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杰
法國巴黎消防總隊“特遣隊”
文/傅杰
巴黎消防總隊是一支有著悠久歷史和光輝業(yè)績的世界著名的消防部隊。由于其過硬的業(yè)務素質和嚴格的部隊管理,在世界同行和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在遂行保衛(wèi)首都巴黎的消防安全、撲救火災、處置人員遇險和搶險救援等任務之外,還有一部分相比之下不為人們所熟悉的隊伍,在巴黎、法國境內甚至海外執(zhí)行著特殊性質的消防保衛(wèi)任務。
這些地方有的是獨立保密機構,有的是對國計民生有著舉足輕重意義或是具有特殊標志性的單位或部門。派遣到這些地方駐守執(zhí)勤的消防部隊官兵,必須具有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和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全面地掌握消防部隊的業(yè)務基本功,能夠處置各類火災以及各種救援、救助現場,同時根據所駐守地點的需要,還必須經過如核生化、反恐處突、特種駕駛等專項培訓并取得資質。要對保衛(wèi)目標情況非常熟悉,清楚所需應對的各類風險和事故可能,并隨時做好應對的準備。
距離法國本土7000多公里,位于南美洲的法國海外領地——法屬圭亞那的庫魯,坐落著世界著名的歐洲航天發(fā)射中心。該航天中心占地900余平方公里,承擔著歐洲宇航研究和火箭衛(wèi)星等的發(fā)射任務,2015年就執(zhí)行各類發(fā)射任務共計13次。
日夜保衛(wèi)著這座世界級航天城消防安全的是由巴黎消防總隊86名官兵、37臺消防車艇等組成的消防安保團隊。他們的具體任務包括:確保發(fā)射中心聯盟飛船、阿里亞娜火箭等各型航天裝備的組裝、調試和發(fā)射全過程的消防安全;確保航天發(fā)射中心作業(yè)和生活設施等全區(qū)域、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等全過程的消防安全;負責航天發(fā)射中心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必要時對航天中心外圍的圭亞那屬地消防力量進行增援。
在整個航天發(fā)射中心內,建有四座消防站。
技術中心消防站。包括37名消防官兵、17臺消防車輛、兩艘消防快艇;所屬急救分隊由一輛輕型急救車、一名醫(yī)生和一名護士組成。
阿里亞娜消防站。位于航天發(fā)射中心火箭總裝和發(fā)射區(qū)域,管轄區(qū)域面積350平方公里,配備七臺消防車和19名官兵。
推進劑中心消防站。配備四臺消防車和15名官兵。
聯盟中心消防站。位于聯盟號宇宙飛船發(fā)射的核心區(qū)域,配備有六臺消防車和15名官兵。
航天工程是精密技術和高科技裝備的大集合,其消防保衛(wèi)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航天工程中應用的稀有材料、助推使用的燃料,其毒性和火災爆炸的危險性非比尋常。當地消防力量無論是人員、裝備和戰(zhàn)斗力都不能達到相關要求。并且,出于保密安全原因,巴黎消防精英同行承擔了這樣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庫魯航天中心消防車在執(zhí)勤
比斯卡羅斯消防隊外景
始建于1966年的比斯卡羅斯(國防裝備總局導彈研發(fā)中心)消防隊主要任務是確保位于朗德省比斯卡羅斯的國防裝備總局導彈研發(fā)中心設施的消防安全,保證周邊森林和海域在火箭導彈試飛、裝備運輸轉移等情況下不引發(fā)火災和環(huán)境污染事件。同時,在每年自然災害和森林火災高發(fā)時期,也是當地消防的一支重要增援力量。比斯卡羅斯專業(yè)消防隊確保的區(qū)域面積達到1.7萬公頃,其中包括國防裝備總局導彈研發(fā)中心使用的限制區(qū)域為1.5萬公頃和約700人的工作人員團隊、約2000公頃的比斯卡斯沙灘旅游區(qū)和當地約2000多的本土居民,以及旅游旺季該區(qū)域游客的消防安全(最多時可能達到11萬人之眾)。其職責任務包括確保導彈研發(fā)中心人員和設備的消防安全;確保導彈研發(fā)和測試過程的消防安全;確保研發(fā)中心內及周邊森林的消防安全;確保研發(fā)中心周邊25公里海岸線不因試驗引發(fā)環(huán)境污染事件;確保導彈燃料、炸藥以及相關化學藥劑等運輸過程中的消防安全;根據與屬地政府及消防機構達成的協議,參與當地的消防安全工作,共同確保當地居民和游客的消防安全工作。
