”,又過了許多年,如今的我們?nèi)匀粫浑x不棄地繼續(xù)叫她——“法國梧桐”。
園林中的二球懸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