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一梵
秦嶺第一鎮(zhèn)千年古船城
文梅一梵
華陽古鎮(zhèn) 攝影/朱詩義
橫貫中國中部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是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被譽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也是從關中南下漢中和巴蜀的天險阻隔。華陽古鎮(zhèn)地處秦嶺南麓,距洋縣縣城76公里,它北靠秦嶺北坡的太白縣和周至縣,西鄰留壩縣和城固縣,東接佛坪縣,是秦嶺腹地的歷史文化重鎮(zhèn),也是歷史上巴蜀古道在秦嶺山脈中重要的驛站和物資集散地。
古鎮(zhèn)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人文色彩先后被國家和陜西省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國最佳文化生態(tài)旅游目的地”“中國著名文化旅游古鎮(zhèn)”“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陜西省黨史教育基地”。以華陽古鎮(zhèn)為依托的華陽旅游區(qū),總面積達29906公頃。在這里,可探訪華陽老街、觸摸歷史的痕跡、追尋紅色記憶,還能領略到高、寒、奇、險、秀的原始森林,冰川遺址,高山草甸等自然風光,進行科考修學、旅行探險。
被稱為秦嶺之魂的華陽古鎮(zhèn)坐落在秦嶺南麓的一塊小盆地里,曾是儻駱道上的驛站、軍事要沖和經濟政治重鎮(zhèn)。因青山環(huán)繞、兩水徑流的鎮(zhèn)域如一葉靜美的小舟漂泊在水上,故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zhèn)”之說。古鎮(zhèn)始于秦晉,興于漢、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古代詩人曾用“城在山頭市在舟,萬家煙火一船收;下有魁樓鎖咽喉,上有寶塔系古渡;山環(huán)兩岸排衙走,誰差三道繞曲流;莫道華陽無名地,石有將軍嶺臥?!钡脑娋鋪砻枥L華陽。今天,我循詩而行。當我翻越重重脈梁,路過煙村人家,見過參天古樹,體會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就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華陽古鎮(zhèn)。
走上東河大橋,可見牌坊上的“華陽”二字,乃賈平凹先生所題。過橋去,只見分布在鎮(zhèn)里的學校、醫(yī)院、商行、店鋪、民居以古樸安然的姿態(tài),依著山,傍著水。尚未散去的薄霧像輕紗一樣,在河谷地帶飄逸、蔓延、蒸騰,把粉墻黛瓦的古老民居和散落的田園人家,變幻成一幅流動的江南畫卷。當霧氣漸漸散開時,可清晰地見到兩條河流把小鎮(zhèn)圍在當中,形成了奇特的船形。
我一向認為,看古鎮(zhèn)要避開繁華的新街,從老街看起。哪怕它只剩下殘垣斷壁和依稀輪廓,只剩下一塊碑碣或一處遺址,只剩下“正德厚生”的照壁任人憑吊。這些才是一個古鎮(zhèn)的根基和命脈。穿過標有“儻駱古道”的古牌坊,就是華陽老街了。走過沿街分布的小餐館、雜貨店,看見從深巷堰渠里淌出的水,經水車,入石橋,棄古樹紅亭直往遠處奔流而去時,也就來到了古道魚府。站在古香古色的店鋪前,可見一進式為前廳;二進式院門口,有一大型太古石水養(yǎng)盆景,石上花草青,石下藏游魚。眼眸通過由外至內,依次開啟的一道道屏門和繁復的花窗,可見步步通幽的院落,至少有四五進式。這座古樸幽深的古道魚府,映射著古鎮(zhèn)先前的繁
榮,是老街上的代表性建筑。此刻這標志性的建筑中,沒有店小二招攬生意,沒有南來北往的商旅抱拳相恭,沒有官員政客推杯換盞。只有我靜立于門前,等開張大吉、門庭若市。
