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梅,楊先裕,馬瑞芳
(1.麗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2.麗水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
播期對鄭地青皮豆產量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張偉梅1,楊先裕2,馬瑞芳1
(1.麗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2.麗水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麗水 323000)
以地方品種鄭地青皮豆為材料,在浙西南低海拔地區(qū)2年不同播種期的試驗表明,不同播種期對鄭地青皮豆的產量、日產量、生育期、經濟性狀影響顯著。鄭地青皮豆適宜在浙西南低海拔地區(qū)種植,適宜播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最佳。
菜用大豆;品種;播種期;產量
鄭地青皮豆為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峰源鄉(xiāng)的地方品種,具有高產、優(yōu)質、高抗逆等優(yōu)點。該品種原產地為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地區(qū),在低海拔地區(qū)尚未大面積推廣種植。為明確鄭地青皮豆在浙西南平原種植的適應性及最佳播種期,探索不同播種期對鄭地青皮豆生育期和產量的影響,明確該品種的適栽區(qū)域,為該地方品種在生產應用時做到因種栽培提供科學依據,2013—2014年在浙西南平原大豆主產區(qū)進行不同播種期試驗,以期為該品種適期種植和擴大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1 材料
試驗于2013—2014年在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里河村進行,供試品種為鄭地青皮豆。試驗地為砂壤土,地力均勻,肥力中等偏上。
1.2 處理設計
以2年小區(qū)產量和室內考種數據的平均值作測評數據。2年播種期試驗均設13個處理,分別為4月22日(播期1)、5月2日 (播期2)、5月12日 (播期3)、5月22日 (播期4)、6月1日 (播期5)、6月11日 (播期6)、6月21日 (播期7)、7月1日 (播期8)、7月11日 (播期9)、7月21日 (播期10)、7月31日 (播期11)、8月10日(播期12) 和8月20日 (播期13)。小區(qū)面積13.5m2,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種植密度為13.5萬株·hm-2。
因鄭地青皮豆出苗率較差,采取育苗移栽方式進行栽培。育苗土采用水稻田土拌鈣鎂磷肥進行育苗。待苗長齊后進行移栽,選擇傍晚進行移栽,每穴栽2株,并用河泥糊豆苗根部以保濕,移栽完畢后,澆定根水。苗期追施復合肥150kg·hm-2。全生育期注意防蟲治病,確保不因病蟲害影響試驗結果。
1.3 調查項目
調查出苗期,開花期,采收期。采收期隨機取10株考察株高、分枝數、每莖節(jié)數、每株粒數、有效莢數,單株鮮粒重、單株鮮莢重等,各小區(qū)單獨采摘稱重計算產量。
采用唐啟義DPS數據處理系統(tǒng)中方差分析Duncan’s新復極差測驗的多重比較方法,分析播種期對鄭地青皮豆鮮莢產量、鮮莢日產量的影響。
2.1 生育期
從表1可知,不同播期對鄭地青皮豆生育期的影響較大,過早播種因溫光條件不適合,播種至開花期較長,開花后因營養(yǎng)生長過旺,造成植株開花不實,播期1、播期2均不結實。播期3至播期13均能正常開花結實,但生育期差異較大,隨著播種期的推遲,全生育期隨之縮短,但立秋后播種,全生育期比立秋前播種要長。正常結實的11個播期中,播期3的全生育期比播期13的全生育期長53d。播種至出苗歷期隨著播種溫度的上升而縮短,出苗期最長的播期1和最短的播期13相差5 d。出苗至開花歷期播期3至播期9差異不大,但隨著播期延遲有小幅下降,播期10后即7月下旬之后播種,受短日照的影響,出苗至開花歷期縮短較快,播期10,11,12均只需要20d。各播期開花至采收歷期差異較大,開花至采收歷期隨著播種期的推遲而縮短,但播期13開花至采收歷期則較長,與播期8相近,這跟播期13開花期溫度較低、鼓粒成熟速度變慢有關。
表1 鄭地青皮豆播期與生育期的關系
2.2 鮮莢產量
由表2可知,鄭地青皮豆不同播種期的鮮莢產量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播期7產量12705.0kg· hm-2最高,播期6產量11482.5kg·hm-2列第二,播期8產量11349.0kg·hm-2列第三,播期13產量最低5422.5kg·hm-2。播期7與其他播期產量均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較產量最低的播期13增產134.3%。播期6與播期8產量不存在顯著差異,播期9與播期10產量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播期6,8與播期9,10之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播期5與播期11產量不存在顯著差異,但與播期4,12,3和13均存在極顯著差異。由此表明,鄭地青皮豆屬晚熟夏大豆類型,以6月中下旬播種產量最高,7月中旬產量次之。7月中旬后隨著播期的延遲,產量不斷下降。播種過早則由于營養(yǎng)生長過旺,不利于生殖生長,且開花結莢期溫度過高,影響大豆結莢鼓粒,從而影響大豆產量。
