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淳
摘 要:高中生物理解題中常常因為各種思維性的障礙,導致解題錯誤。本文通過對高中生物理解題中常見的思維性障礙進行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解題;思維性障礙
當前高中物理教育中,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大家普遍采用題海戰(zhàn)術,導致學生苦不堪言。盡管如此,一些學生除了能應對常見習題之外,面對新問題的時候,還是顯得束手無策。從本質上看,這是學生在解題時存在著一些思維性障礙。
一、物理思維的概念
物理思維的概念并沒有權威定論,筆者的理解是指具有意識的人腦對客觀物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guī)律性,以及物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的認識。
物理思維的主體和客體與一般思維相同,主體是指具有特殊生理以及心理機制的人,客體是指客觀物理事物等。物理思維是通過觀察物理現象、物理事實以及物理過程等在人類大腦中所形成清晰的物理途徑,并經過反復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取精等步驟,逐步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全過程。
二、高中生物理解題中常見的思維性障礙
在物理解題中出現的思維性障礙呈現多樣性,總的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凝固性思維障礙
凝固性思維障礙一般表現先入為主和消極的思維定勢兩種類型。
一是先入為主。學生的實際生活是在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而且在其正式學習物理之前,在學生頭腦中都已經形成了一些概念和經驗。這些生活經驗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還存在一定片面性,甚至是錯誤的。這些片面或者錯誤的概念和經驗對學生在物理解題中起著嚴重的干擾作用。在科學的結論與日常經驗的直覺呈現一致時,大多學生都能夠用科學的概念進行思維和解題。但在科學的結論與日常經驗的直覺不一致或相反時,一些學生則更加相信自己的日常經驗,用日常概念對物理問題作出解釋。這就是先入為主的思維性障礙。比如,一些學生普遍存在的“物體運動越快、慣性越大”“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摩擦力必然阻礙物理的運動”等思維性障礙。
二是消極的思維定勢。消極的思維定勢學生缺乏變換認識問題的角度,缺少改變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懂得尋找替換方案,一般是指其把意識中已有的或習慣了的思維方式不正確地生搬硬套地運用到新的物理情境中。消極的思維定式往往來自學生在已有以往成功的基礎上,慢慢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主觀的、僵化的且?guī)в蓄B固性的心理準備。這種消極的心理準備往往限制了學生在面對新環(huán)境、新問題中思維的靈活性,把自己思維限制在歷史狹窄通道中。例如,一些學生習慣于運用一些舊公式和舊規(guī)律解決新的物理問題,如對力的性質不進行具體分析,錯誤地把做功的一般公式用來計算變力做的功等。
2.片面性思維障礙
片面性思維障礙,是指學生在思維方法中呈現出片面性,且缺乏全局觀念,不注意隱蔽因素,具體體現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思維方法的片面性。思維方法的片面性,主要是指學生往往從事物的局部表現出發(fā)來分析問題,不善于把握整體、深入本質。這種思維障礙在解題中往往表現為思維不嚴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周密性和深刻性。例如,對于題目中出現的那些“恰好”“至少”等字眼,以及正負號運用不注意,導致錯解。
二是不注意隱蔽因素。這種思維性障礙在解題中體現在往往會出現一個物理量變化同時導致其他物理量的變化的情況,但學生往往只注意到那個顯而易見的量的變化,卻沒有考慮到其他量的變化以及在變化時哪個量能保持不變。比如,將一根電阻絲拉長的同時變細而體積卻不變。
3.干擾性思維障礙
按照信息論的角度,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和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從本質上說都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信息傳遞就必然將各種干擾,包括客觀干擾與主觀干擾兩方面。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干擾性思維障礙主要是主觀干擾而產生的,它突出表現在難以有效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擾、難以有效識別題設陷阱以及方法不當形成的干擾等內容。比如,一些學生在面對電路問題中眾多的電壓表、電流表和電容器的接入等問題時顯得毫無辦法,原因就是其沒有有效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擾,不能把握關鍵性信息,導致思路混亂。
三、高中生物理解題中思維性障礙的應對策略
一是訓練多方位地進行思維。主要包括批判地對待原有的知識經驗,以及運用變式盡可能多地認識事物的各種形態(tài),盡可能克服消極的思維定式。
二是克服思維方法的片面性,全面地分析實際物理問題。既要運用普通的邏輯思維訓練之外,也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武裝學生的頭腦,注重結合辯證邏輯思維與普通邏輯思維在物理學習中運用,逐步做到全面、本質地、發(fā)展地看問題,客觀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解決問題。這些是良好思維品質的基本特征為避免所有各種思維障礙產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養(yǎng)成注意隱含條件、隱蔽因素的習慣。學生在解題中要做到仔細審題,運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分析物理過程,注重把握題目中的關鍵字句,善于把握整體、深入本質,充分挖掘事物的隱蔽條件,加強比較、鑒別,使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認識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善于透過現象看到物理本質的內容,幫助學生完成從滿足于物理現象、規(guī)律表面的認識,到自覺深入地發(fā)現隱蔽因素的轉變,及時排除思維上的障礙。
四是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培養(yǎng)識別陷阱的能力。之所以學生在解題中會落入陷阱,主要是由于其對物理知識與物理規(guī)律理解還不深入,沒有有效認識事物、問題的本質,比如變壓器變壓的原理是電磁感應、電壓表指針的偏轉是因為有電流流過等。學生要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注重加強針對性的訓練,主動接觸真實的、具體的物理情境,逐步認識它們可能具有的復雜性,切實提高從真實的、具體的物理情境獲得信息的能力和問題辨別能力,在對陷阱時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思維。
參考文獻:
1.施新民.淺談物理解題中的三種定勢思維障礙.物理教師,1996年第2期.
2.劉成剛.物理解題中錯解例析.考試(中考版),2003年第1期.
(作者單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