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
在青林寺或不在青林寺
張建新
我比雪晚一些抵達
進入青林寺首先
要進入到一場雪中
我是人群中的早起者
一行遺留和消失的腳印
見證了這些,也見證了
雪仍在身后落下
鳥群在樹枝上落下
我在早課的經聲里落下
【盧輝賞評】寫詩,有時真不需要過早將“意義”搬出。若過早地讓語詞背負“意義”的重軛,充其量,只是語言帶著詩人走,就很難達到“詩人帶著語言走”的寫詩最高境界。要想達到“詩人帶著語言走”的境界,就必須將“意義”化整為零,將“意義”融滲到字里行間。張建新的《在青林寺或不在青林寺》一詩就有這樣的特點。詩人不正面直寫寺廟煙火、祈福報恩等“意義”性的場景,而是側寫“雪仍在身后落下/鳥群在樹枝上落下/我在早課的經聲里落下”那種“落下”時看似無確指卻是一片神秘而神圣的境地,正是這個“無確指”的神秘境地十分吻合人們對寺廟的虔誠之心,進而讓所有像“我”這樣的“早起者”的心源接通了大千世界的“神性”領域。這正是“在青林寺或不在青林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