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姑娘
最后的上海裁縫
□醉茶姑娘
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伊始,他用5000多件純手工定制旗袍,扮靚了幾代女人。如今,98歲高齡的他,依然將每個滲透著優(yōu)雅的美麗故事縫進旗袍的針針線線中,任時光荏苒,歲月滄桑。他書寫了百年上海的旗袍傳奇,被譽為“最后的上海裁縫”,他就是海派旗袍大師褚宏生。
上世紀30年代,褚宏生只身從蘇州來到上海,進入當時很有名氣的“朱順興裁縫店”學藝。因父母的朋友引薦,褚宏生有幸拜店里的招牌旗袍師父朱漢章為師,但頑皮好動的褚宏生并未給師父留下好印象。師父默不作聲,主要是礙于朋友的面子,他心里盤算著,褚宏生早晚都會因沉不住氣跑回老家去。
褚宏生和所有學徒一樣,7點準時到達店里,開始學習第一項基本功——疊起三層布。不到半天時間,其他學徒都先后過關了,唯獨褚宏生遲遲不得要領,那布就像故意整他一樣,任憑褚宏生如何搗騰,它總是沒好氣地七歪八扭,急得褚宏生滿頭大汗,旁邊的學徒也跟著緊張起來,頻頻用余光掃向師父,等待著師父動怒。不想,師父視而不見,示意學徒們進入第二個步驟的學習,用不帶線的針穿布,練針法。
一向調(diào)皮但不服輸?shù)鸟液晟z毫沒有放棄,他快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努力不受其他學徒的影響,終于在天黑前疊起了漂亮的三層布。因為錯過了練針法的時間,待其他學徒離開后,褚宏生只好一個人留下偷偷地練習。從未拿過針線的褚宏生,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時又沒有其他學徒可以請教,一針下去,直接刺中自己的食指!但褚宏生仍沒有氣餒,一針一針地比劃著,終于慢慢找到了感覺。
一個月后,最不被師父看好的褚宏生,竟堅持了下來,而不少學徒因為適應不了師父的嚴苛要求,紛紛撤退,改行去了。此時的師父,雖未對褚宏生完全改觀,但多少有了好感。在教盤扣時,師父故意刁難褚宏生,讓他必須扎出不同的花樣來。本來枯燥的盤扣練習,因師父的要求,反倒讓褚宏生覺得有趣起來,他開始天馬行空地想象著各種不同的動物,竟也有模有樣。看到成品的師父,心里大喜,卻面不露色,訓斥道:“鬼點子不少,還得下真功夫!”褚宏生謙恭地領命。
一天,師父突然把褚宏生叫到身邊,問:“你喜歡旗袍嗎?”褚宏生點頭說是?!盀槭裁??”看著一臉嚴肅的師父,褚宏生不由得內(nèi)心不安起來,支吾半天回答不上來。師父瞪了一眼,訓斥道:“快說!”褚宏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答道:“以前我最羨慕村里的裁縫,時時有新衣穿,所以我一直想當個裁縫。但是跟著您學做旗袍后,我發(fā)現(xiàn)同樣一件旗袍,被不同的女子穿了,感覺完全不一樣,這點讓我非常著迷,我決心這輩子就做旗袍了?!贝藭r,師父才舒展眉頭,滿意地點了點頭。
兩年后,褚宏生在量體和打樣上,又超越了其他的徒弟。但其他徒弟陸續(xù)開始動手干活了,師父卻遲遲不讓褚宏生動手,繼續(xù)嚴格要求他練手工。褚宏生非常不服氣,又不敢違抗師命,只能繼續(xù)在盤扣、手工縫邊、開滾條斜邊、熨燙、量身、設計中打磨,這個過程,褚宏生規(guī)規(guī)矩矩學了足足六年。在這六年的漫長時光里,褚宏生終于練就了“手到眼到,眼到心到”的量身技巧,無論顧客高矮胖瘦,一看身形便知尺寸,成了日后褚宏生最絕的手藝。
在那個靠手藝維持生計的年代,褚宏生與大部分裁縫不同,他酷愛讀書,涉獵廣泛,最喜歡在一些旗袍的細節(jié)上做創(chuàng)新。
有一次,褚宏生問師父:“做旗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師父意味深長地答道:“把旗袍做成女人的另一層肌膚,多一分則肥,少一分則窄,讓旗袍在一個女人身上活起來,就是做旗袍的最高境界。”師父的話讓褚宏生醍醐灌頂,從此,旗袍在褚宏生心中不再只是一件靠技術剪裁的衣裳,而是充滿女性柔美、靈氣與韻味的靈魂藝術品。
老上海的裁縫店競爭激烈,每家都在細節(jié)上爭奇斗艷。愛看流行雜志的褚宏生,再一次突破創(chuàng)新,將西式服飾的修身剪裁,融合到中國傳統(tǒng)的旗袍縫制中,讓東方女子被禁錮了幾千年的身體驟然蘇醒,褚宏生的名字在上海灘也越發(fā)響亮了。那時,剛剛獲得黑白片影后的胡蝶,親自邀請褚宏生到自己的府邸,為自己量身定制旗袍。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牌的明星,褚宏生的心里忐忑不安,但一旦將皮尺握在手中,他就像突然變了個人似的,皮尺在胡蝶身上嫻熟地上下翻飛,很快26個細節(jié)尺寸,被褚宏生一氣呵成地記錄在了本子上。