比斯卡羅斯消防隊由57名官兵和兩名文職人員組成,由一名上尉擔任隊長,全部人員都通過了復雜地形車輛駕駛、森林火災處置、易燃易爆和?;肥鹿侍幹?、洗消等專業(yè)化培訓。該消防隊配備了13臺各種功能的消防車輛,包括六臺全地形越野消防車、一臺綜合救援車、一臺主戰(zhàn)消防車、一臺水罐消防車、兩臺泡沫消防車和兩臺急救車。
2014年,該消防隊共出動執(zhí)行勤務、處置各類情況1309次。
現在的國家圖書館消防隊成立于2008年9月2日,是由分別成立于1995年和1996年的國立國書館和法蘭西國家圖書館消防隊合并而成的。2012年,巴黎消防總隊又建立了國家檔案館消防分隊并將其并入國家圖書館消防隊,形成了現有的編制規(guī)模。
密特朗圖書館(即國家圖書館新館)占地面積7.5公頃,建筑面積36.5萬平方米,位于巴黎13區(qū),1995年建成,由四座21層高的主體建筑和底部一座六層整體貫通的功能性建筑組成。上部的四棟高層看上去就像四本立著的打開的書,樓內主要是圖書和檔案庫,下部的建筑主要包括各種閱覽室、辦公區(qū)、餐飲區(qū)、藝術品展示區(qū)、演出大廳和商店等。整個建筑除了可見到玻璃、金屬、木板、紅地毯外,看不到任何其他傳統(tǒng)建筑材料的痕跡。所有的墻壁均為鋁合金或玻璃材質,室內外地面全部為木質,家具大部分也采用木頭、玻璃及金屬材料。四座高層建筑外立面均為玻璃,為了保護圖書避免陽光輻射,玻璃內側增加了一層可翻轉的活動木板墻。當陽光照射時,木板墻遮擋陽光,大廈就變成了木色,背光時則亮麗透明。在室內較多采用透氣鋼絲紡織墻、保證在空氣流通的情況下,人們能與外部共呼吸而不能相視,避免相互打擾,又保證了空氣流通。整個建筑在開放時可容納讀者、游客和工作人員共計10213人。
黎塞留圖書館(即國家圖書館老館,因原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位于巴黎第二區(qū),是一棟古老的四邊形公共文物保護建筑,其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在國家圖書館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后,這里就成為國家圖書館分館,主要用于收藏國家圖書館的特殊藏品,包括手稿、地圖、錢幣等法國歷史文獻。由于館舍為十七世紀的古老建筑,自2010年以來,分兩個階段正在對其進行全面的修復,整個工程將于2019年正式完成。2013年9月,老館在施工過程中曾不幸失火,部分屋頂被燒毀,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要損失。
法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國家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鑒于兩座圖書館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和歷史人文價值,且藏書量巨大、火災風險極高,建筑的消防安全重要性和挑戰(zhàn)非比尋常,巴黎消防總隊專門派遣消防官兵駐守兩處國家圖書館。2012年,國家檔案館也采用了同樣的工作模式。這支消防隊承擔的任務有:制定結合實際的消防安全工作規(guī)范;前置五個消防執(zhí)勤點位,確保三個目標的消防安全;開展院前緊急醫(yī)療救助;確保一旦發(fā)生火災后第一時間啟動滅火措施有效應對;對單位員工開展消防安全、緊急疏散和急救等;在單位內開展消防車輛和人員巡控;提出消防安全工作建議和措施;審批消防安全許可證。
2014年,國家圖書館消防隊共執(zhí)行勤務、急救和消防巡查任務6805次。
國家圖書館外景
國防部消防隊授旗儀式
