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艷
(西安外事學院 工學院,陜西 西安710077)
基于單片機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
李美艷
(西安外事學院 工學院,陜西 西安710077)
為了實現(xiàn)對直流電機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為核心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設計方案,并完成系統(tǒng)的軟硬件設計。該系統(tǒng)的硬件部分主要用單片機控制輸入信號,軟件部分采用C51進行編程,能夠完成對直流電機的速度控制。實際應用表明,該系統(tǒng)具有操作簡便、調速準確的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
單片機;輸入信號;直流電機;速度控制
在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chǎn)中,常用電機作為原動機去拖動各種生產(chǎn)機械,如各種機床、軋鋼機、鼓風機、傳送帶等。隨著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對電機拖動系統(tǒng)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如提高加工精度以及工作速度,快速啟動、制動以及逆轉,實現(xiàn)寬范圍內(nèi)的調速和整個生產(chǎn)過程的自動化等[1-2]。要完成這些任務,必須有自動化控制設備來控制直流電機,微型計算機及單片機的快速發(fā)展,使直流電機的控制發(fā)生了質的飛躍[3]。
小功率直流電機是由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組成。定子上有一磁極,磁極上繞有勵磁繞組。轉子由硅鋼片疊壓而成,轉子外圓有槽,槽內(nèi)裝有電樞繞組,繞組通過換向器和電刷引出[4-5]。使用計算機控制小功率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方法,是通過改變直流電機電樞上的電壓接通或斷開時間的比值(即占空比)來改變平均電壓的大小,從而控制電動機的轉速。這種方式稱為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PWM[6-7]。在通電脈沖作用下:高電平時,馬達速度增加;低電平時,速度逐漸減少。改變通、斷電時間,可使馬達速度達到一定的穩(wěn)定性[8-9]。
假設電機接通電源時,轉速為Vmax,則電機的平均速度為[10]:
上式中,Vd—電機的平均速度;
Vmax—電機全通電時的速度(最大);
D=t1/T—占空比。
平均速度Vd與占空比D的函數(shù)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Vd與D的函數(shù)曲線圖
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由以下五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
1)占空比D的設定[11-12]
①人工設定:通過開關給定值(8位二進制數(shù) ),改變開關的狀態(tài),即可改變占空比的大??;
②用電位器給定:經(jīng)A/D轉換器接到微型機作為給定值;
③由撥碼鍵盤給定:每個撥碼鍵盤給出一位BCD碼(4位二進制數(shù)),若采用兩位BCD碼數(shù),則需并行用兩個撥碼開關。
2)寬度脈沖發(fā)生器
根據(jù)給定平均速度Vd,計算出占空比D,用軟件方法實現(xiàn)。
3)驅動器
將計算機輸出的脈沖寬度調制信號加以放大,控制電機定子電壓接通或斷開的時間。由放大器/繼電器,TTL集成電路組成驅動器構成[13]。
4)電子開關(大功率場效應管開關、固態(tài)繼電器或可控硅)
用來接通或斷開電機定子電源。一般需要加光電隔離器。
5)電機
被控對象,用以帶動被控裝置。
圖2 系統(tǒng)框架圖
直流電機控制接口元器件包括固態(tài)繼電器、大功率場效應管、專用接口芯片(如L290、L291、L292)以及接口板,所以直流電機與微型機接口可采用以下4種方法[14]:
1)光電隔離器+大功率場效應管;
2)固態(tài)繼電器;
3)用接口芯片;
4)專用接口板;
圖3 固態(tài)繼電器接口
本文采用如圖3所示的固態(tài)繼電器接口技術,3管腳經(jīng)限流電阻R接+5V直流電流。I/O接口的控制管腳,例如P1.0,經(jīng)驅動器7406接到固態(tài)繼電器第4管腳。當P1.0輸出為高平電時,經(jīng)反向驅動器7406輸出低電平,使固態(tài)繼電器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并使光敏三極管導通,從而使直流電機繞組通電。反之,當PC0輸出為低電平時,發(fā)光二極管無電流通過,不發(fā)光,光敏三極管隨之截止,因而直流電機繞組沒有電流通過。圖3中V1為固態(tài)繼電器內(nèi)部的保護電路,V2為電機保護元件。使用時,應根據(jù)直流電機的工作電壓、工作電流來選定合適的固態(tài)繼電器[15]。
圖4 開關控制直流電機示意圖
開關控制直流電機如圖4所示,開關SW1和SW4閉合時,電機全速正轉;開關SW2和SW3閉合時,馬達全速反轉;SW2和 SW4(或SW1和SW4)閉合時,電機繞組被短路,電機處于剎車狀態(tài);將4個開關全部打開,電機自由滑行。
完整的雙向直流電機調速控制接口電路如圖5所示,采用8155作為并行接口電路。設8155 A口為輸出方式,B口和C口為輸入方式。A口PA1,PA0經(jīng)4總線緩沖門74LS125和反向驅動器74LS06控制4個光電隔離器和4個大功率場效應開關管IRF640(圖4中用SW1~SW4表示)。
1)單片機經(jīng)8155 A口輸出控制模型
輸出02H控制模型時,使SW1、SW4導通;SW2、SW3關斷,電流從左至右流過直流電機,使電機正轉。
輸出01H控制模型時,使SW2和SW3接通;SW1和SW4關斷,電流由右向左流過電機,使電機反轉。
輸出03H控制模型時,剎車。
輸出00H控制模型時,滑行。
2)單片機從8155 B口讀入 8個開關的狀態(tài),作為脈沖寬度給定值N以實現(xiàn)脈沖寬度調速。
3)C口的PC0和PC1各接一個單刀雙擲開關。
PC0位為方向控制位:
當PC0=0時,電機正向運行;
PC0=1時,電機反轉。
PC1位用來控制電機的啟動和停止:
若PC1=0,電機啟動;
當PC1=1,電機停止。
圖5 雙向直流電機控制接口電路
系統(tǒng)軟件設計流程圖如圖6所示,具體實現(xiàn)過程如下:
1)對8155初始化:
設其 A口 為輸出方式,B口、C口為輸入方式。
2)讀入方向控制標志:給定值N。