表2 鄭地青皮豆播期與鮮豆莢產量的關系
2.3 鮮莢日產量
由表3可知,不同播期日產量差異顯著。播期10日產量最高達133.95kg·hm-2,播期7日產量次之132.30kg·hm-2,播期9產量第三130.80kg·hm-2,播期3日產量最低僅60.30kg·hm-2,播期10較播期3增產122.14%。其中播期10,7和9日產量不存在顯著差異,這3個播期與其他播期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播期8和播期11日產量不存在差異,播期6與播期12日產量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播期8,11與播期6,12存在極顯著差異。由此表明,鄭地青皮豆對光溫反應較為敏感,7月中下旬播種由于全生育期縮短,日產量表現較高,在一些復種指數較高的田塊,適當推遲播種也能取得較高的種植效益。
2.4 主要經濟性狀
不同播期對鄭地青皮豆的經濟性狀影響較大。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播期鄭地青皮豆植株的株高、分枝數和主莖節(jié)數差異顯著,均隨著播期的延遲而降低,播期3至播期13的11個播期中,播期3植株最高112.60cm,播期13植株最低36.2cm;分枝數最多為5.20個,最少為2.1個;主莖節(jié)數最多為15.10節(jié),最少為10.1節(jié)。不同播期鄭地青皮豆的有效莢數、鮮百粒重、鮮百莢重差異顯著,隨著播期的延遲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單峰型趨勢,其中播期7顯著高于其他播期,最大有效莢數、鮮百粒重、鮮百莢重分別為34.60個,98.80g和313.10g。不同播期鄭地青皮豆的每莢粒數有差異但不顯著,最大為1.91粒,最小為1.70粒。
表3 鄭地青皮豆播期與鮮豆莢日產量的關系
表4 鄭地青皮豆播期對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
播種期對鄭地青皮豆的產量、日產量、生育期、經濟性狀具有顯著影響。由此可以說明,播期對菜用大豆各生育階段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營養(yǎng)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的影響程度也不同。在秋季前播種對營養(yǎng)生長期影響較少,但對生殖生長期影響較大,播期越早,生殖生長期就越長。秋季后播種則對營養(yǎng)生長期影響較大,對生殖生長期影響較小,主要是秋季播種易受短日照的影響促進植株提早開花。播期13生殖生長期較長主要跟生育后期溫度較低有關。
2年試驗表明,鄭地青皮豆適合在浙西南平原地種植,且有較好的產量表現,但需做到適期播種。在浙西南低海拔地區(qū)鄭地青皮豆的適宜播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最佳。
不同播期對鄭地青皮豆經濟性狀影響較大,株高、分枝數、主莖節(jié)數隨著播期延遲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最佳播種期的有效莢數、鮮百粒重和鮮百莢重則達到最高值,這跟最佳播種期的天氣狀況和種群密度有關。同一品種大豆不同時期播種需采取不同的種植密度才能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1] 宋曉燕.不同播期對大豆產量因素的影響 [J].種子科技,2009,27(3):22.
[2] 郭小英,郭秀卿,韓娜娜,等.不同播種期對大豆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2,51(19):4210-4213.
[3] 李小紅,趙政文,馬繼鳳,等.菜用大豆品種篩選與最佳播種期的研究 [J].大豆科學,2004,23(2):118-122.
[4] 王繼安,王雪峰,姬長舉.不同播期對極早熟大豆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J].大豆科學,2001,20(2):149-152.
[5] 許冬梅,程舜華,郭顯榮.大豆不同品種類型對播期及密度的反應 [J].大豆科學,1991(4):291-298.
[6] 羅瑞萍,趙志剛,姬月梅,等.播種時期對大豆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J].寧夏農林科技,2011(9):95-98.
(責任編輯:侯春曉)
S565.1
B
0528-9017(2016)05-0666-03
2015-12-15
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 (2012C12902)
張偉梅 (1971—),女,浙江麗水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E-mail:zhangweimei@126.com。
文獻著錄格式:張偉梅,楊先裕,馬瑞芳.播期對鄭地青皮豆產量及經濟性狀的影響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6,57(5):666-668.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