這支隊伍始建于2015年2月,是巴黎消防特遣隊中最年輕的一支專業(yè)勤務力量。其核心任務是確保位于巴黎十五區(qū)巴拉爾的法國國防部新大樓的消防安全、人員救助和救援任務的完成,從而保證國防部這一戰(zhàn)略目標的安全和正常運轉。
法國國防部大樓于2007年開始設計施工,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法國20年來建造的最大公共建筑項目,大樓將法國陸??杖娙恐笓]決策首腦機關整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各軍種指揮層級的相互協調,提高決策效率,同時又縮短國防部雇員的動員時間。該建筑占地面積13.5公頃,可容納一萬名軍人和文職人員辦公。建筑內還包括健康中心、餐廳、媒體、體育中心和幼兒園等綜合保障設施。這個綜合體按照嚴格的安全標準建造,建筑本身不僅體現了軍隊作為一種保護和防衛(wèi)力量的角色定位,也塑造了一種強大且穩(wěn)定的形象。
國防部建筑體量大,結構錯綜復雜,人員眾多,且敏感保密程度高。為了保衛(wèi)這座法國國防中樞機構,巴黎消防總隊派遣了由五臺各類消防救援車輛和62名官兵組成的消防隊進駐國防部大樓。這支隊伍的人員甄選極其嚴格。首先,為了能夠勝任保衛(wèi)三軍首腦機關,在這個高度敏感和保密機構內遂行各類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的需要,消防員必須業(yè)務素質過硬、經驗豐富。其中,軍官的平均年齡為40歲,在消防總隊服役平均年限達到25年;戰(zhàn)士的服役年限平均達到12年。官兵都具有勤務保衛(wèi)、滅火救援和緊急救助的工作資質;職業(yè)生涯中必須具有在基層消防隊參與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的經歷。
盧浮宮博物館消防隊
在國防部內消防勤務部署除一個固定的消防隊駐地外,還有三處移動的備勤點,配備了包括輕型主戰(zhàn)消防車、急救車、非緊急救援車和運兵車等在內的五臺消防車輛,保證在整座大樓內有情況能夠實現最快響應。
巴黎的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其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展廳403間,面積超過7.3萬平方米;觀展行走距離達到14.5公里,展品3.5萬件,包括“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內的眾多世界珍品;年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員工超過2200人(其中安保人員達到1200人)。這座氣勢恢弘的皇家建筑群于12世紀正式作為法王的宮殿,建筑歷史悠久、結構錯綜復雜、房間眾多,猶如迷宮一般,給安保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為了保證這座世界級宮殿博物館和全人類文明瑰寶的絕對安全,巴黎消防總隊于1984年組建了專門分隊負責這里的消防安保工作,并于2008年擴充職能并達到現有的67人規(guī)模。目前,這支隊伍的核心任務就是確保盧浮宮博物館以及卡魯塞勒商廊購物中心的人員、建筑以及設施全天候的消防安全。盧浮宮消防隊下設兩個分隊,即盧浮宮博物館分隊和卡魯塞勒商廊購物中心分隊。
根據于2001年簽署、2015年更新的巴黎消防總隊與盧浮宮博物館的政府管理部門以及博物館所達成的三方協議,巴黎消防總隊派專門人員組建了盧浮宮消防安保服務處(SPSI)。服務處由巴黎消防總隊指揮,同時又是盧浮宮博物館管理團隊的下設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做好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調動館內備防消防力量進行事故初期處置,并根據需要與館外消防安保力量聯絡協調參與處置工作。這種做法強化了消防部隊與單位的聯系協調,使消防工作更加高效。
