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杰(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湖南 長沙410014)
隧道洞門景觀裝飾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雷正杰(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湖南 長沙410014)
隨著高速公路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山區(qū)高速公路,里程長,穿越山體較多,因而沿途隧道洞門的景觀裝飾尤為重要,切不可千篇一律。因為好的裝飾不僅能緩解駕駛人員的疲勞,同時也可彰顯地域文化。因此本文分析了隧道洞門景觀裝飾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以及兩者融合的未來前景,希望給予廣大同行們以借鑒和參考。
景觀裝飾;隧道洞門景觀裝飾;地域特點;文化融合
眾所周知,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文化可以提升自我形象,又可以傳承古人所遺留的來的精神財富。因此在隧道洞門景觀裝飾中與地域文化結合是景觀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只有將這兩者有機的融合,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不同區(qū)域隧道洞門景觀裝飾的多樣性。
將隧道洞門景觀裝飾的概念與地域文化緊密結合,每一個方案都賦予一個恰當?shù)脑O計主題。一個富有內(nèi)涵的主題可以對隧道洞門景觀裝飾進行系統(tǒng)的風格定位,也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豐富的地域文化。微觀上,文化則主要是通過符號的形式從歷史長河中慢慢積淀下來,逐漸的不斷保留、抽取、再現(xiàn),最終慢慢凝結成地域符號,成為設計者的素材。例如中國文化中的太極、五行、中國結,還有臉譜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們在不同區(qū)域的運用也不盡相同,產(chǎn)生的符號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的,從而也就產(chǎn)生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隧道洞門景觀裝飾效果。
地域文化是景觀裝飾的靈魂,當然也要考慮當?shù)氐沫h(huán)境和材料對隧道洞門景觀裝飾的影響。因此,景觀設計人員需要尊重場地的環(huán)境特征、風土人情、民俗文化,遵循節(jié)約資源、降低能耗,充分挖掘和利用當?shù)氐牟牧系幕驹瓌t,盡量做到讓設計方案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與地域文化相輔相成。通過隧道洞門景觀裝飾把人們帶入到當?shù)仄嫣氐奈幕滋N中,給觀賞者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
2.1 宏觀設計角度景觀設計的表現(xiàn)手法
2.1.1 保留與重生
保留主要是指將具有紀念意義的遺址進行保留,也會經(jīng)過現(xiàn)代技術處理,將其更好的保護或者進行一些翻新和修補,通過一些地域化的設計使其能夠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相處,更好的保持歷史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使得原有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示。
例如湖南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茶林隧道端墻式洞門隧道洞門景觀裝飾方案時,充分調研永州當?shù)氐慕ㄖL格和歷史文化,通過對永州古亭(壽宣亭)建筑形式的翻新,抽取其粉墻黛瓦、飛檐翹角的建筑元素,保留其主要特色和外形,利用隧道洞門景觀裝飾手法將其在隧道端墻式洞門上表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喚起路人對遙遠歷史的回憶。(見圖1)
圖1
重生并不是對原有景觀的簡單再現(xiàn),反而能夠讓已經(jīng)破壞的歷史遺址重新獲得新的活力,從而達到展示地域文化的效果。例如我們在湖南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西山嶺隧道削竹式洞門隧道洞門景觀裝飾方案時,利用周邊拆遷民居和擋土墻的舊磚塊、舊砌塊石作為洞門仰坡裝飾面材。(見圖2)
圖2
2.1.2 延續(xù)與組合
延續(xù)是采用傳承順應的手段來保留住文化景觀帶給人們的感覺。例如在四川境內(nèi)西昌至攀枝花的高速公路上的一處隧道正好途經(jīng)丹頂鶴的聚集區(qū),時??匆娪械ろ旡Q在公路不遠處的草甸中覓食、嬉戲和追逐,因此此處隧道洞門利用端墻,采用掛網(wǎng)、塑形、上色等裝飾手法將端墻處理成樹叢、山林;然后可見丹頂鶴在上面悠閑的覓食和飛翔,使洞門景觀與周邊環(huán)境融為一體,成為該處的一種獨特景觀(見圖3);還有在湘渝高速上的老虎口隧道,很好的將山邊原有的一處溪瀑保留下來,并利用其成為隧道洞頂截水溝排水的通道,每逢下雨季節(jié),途經(jīng)此隧道便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和著路旁山林中的鳥聲,更能體味到“空谷鳥鳴,水濺溪傍”詩情畫意,從而給過往的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3
組合主要是通過整合景觀元素來表達地域文化,例如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石梯嶺隧道,將洞門外框處理成車輪輪紋的形式,同時結合原有地形,保留開挖后遺留的山石,采用黑松、柏木作為主景樹;讓蒼松、翠柏與山石循著歷史的車輪向過往的游人講述著永州人民在石梯嶺上英勇抗擊日軍的光輝歷史。古今交融,極具特色。
2.1.3 提煉與易位
提煉是吸取景觀文化元素中有特點的部分,賦予其新的核心精神,使其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例如在雅安至瀘沽高速公路途經(jīng)彝海結盟紀念館舊址地段,利用隧道端墻式洞門,將彝海結盟這一偉大事件進行提煉,創(chuàng)作出彩塑畫裝飾的洞門。(見圖4)
易位顯而易見就是改變景觀的位置,是保護地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途經(jīng)陽明山時,利用棚洞很好的繞避了三顆平均年齡在300年以上的大銀杏和溪流;使原有自然風貌完整保留。
圖4
2.2 細部設計角度景觀設計的表現(xiàn)手法
