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等,是以植物為主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其肉質細嫩,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和中補虛,溫胃的功效。冬季的鯽魚正值產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祛寒補陽,正適合寒氣襲人的時節(jié)御寒。
鯽魚的挑選現(xiàn)在市場上買到的鯽魚多為人工養(yǎng)殖,挑選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看個頭:鯽魚個頭要在半斤至一斤左右為佳,這樣的鯽魚肉質細嫩,回口甘甜;若魚太小則太瘦,吃口缺少肥嫩的口感,倘若魚太大,則魚肉吃口較柴,不鮮嫩。
二看眼睛:這一步最重要,我們要挑選眼珠非常有神的魚—當你緩慢靠近它的時候它們非常警惕,然后閃電般逃開,這樣的魚強壯靈敏,為鯽魚中佳品;反之,魚眼珠灰暗無光澤,反應遲鈍的則品質較差。
三看魚鱗:品質佳的鯽魚,魚鱗透亮發(fā)光,且魚鱗完整不掉鱗片;若鱗片殘缺或是鱗片黯淡無光,則鯽魚品質相對較差;
四看出水后的動態(tài):撈它出水面那一刻,好的魚跳躍有力,活力四射,生命力頑強;若是不太運動的魚,那質量則較差。
鯽魚的功效和禁忌
1. 鯽魚含有的全面而優(yōu)質的蛋白質,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鯽魚湯對孕婦的好處也非常多,有催乳、下乳的作用,對母體身體恢復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鯽魚所含的蛋白質對肌膚的彈力纖維構成能起到很好的強化作用,尤其對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早期皺紋,有奇特的緩解功效。
2. 鯽魚中含鉀離子豐富,可防治低鉀血癥,增加肌肉強度,與中醫(yī)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
3. 鯽魚含豐富的視黃醇、維生素,對提高視力有益。
4. 鯽魚頭中含豐富的卵磷脂,對維護大腦營養(yǎng)、增強記憶頗有好處。
5. 鯽魚肉中含有很多水溶性蛋白質、蛋白酶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魚油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和不飽和脂肪酸等,這些物質均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常食鯽魚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6. 此外,鯽魚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瘡出血,臃腫,潰瘍等癥。
禁忌:感冒發(fā)熱者不宜多吃。不宜與大蒜、雞肉、蜂蜜、山藥、芥菜等同食。
溫馨提示
1. 鯽魚在清洗時,要把腹部的黑膜清洗干凈,不然鯽魚會很腥。
2. 鯽魚要用油煎至兩面微黃,再燉湯,這樣魚湯不會有腥味。
3. 燉制魚湯要用開水,火力要保存大中火,這樣魚湯才會奶白鮮美。
4. 要把鯽魚湯燉白,調味料要在湯燉好后才能加入。
主料:鯽魚2條、絹豆腐1盒
輔料:黨參20克,黃芪20克,枸杞10克,蔥姜各15克
調料:油適量、鹽6克、味精3克、白胡椒粉1克、米醋5克、料酒20克
步驟:
(1)鯽魚洗凈去鱗和內臟,放入鍋中煎至兩面微黃撈出備用。
(2)鍋中留少許油,爆香蔥姜,把煎過的鯽魚放入鍋中,加入料酒、適量開水,開大火煮開撇沫。
(3)魚湯中加入黃芪、黨參、豆腐,開中火加蓋煮10分鐘。
(4)開蓋后待湯汁乳白濃稠時,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米醋、枸杞煮沸,撈出蔥姜,盛入湯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