盧浮宮消防分隊由52人組成,每日上勤人員14人,包括一名隊長,三名副隊長。這支隊伍上班時既要與博物館的維護人員共同進行防火巡查,確保消防設施完好、運轉正常;同時也要全部參加備防,以隨時處置博物館內救助、滅火、漏水、人員急救等各項事故和情況。在他們的職責中,對于博物館館藏物品和建筑本身的保護和拯救永遠是擺在首位的。2014年,博物館消防隊共處置各項情況1352次,開展巡邏防控任務3315次。
卡魯塞勒商廊購物中心分隊作為盧浮宮消防隊的另一支分隊,人數達到15人,其任務與盧浮宮分隊相同,但執(zhí)行任務的地點換成了位于盧浮宮附近的卡魯塞勒商廊。該購物中心位于地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就是其“屋頂”。這里裝修精美,店鋪林立,是巴黎著名的文藝氣息深厚的商業(yè)中心。當然,無論是地下的區(qū)位、商業(yè)的屬性,還是游客交織的特點,都變成了消防安保的風險因素,納入了巴黎消防的視線。鑒于此,1993年起,巴黎消防總隊卡魯塞勒商廊購物中心分隊就時刻不停地保衛(wèi)著這座商業(yè)中心。僅2014年,該分隊就出動1367次,開具動火證明769份,圓滿完成了消防保衛(wèi)和滅火搶險救援等各項任務。此外,為購物中心商家開展全面消防安全培訓也是其日常的一項重要工作。
聯黎消防分隊1
聯黎消防分隊2
魯瓦西消防隊于2011年成立,是戴高樂國際機場升級改造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該隊轄區(qū)面積64平方公里,跨以往兩個消防隊的管轄區(qū)域,從行政區(qū)域上看,則跨了巴黎的93、95、77等三個區(qū)。該消防隊設有獨立的消防接處警中心,負責戴高樂國際機場及周邊區(qū)域的接處警工作。所屬消防力量除能應對一般火災和搶險救援外,還配有一支航空器火災事故應對專業(yè)隊。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簡稱聯黎部隊,法語縮寫為 FINUL)最初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701號決議,于1978年3月正式組建。其主要任務是全面監(jiān)督以色列和黎巴嫩?;穑⒒謴驮摰貐^(qū)的和平與安全;協助黎巴嫩政府恢復有效的統(tǒng)治,支援黎巴嫩武裝部隊進行部署;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以及幫助流離失所者安置等。目前,聯黎部隊由來自37個國家的超過一萬名軍人組成,部署在四個營區(qū)。
法國一直是聯黎部隊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法軍派駐該維和任務區(qū)執(zhí)行任務的部隊共有900人。自2008年以來,在法軍中增加了一支由六名巴黎消防隊員組成的消防勤務分隊。該分隊隸屬于聯黎部隊司令員支援部隊,其任務是確保聯合國維和人員、營區(qū)建筑以及武器裝備的消防安全;確保聯黎部隊航空場站以及直升機作業(yè)中的消防安全;巡檢和維保四處聯合國營區(qū)的500具滅火器以及消防設施;與維和部隊共同參與軍事行動,并主要負責維和行動中的滅火和救援工作;對維和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并就提升聯合國設施消防安全提出建議和措施。
聯合國營區(qū)也以簡易的集裝箱和板房等為主搭建,耐火等級低;同時,一些武器彈藥、油料和裝備庫房以及航空雷達的電池組等,火災風險較高,需要專門消防力量值守。不僅如此,黎巴嫩南部地區(qū)天氣炎熱,森林火災多發(fā),且當地的消防基礎設施落后。因此,巴黎消防分隊在保證聯合國營區(qū)安全的同時,也主動承擔了部分營區(qū)以外居民火災以及森林火災的撲救任務。自組建以來,成功處置了多起火災事故,得到了聯黎部隊的肯定。同時,作為維和部隊的成員,他們重視人道主義工作,消防隊員積極開展駐地消防人員的培訓,并捐贈消防車輛、器材和防護裝備以提高他們的戰(zhàn)斗力,也受到了任務區(qū)民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