啟動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電機。如不需要啟動,則繼續(xù)檢查;
需要啟動,進一步判斷設置的電機轉動方向。
3)讀入占空比D的給定值。
4)按照要求輸出正向(或反向)控制代碼,
查對及判斷脈沖寬度(單位脈沖個數(shù))是否達到給定值:
如未達到要求,則繼續(xù)輸出控制代碼;
達到給定值,便輸出剎車(或滑行)代碼。
5)重復上述過程,即可達到給定的電機旋轉速度。
圖6 軟件設計流程圖
該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采用單片機控制雙向直流電機為硬件平臺,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提高了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該調速系統(tǒng)將輸入的信號通過單片機轉換后輸出控制信號,通過驅動電路調節(jié)直流電動機的轉速,并且能夠實時監(jiān)控直流電動機的速度。實際應用表明該調速系統(tǒng)具有速度調節(jié)準確、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人機界面友好等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該設計方案可以應用在許多方面,包括電機調速、溫度控制和壓力控制等。
[1]溫希東,路 勇.計算機控制技術[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姜書政,王桂海.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電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0(7):138-140.
[3]茹占軍,謝家興.基于AT89S52單片機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J].軟件導刊,2011(8):106-107.
[4]萬里光.基于Matlab的雙閉環(huán)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仿真[J].船電技術,2011(2):30-32.
[5]肖金鳳,盛義發(fā),徐祖華,周 到.模糊-PID混合控制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設計[J].微電機,2011(5):56-59.
[6]楊春旭,林若波,彭燕標.基于PWM控制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0-13.
[7]李育賢.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仿真研究 [J].計算機仿真,2011(5):205-208.
[8]秦 剛,譚 進,吳丹怡,等.內(nèi)模PID控制器在無刷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子設計工程,2012(12):42-45.
[9]趙遠東,方 源,梁路陽.C語言環(huán)境下基于單片機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2(4): 45-47.
[10]鄭 強,潘松峰,于西宗.基于MATLAB的無刷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的建模與仿真[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2(9):39-42.
[11]楊學存,楊戰(zhàn)社,孔令紅.基于ARM的嵌入式直流電機PWM調速系統(tǒng)設計[J].煤礦機械,2012(4):255-257.
[12]胡云寶,王加祥,曹鬧昌,等.基于RBF神經(jīng)網(wǎng)絡無刷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J].微電機,2013(1):63-66.
[13]朱貴國,汪 黨.基于STM32單片機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設計[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3(5):2-3.
[14]楊晨陽,王舒憬,王 剛.基于ARM的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3(1):57-59.
[15]王 霞,朱景偉.基于模糊PI控制的無刷直流電機調速系統(tǒng)[J].電氣傳動,2014(1):63-67.
Design of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LI Mei-y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Xi’an 710077,China)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C motor control,the design of th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The hardware system is used to produce the input signal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The software system adopts the c software a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ble to achieve the DC motor speed control.The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show that this test system has good performance,and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input signal;DC motor;speed control
TN710
A
1674-6236(2016)22-0158-03
2015-11-28稿件編號:201511280
李美艷(1974—),女,陜西乾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自動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