2.2.1 材質的選用
在景觀的裝飾設計中,使用材料的材質是景觀的主要載體,承載著景觀的主體內(nèi)涵。在沿海城市通常貝殼類生物資源相當豐富,在設計中如果能夠將清洗處理過的蛤蜊和礁石等做成裝飾件、或組成小面積裝飾面或整體粘合成景觀墻,就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沿海特色。這種形式主題明了,風格飽滿,能夠展示沿海城市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在本則是全世界火山噴發(fā)最多的國家之一,將火山灰加工后也可以做景觀裝飾材料,具有別樣的地域風情。在我們的隧道景觀裝飾設計中則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材料,無論是傳統(tǒng)材料還是新研發(fā)的材料都能為景觀設計增添不一樣的魅力。如在雅安至瀘沽高速公路沿線有大量的板頁巖、青片石和山澗溪溝中的河卵石,均可成為隧道景觀裝飾的材料。
2.2.2 地域植物生長環(huán)境的營造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橫跨很多個氣候溫度帶,植物的地域特征也很顯著。例如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途經(jīng)全世界金秋最美的村莊——桐子坳村,該村莊擁有600多棵銀杏,上百年的有90多棵,村中最古老的一棵銀杏樹,樹齡已達800多年。因此在桐子坳隧道植物配置中我們以銀杏作為骨干樹種。
2.2.3 地域符號的表現(xiàn)
每個地域都有其不同的符號文化,將其提煉出來運用到隧道洞門景觀裝飾設計中,是體現(xiàn)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設計手法。例如西安,始終從唐代文化和關中民俗中提取有用的歷史文化符號,采用仕女圖、秦腔臉譜和關中民居等元素,形成了西安景觀鮮明的特色。圖5所示為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四川境雅安至瀘沽項目,該項目景觀設計的主題為“天人合一,舒適和諧;和衷共濟,共同富?!薄@這一主題,充分保護和利用沿線不同氣候帶植物季相變化所形成的“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復雜多樣立體自然景觀;充分挖掘古今民族團結、兄弟結盟的歷史文化、和少數(shù)民族的人文景觀特征加以利用,由此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色和韻味,適當?shù)倪M行藝術加工和變化,如構筑物的風格、造型、色彩以及線形的彎曲、起伏等,使司機在行車途中感受到沿途景觀融入和諧的原生態(tài)自然景觀中,使人心情愉悅達到消除疲勞,提高行車安全的目的。
圖5 雅安至瀘沽項目——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相融
3.1 在裝飾的題材方面
許多景觀裝飾都通過比較寫實的人物雕塑來反映地域文化,題材主要展示傳統(tǒng)習俗,很多的步行街都能見到這樣類似的雕塑形式。其實隧道洞門景觀裝飾中表現(xiàn)地域文化并不只有傳統(tǒng)習俗這一個方面,還可以表現(xiàn)地方傳說故事、地域自然風光、現(xiàn)代文化生活等等。地域文化的素材主要靠發(fā)掘,再用更藝術的手法來強調。
3.2 在裝飾的手法方面
如果說裝飾的題材是隧道洞門景觀裝飾的切入點,那裝飾的手法就是表達隧道洞門景觀裝飾的手段。在高速公路上,隧道洞門景觀裝飾需要既能夠滿足大眾的審美,也具有減緩司乘人員疲勞、保障行車安全等實用功能。
3.3 在裝飾的材質方面
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隧道洞門景觀裝飾很多在材質選擇上都比較單一,主要是花崗巖、大理石、乳膠漆等材質,往往由于花崗巖、大理石等石材,價格昂貴、施工工藝復雜、安全性能低,因此實際實用頻率并不高;因此在裝飾材質上我們通過反復試驗比較和測算,并在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湖南省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湖南省永州至藍山高速公路以及四川雅安至瀘沽高速公路上共66處隧道,264個洞門上運用,經(jīng)過篩選分別可以采用砌塊裝飾、彈涂飾面裝飾、塑石裝飾、彩繪與塑石結合的裝飾,還可利用周邊環(huán)境植物竹子、原木等進行裝飾等,就地取材、因材而異完全自然化,與地域文化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在隧道洞門景觀裝飾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都需要對原來的文化進行抽取后再創(chuàng)造,畢竟盲目的模仿和簡單的重復只會失去文化該有的底蘊,應當以城市自然發(fā)展的現(xiàn)狀為立足點,推動城市旅游文化的發(fā)展為目標,創(chuàng)造更多的符號性地域文化景觀,才能營造出獨具特色的隧道洞門景觀和高速公路景觀文化。
[1]青曉剛.高速公路路域生態(tài)恢復研究[D].雅安: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博士論文,2004.
[2]史俊偉,李 綸.保龍高速公路觀景平臺景觀技術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30):288~289.
[3]歐陽心和,付 勵,徐愛民,等.隧道洞口景觀設計[J].中南公路工程,2006,31(1):120~122.
[4]葉亞麗.山區(qū)高速公路景觀設計與評價[D].西安: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06.
[5]黎 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觀藝術設計研究——以云南省保山~龍陵高速公路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8.
[6]陸旭東,魯亞義,李子軍,等.長白山區(qū)高速公路景觀規(guī)劃設計初探[J].中外公路,2008,28(3):6~10.
[7]賀岳峰,羅寧波,鄭亮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生態(tài)恢復工程研究[J].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15(1):16-19.
U453.1
A
2095-2066(2016)22-0220-02
2016-7-17
雷正杰(1974-),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環(huán)保與景觀設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