因不是旅游旺季,老街上游人甚少。這時候,恰恰是揭開一個古鎮(zhèn)原始風貌的最佳時機。
步入老街,看見兩邊青墻灰瓦的明清建筑,就如同小心翼翼地走進一個故事,讓你必須俯下身軀,讓靈魂貼近大地,才能以虔誠的態(tài)度把歷史私藏在褶皺中的細節(jié)梳理清晰。舉目望去,梁檐下的木雕彩繪和戲曲圖案雖陳舊斑駁,但畫面上的人物仍舊在輕拋水袖或翹起蘭花指,移動盈盈小步,清唱著古老的民間小調。
走過一排排雕花窗、一扇扇木格門、一溜溜滴水檐、一方方老匾額。且不說這衙門、客棧、當鋪、茶館、染房為誰開,也不問曾經的山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之會館何在?我只在這600米的老街上,找到幾家匾額為“奕代流芳”“大德人家”“纜籠松茂”的垂花門楣。從門口一眼望進去,讓目光穿透三進式、四進式,乃至更深的后院,看看是否有身穿紅衣的少女在河邊洗菜淘米,是否有挽著鬢發(fā)的婦人在青石上揚起棒槌捶衣。
而房檐下吊著的一串串玉米、堆高的柴火垛、門楣上的艾草、簸箕里的蘑菇,都在用樸素的語言,向人們炫耀著古鎮(zhèn)上的小幸福。
儻駱古道 攝影/朱詩義
唐朝時期的華陽鎮(zhèn)是典型的雜居之地,雖地處秦嶺腹地,興盛時卻有上萬人居住。
我走過老井、石碾、玉欄桿,來到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間的戲樓前。雕梁畫棟今猶在,不聞當年跑堂聲。我只能從鑲嵌在壁柱、梁枋、屏風和欄桿上的木刻彩繪里,還原出秦腔、桄桄戲、端公戲、陜南民歌、皮影戲等諸多秦楚文化
的精髓;只能從三面敞開的戲臺上,看見中國戲曲不但與歷史同步行進,也記錄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革新和沉浮興衰。
老街一端的東河古渡旁,有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的13米高五層古塔。塔體自二層起,每層四面均有佛龕、佛像。據(jù)說該塔又稱鎮(zhèn)水塔,因華陽鎮(zhèn)兩水徑流,形如船只,為防水患,特將此塔建在鎮(zhèn)域上方,貌似船的桅桿,取“拴船于樁,水漲船高”之意。如今這座祈福消災的古塔歷盡滄桑依舊在,青草離離年復年。
閱盡廢城古堡的秦嶺之魂,別過長廊短亭的煙波畫橋,路過禾苗亭亭的阡陌田園,我才發(fā)現(xiàn)草的馨、花的甜、泥土的芬芳及丟失的鄉(xiāng)愁,原來都在這里好好地居住著。當我還沒有來得及向一座荒庭廢院告別,那一介布衣的陶淵明就搖頭晃腦地念叨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不疾不徐地回來了。
華陽古鎮(zhèn)老街 攝影/學兵連
華陽古鎮(zhèn)文化墻 攝影/學兵連
華陽古鎮(zhèn)不但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而且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
1935年3月8日,從鄂豫皖邊區(qū)北上延安的紅二十五軍途經華陽,把尾隨而來的國民黨陜西警備二旅誘入伏擊圈一舉殲滅,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石塔河戰(zhàn)役。戰(zhàn)役結束后,紅二十五軍立即在華陽古鎮(zhèn)古戲樓前召開慶祝大會,并成立了華陽游擊隊和華陽街、紅石窯、石塔河、瓦子溝、小華陽等七個鄉(xiāng)的蘇維埃政權。他們在點燃革命火種的同時,還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使華陽人嘗到了翻身當家做主人的甜頭。