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欣
中港投資者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定于12月5日「通車」,一眾受惠股勢成市場焦點。毫無疑問,做獨市生意的港交所(00388.HK)實在最無可替代,至于質素較好的細價股、券商股及AH兩地上市中較大折讓的H股,以及質素較好而估值合理的A股,皆會受投資者歡迎。
中證監(jiān)宣布深港通將于12月5日(下周一)正式啟動,此前有不少投資者認為深港通可能是11月下旬通車。當前人民幣貶值預期深入人心、資金流出壓力大,導致部份投資者認為深港通可能會因此而被推遲。事實上,此次宣布的開通日期,與在8月份官方宣布深港通時所陳述的「四個月后開通」基本說法一致,反映改革措施在按照節(jié)奏推進。
是次深港通幾乎覆蓋了全部滬港通的股份,而港股通總額度亦取消。深交所方面,除了納入主板股票外,還納入了中小板及創(chuàng)業(yè)板的指數成份股;港交所(00388.HK)方面,除了繼續(xù)保留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外,也納入了市值50億港元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
ETF稍后互聯互通
在深港通和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雖然均保留105億元人民幣的總額度限制,但早在8月16日深港通宣布之時,即放開了之前滬港通南下資金2,50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的限制,使得資本雙向互動的深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中證監(jiān)與香港證監(jiān)會已就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的投資產品達成共識,待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相關條件具備后便會推出實施。
是次納入深港通的港股名單共417只,相較滬港通,此次深港通新增加股票數量為102只,其中滬市A+H股全部入圍(包括市值50億港元以下的股份)。在新增的102只股份中,消費、新能源和環(huán)保板塊具有較為突出的估值修復空間。結合整個市場的業(yè)績表現來看,材料和工業(yè)板塊的價值重估,同樣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AH差價值得注意
至于AH差價的交易機會仍然值得注意,由于市值相近,且成交均相對充分,金融板塊的AH差價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今年港股通投資規(guī)模迅速增長,中資金融股成為內地資金配置主力,金融板塊AH差價基本被抹平。與之相對,周期行業(yè)的AH市值差距較大,且成交水平也有較大差異,從而導致AH差價保持較高水平。
隨著周期股的基本面回升,內地資金對港股周期股的配置上升,也有望大幅拉近周期股的AH差價水平。周期板塊內,H股對A股仍有35%的折讓,意味當中約有40%至50%的上升空間。
其中,折價率最高和市值以及成交差異最大的股份,包括浙江世寶(01057.HK)、山東墨龍(00568.HK)及東北電氣(00042.HK)等等。
至于其他較受投資者重視的深港通細價股,當中包括屬于科網板塊的中軟國際(00354.HK)、金蝶國際(00268.HK)及網龍(00777.HK);屬于電子類的通達(00698.HK)及丘鈦科技(01478.HK);以及屬于新能源類的天能動力(00819.HK)及金風科技(02208.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