“你能一口氣記住所有尺寸,不會出錯嗎?”胡蝶滿臉疑惑。
“這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放心,肯定不會出錯?!瘪液晟卮稹?/p>
為了凸顯胡蝶高貴優(yōu)雅的氣質(zhì),褚宏生再次大膽創(chuàng)新,選用那個時代最時尚的法國蕾絲做面料,采用鏤空的裁剪樣式,終于縫制出兩套獨一無二的白色鏤空蕾絲旗袍。成品出來后,一向對旗袍的材質(zhì)、樣式和做工非常挑剔的胡蝶,對這兩件旗袍愛不釋手。當胡蝶身著這身中西結合的蕾絲旗袍亮相時,驚艷了整個上海灘,褚宏生也跟著爆紅了。八十年后的2015年,這兩件為胡蝶定制的白色蕾絲旗袍,成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舞會的重頭戲,褚宏生當年精致的裁剪技術和精致蕾絲,在當代依然散發(fā)著一種動人心魄的優(yōu)雅。好萊塢時尚大咖驚嘆道:“為什么你們八十年以前就可以這么時尚?”
上世紀90年代起,褚宏生第一個將露肩、露背、魚尾等現(xiàn)代設計融入旗袍中,改良后的風格煥然一新,許多明星成了褚宏生定制旗袍的常客。
張愛玲曾說:“對于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瘪液晟止たp制的旗袍,無論穿在哪個女人身上,似乎都成了女主人的代言。褚宏生一輩子密密縫縫不下5000件旗袍,行云流水的線條,精致繁瑣的手繡,扮靚幾代女人,每件都堪稱經(jīng)典,成為中國旗袍時尚的領軍裁縫。
褚宏生的性格溫和,說話時總是笑意盈盈地帶著一口吳儂軟語,還有一批忠實的高端老顧客,橫跨影視界明星、名媛貴族、權貴政要,很多人勸褚宏生自立門戶,自己當老板,但褚宏生總是這樣婉拒:“我從來都不想當老板,我就是個做旗袍的裁縫,旗袍就是我的生命?!?/p>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老上海的許多旗袍店鋪,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紛紛摒棄傳統(tǒng)的手工縫制,連最精髓的盤扣,也是用縫紉機制作的。褚宏生看了很痛心,要求自己的徒弟們堅持手工制作。
褚宏生認真地對徒弟們說:“旗袍跟普通的衣服不一樣,它的針針線線注入每個旗袍師父的情感和靈魂,機器縫制出來的東西硬邦邦的,冷冰冰的,還怎么體現(xiàn)出女性的柔美氣質(zhì)呢?”話雖如此,但手工縫制旗袍著實太累了,每個手工縫制旗袍的師傅,手上無不烙下無數(shù)針刺的瘢痕。褚宏生的手和繭早已融為一體,頸椎病和腰間盤突出,變成他一輩子習以為常的病痛。
79歲那年,長期受身體病痛折磨的褚宏生,在醫(yī)生的警告及家人央求下,不得不痛下決心,不再繼續(xù)親手縫制旗袍。第二年,80歲大壽一過,褚宏生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定再次出山,到一家手工旗袍高級定制公司,親手挑幾個有著虔誠匠心的徒弟,決心把自己的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希望這些年輕的一代,能繼續(xù)把中國旗袍的真正精神代代相傳下去。
2012年12月,褚宏生所在的公司瀚藝,受外交部邀請,定制多款龍袍工藝手繡旗袍,以在英國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及凱特王妃慈善義賣特別展覽上展出。94歲高齡的褚宏生,每天親自到店里指導徒弟們縫制。最后,這些代表中國精髓的工藝手繡旗袍,在英國驚艷亮相時,立馬在英國王室及名流圈里刮起一陣中國旗袍風。2014年11月,由褚宏生指導的瀚藝戲劇龍袍,被列入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現(xiàn)在,98歲的褚宏生每天堅持上班,雖不能親自動手幫人做旗袍,但他每天樂此不疲地幫人量身,仍能利索地把皮尺從自己脖子里拽下來,在顧客脖子上輕輕一攬,接口處,深入食指留出些許空隙,又稍稍往外一滑,時光就這樣在褚宏生的一攬一滑之間匆匆流逝。家人總擔心褚宏生太過辛勞,影響身體,但樂觀的褚宏生總是笑著安慰道:“我不辛苦,不忐忑,不虧欠我這與旗袍相伴的77年,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狀態(tài)?!?/p>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