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位于華陽鎮(zhèn)紅石窯村的紅二十五軍司令部遺址,已經是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川陜革命紀念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古鎮(zhèn)老街乘坐旅游觀光車十余分鐘就到了郊外一座面向溪流、竹柳掩映的院落,這便是紅二十五軍司令部遺址。墻角薔薇花艷,門頭青磚老瓦。進門繞過雕有福字、花卉和幾何圖案的紅棕色木質照壁,踩過據(jù)說可以吉祥發(fā)財?shù)那嗍~錢圖案,就看見一面白色院墻上題名為紅二十五軍司令部留下的“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財產分給窮苦農民”“只有參加紅軍,窮人才有飽飯吃”等數(shù)條標語。
簡樸的院落中央有一座石雕,上面刻有中國工農紅軍奮勇作戰(zhàn)的情節(jié)和老百姓敲鑼打鼓慶豐收的場景。一排正房和兩側偏房內,用圖文的方式展示著中國工農紅軍在華陽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初衷,紅二十五軍主要領導人在沙盤旁策
劃戰(zhàn)役的塑像栩栩如生。
在石塔河伏擊戰(zhàn)舊址的石刻上,記載著石塔河戰(zhàn)役在洋縣革命斗爭史乃至中國革命斗爭史上寫下的光輝篇章。從石刻上“打垮敵5個多營,斃傷敵200余人,俘敵團長以下400多人,繳獲長短槍500余支”的文字記載中可以看出戰(zhàn)役的激烈程度。如今我們從古鎮(zhèn)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紅二十五軍司令部遺址、紅石窯、石塔河、紅軍林等一系列紅色遺址中,仍舊能感受到革命的火種在這里散發(fā)的勃勃生機。
攝影/周煒
攝影/周煒
攝影/周煒
攝影/學兵連
走過華陽古鎮(zhèn)龍吟峽門額上刻著“儻駱”二字的古牌坊,就進入了儻駱古道。
早于大運河的卓越工程是萬里長城,早于萬里長城的卓越工程是中國棧道。儻駱古道是中國棧道的一部分,分布在秦嶺山脈中,與歷史上的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并稱為穿越秦嶺的四大古道。
踏上儻駱古道,就找到了穿越時空的途徑,就翻開了封存在峽谷中的一段歷史。因其南口曰儻(在陜西洋縣儻水河口),北口曰駱(在陜西周至縣西駱峪)而得名。它始拓于秦漢,興于盛唐,是古時候連接秦、蜀、荊襄商貿流通最險峻的一條古道,因行程短而快捷,成為當年盛極一時的官驛大道。唐朝時,朝廷派員快馬加鞭給楊貴妃送荔枝的最后一段,多取此道。而華陽鎮(zhèn)位于儻駱古道要塞之處,公元784年、880年唐德宗、唐僖宗兩位唐皇到漢中躲避兵亂,均由儻駱古道在華陽駐蹕。
站在茅草蓋頂?shù)乃鳂蛏?,周身頓覺涼爽,隨即吟出幾句蹩腳詩句:澗流跳碧潭,薄霧籠奇峰,崖上有天梯,步入
白云中。走在時而嵌入谷底,時而登上天界的石徑,如同走進了一處摩崖石刻的壁畫,任風雨侵蝕;如同蟄伏在老樹上的青苔,任四季枯榮;如同鑲嵌在巨石上的漩渦,等碧水注滿……
山是大地的脊梁,水是生命的源泉。匍匐在秦嶺山脈中的儻駱古道既險峻又靈秀。
水,清澈碧藍,隨河道而行,有時叮叮咚咚,撫水草,送落花;有時咆哮成瀑布,奔跑成箭鏃,讓逐浪在巨石上沖擊出圓形、柱形、螺旋線、鍋底形等深淺不一的傷痕。走過姊妹亭、吊橋、深壑、崖梯,沿途分布的各處景點都有一段故事。
儻駱道全程240公里,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設驛。由于越天塹、穿激流的地段較多,建于峭壁上的棧道多達近百處。今天我們走過的只是“五百六里真符縣,四十八盤青云驛”中的冰山一角。
