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琦
人生如花日日好
紫琦
臺灣的花藝教授林愛卿不僅愛插花,更愛從插花中觀人生、悟哲理。
有一次,林愛卿與一位朋友到北京的郊外觀花、插花。路過一座荒山時,朋友感嘆:“我就像這荒山一樣,因為長得不美,談了幾個對象都吹了?!?/p>
林愛卿不答話,只是叫她停住腳步:“你看,這地上是什么?”林愛卿一邊拾起地上一片干枯的落葉一邊說:“來,我插盆花給你看?!迸笥巡幌嘈胚@枯葉在她手中能搗鼓出什么名堂?!澳汩]著眼,我數(shù)三下你再睜開?!?/p>
林愛卿話音剛落,一盆“奇花”已經(jīng)展現(xiàn)在朋友眼前:路邊石頭的兩個洞眼成了天然花器,一片落葉迎風(fēng)傲然屹立其間,旁邊點綴的三朵小野菊微笑著面對落葉頻頻喝彩。朋友驚呆了,林愛卿不失時機地開始以人生哲理點睛:“人生的美丑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你看這落葉不美嗎?其實,美要看你是從什么角度去欣賞。”那位朋友的心結(jié)因此打開。
一位學(xué)員向林愛卿訴苦,說以前的好閨密現(xiàn)在成了上司,她們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她對此感到很不適應(yīng)。林愛卿通過現(xiàn)場插牡丹花,講述插花與做人的相通之處:
“人類社會是講長幼有序的,在插花世界也一樣。你看這牡丹花雍容華貴,渾然天成,堪稱花王。但是不能讓它太孤獨,我就用梔子花陪襯它。
“梔子花在牡丹花下,謂為婢,但梔子花如果開在寺院里,便成了至高無上的禪友?;ㄅc不同的事物相配,是會讓它的身份發(fā)生轉(zhuǎn)變的。無論在哪里,待人處事也得如花一樣,應(yīng)燦爛綻放?!?/p>
(摘自《家庭》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