位于龍吟峽口的儻駱古道雕塑群是一組大型群雕,雕塑的內容以發(fā)生在洋縣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當?shù)氐拿耖g藝術為題材,充分展示了洋縣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其中懸臺社火和端公戲的雕塑以新、奇、驚、險的特點,凸顯了當?shù)孛耖g藝術的恒久魅力;紅色記憶的群體雕像展現(xiàn)了革命先驅者在崢嶸歲月中演繹的壯麗詩篇;謝村黃酒的工藝流程讓我們走進三千年前的釀酒作坊,見證了一粒糧食如何修煉成一滴酒;蜀道全圖的線路展示讓我們從縮小的版圖上清晰地看見了分布在大秦嶺中縱橫交錯的中國蜀道命脈;而雕塑群里肩擔貨物的挑夫、勤勤懇懇的騾馬、浩浩蕩蕩的商旅團隊和快馬加鞭的特使,仿佛在我的注視下,正在趕往我所未知的、歷史中的某個重要章節(jié)。
由華陽古鎮(zhèn)去往儻駱古道的途中,遠遠望見河對岸有一所莊嚴肅穆的寺廟氤氳在薄霧中,這就是三臺寺。
走進三臺寺中目前全國最大的五百羅漢堂,也就邁進了全寺148741平方米的第一步。據(jù)悉,三臺寺內供奉的塑像均采用緬甸進口的金絲楠木和黃金樟木精雕而成。氣勢恢宏的五百羅漢堂布局新穎、塑像逼真,堪稱秦嶺“根雕佛國”。許多游客評價:到西安看兵馬俑,來漢中觀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堂由羅漢堂、大雄寶殿、觀音菩薩殿和羅漢長廊等組成。放眼望去,釋迦牟尼佛和眾弟子、觀世音菩薩及手持蓮花的童子的塑像在壁畫和彩繪的映襯下,金碧輝煌、莊嚴華美。
陳列在羅漢長廊的根雕作品,有的獨樹一幟、神情各異;有的在一尊根雕上,塑有或高矮肥瘦,或憨拙灑脫的三五人之多。在這些龐大的塑像群體中,有三三兩兩弓腰駝背交頭接耳的;有抱作一團,開懷大笑的;有大鼻小眼,滿面愁容的;有呲牙咧嘴,雙目微垂的;也有雙手合十,念念有詞的。人物大都面額豐滿,神情超脫,既有佛的神圣與慈愛,又有著世間百態(tài)的悠然自得。但見衣袍飄逸柔滑,仿佛有風在他們之間穿行流動,有仙氣在方寸之間幻化萬象。
夕陽晚照,彩霞滿天。大雄寶殿上供奉著高達6.6米、重達10噸的鎮(zhèn)寺之寶釋迦牟尼佛。而觀音殿內,華蓋蓋頂?shù)挠^音像以雍容華貴、慈祥端麗的神韻,為眾生化邪念、解嗔癡、度苦海、送福音。
三臺寺五百羅漢堂是華陽古鎮(zhèn)生態(tài)旅游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它不僅為深山有寺,寺中有佛,佛在天地間的理念作出了最好的詮釋,也讓佛文化發(fā)揚、革新、傳承。
儻駱古道歷史遺跡 攝影/周煒
在華陽古鎮(zhèn),除了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多樣的自然風光。興隆嶺以3071米的海拔成為秦嶺南坡著名的九嶺之最,也是我國東經107°以東的最高山峰。華陽景區(qū)蘊集秦嶺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之精華,有中國“動植物生態(tài)資源寶庫”之美譽。在這里,當你看見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靈巧的朱鹮、調皮的金絲猴和雄健的羚牛在地球同一緯度同時存在時,你不得不為這樣的奇跡而驚嘆。
大熊貓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生活在秦嶺山脈中的大熊貓,因頭部更圓更像貓被稱為國寶中的“美人”。近距離觀察,可見它體型肥碩、尾巴短小,前掌有第六趾。除兩耳、眼周、鼻子和四肢及肩胛部位是黑色外,其余部位均為純白。
金絲猴 攝影/周煒
朱鹮 攝影/朱詩義
瞧!近處的一只熊貓正在睡覺,它一會兒把笨拙的身體平躺伸展,一會兒側臥,一會兒又蜷成一團,用兩只手掌抱住頭。在它身后,另一只大熊貓把后腿蹬在樹上,用前掌遮住眼睛一動不動,像是在打盹,又像是躲貓貓。這時候,一只稍小的熊貓從溪邊涉水而來,像狗一樣使勁抖落沾在身上的水。大熊貓大多獨自吃東西、玩?;蛩X。有時候它們也會爬上樹,騎在枝丫上,向四處張望,好像在偵察周圍的情況。
在世界上200多種猴子中,屬川金絲猴最漂亮。川金絲猴頭頂正中有一片向后越來越長的褐色毛冠,兩耳藏于乳黃色毛叢里,一圈橘黃色的長毛從脖頸處散落下來,像金黃色的披風。川金絲猴膽小機警,只要察覺到一絲不安全的因素就倉皇逃竄。
我們去時正趕上喂猴子。一看見管理員提來兩大桶水果,性急的猴子就從山上飛奔下來,坐在山石上認真瞅著。一些漫不經心的猴子仍舊在樹杈上睡覺。迫不及待的小猴顯得很心急,膽大的會躍上兩多米高的鐵絲圍墻,試圖靠近游客,索要食物。此時,金絲猴的母性會顯得特別突出,幾只猴媽媽遠遠地聚集在一處,緊緊摟著哺乳期的小猴,不參與搶東西。貼心的管理員特意給它們扔了一些過去。吃東西時所有的猴子都是一個模樣,把食物包在嘴里,一邊快速咀嚼,一邊左顧右盼,顯得十分喜悅。
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我國是全球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國家,在華陽保護區(qū)內,你會遇見它們在溪流、池塘、濕地及水田內覓食。慢慢靠近時,可見成鳥全身羽毛呈白色,下體羽干和飛羽呈淡淡的粉紅。當它們展翅飛翔時,艷麗的色彩在陽光下通透發(fā)亮。朱鹮羽色漂亮,體態(tài)優(yōu)雅,起落時隨著翅膀的開合,蹁躚如蝶。難怪會有“因風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戲新藻,徘徊流澗曲”的詩句流傳至今。
我靜靜地注視著它們獨自在水中低頭覓食,獨自起飛降落,獨自飛過璀璨的陽光,把田野拉得更高、更遠、更遼闊。
秦嶺羚牛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體型介于牛和羊之間。一對粗壯的犄角從頭頂彎向兩側,又向后上方扭轉,角尖向內。長而粗壯的前肢和短而彎曲的后腿使它們能自如地在懸崖峭壁上穿梭。導游告訴我們,羚牛喜歡群體出行。每個大的群體都由一只成年雄牛率領,其他健壯的雄牛分別走在隊伍的前后,中間是母牛和幼牛。如遇敵害,頭牛會率領眾牛奮勇向前,直至脫離險境。牛群活動時,總有一只強壯羚牛立在高處放哨。
分布在秦嶺山脈中的秦嶺亞種羚牛,毛色白中泛黃,是四個亞種中體形最大,外貌最英武的。當一只羚?;仡^望著我的時候,眼神和耕牛一樣,充滿溫柔與安然。(責任編輯/凌云 設計/毛艷梅)
TIPS
◇ 位置:
華陽古鎮(zhèn)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華陽鎮(zhèn),距漢中市120公里。
◇ 自駕線路:
1、西安—西漢高速—龍亭出口(經國道108駛入洋華公路)—華陽景區(qū)。
2、漢中—國道108—龍亭鎮(zhèn)洋華路口—洋華公路—華陽景區(qū)。
3、西安—西寶高速/國道312—太白縣城—華陽景區(qū) 。
4、西安—周至 (國道108)—佛坪—洋縣龍亭鎮(zhèn)—洋華公路—華陽景區(qū)。
◇ 門票:
免費游覽古鎮(zhèn)新老街風貌,特色景點全程套票105元。
◇ 吃?。?/p>
華陽古鎮(zhèn)上客棧、酒樓 、餐館,一應俱全。山區(qū)氣溫低,備足衣物。有神仙豆腐、橡子涼粉、洋芋糍粑、臘肉、土雞及特色野味。
題目:南迦巴瓦峰
作者姓名:張曉崗
簡介:南迦巴瓦峰映襯在天的幕布下,色彩慢慢地變化,自然的筆開始它黃昏的交響。光線的筆開始涂抹天的色彩,從冷色的藍,慢慢地暖,淡粉,粉紅,一筆一筆,再加上一些普藍,一些灰調,像交響的樂章,逐漸高亢。最后把南迦巴瓦涂抹出金子般的色彩,燦爛無比,讓人幻覺無限。你會問自己:人間會有這樣的山么?
相機型號:尼康 D800
光圈:F13
曝光:1/40
ISO:100
Vision
題目:羅布荒原
作者姓名:張曉崗
簡介:羅布泊地區(qū)氣候異常干旱,地形復雜,戈壁沙漠望不到邊,沙山起伏,沙谷密布,西部、北部和東部廣泛分布著馳名中外的土丘林——雅丹風蝕地貌。這里面積遼闊,景色單調,冬季嚴寒,夏日酷熱,終年多風,無垠的沙丘、鹽漬、雅丹組成了羅布荒原的自然景觀。
相機型號:尼康 D800
光圈:F6.3
曝光:1/160
ISO:160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