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
在靜謐沉寂的深邃天幕上,月亮是最具浪漫色彩的,它能啟發(fā)人們的藝術聯(lián)想:一彎新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初生的美好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lián)想到圓滿的幸福生活,而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古往今來,月亮引發(fā)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遐想和情思??!舉頭望月,那些與月亮有關的景與事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人們的心弦。歷代詩人指月為題,或描繪其綽約清麗的姿態(tài),或抒發(fā)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灑之胸襟,或寄托濟世報國之壯志……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
戍鼓斷______,秋邊一______。
露從______白,月是______明。
提示:《月夜憶舍弟》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那年9月,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等地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憂慮和思念。詩中寫兄弟因戰(zhàn)亂而離散,杳無音信。杜甫在異鄉(xiāng)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xiāng)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悲痛。
人有____離合,月有____圓缺,此事古____。
提示:蘇軾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備受推崇,《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边@首詞仿佛是詩人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非常耐人尋味。詞中的意境豪放而寬廣,情懷樂觀而曠達,詩人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仍能給我們帶來健康的美學享受。
月秋水影羌輪流
眉山半入平江峨
青思上逸俱覽月
飛興天欲壯明懷
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原詩共四首,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全詩筆觸細膩,構(gòu)思奇特,體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其中第一首詩以豐富奇特的想象,一波三折地描寫明月、身影與自己“成三人”的情景。詩的前四句為第一段,旨在表現(xiàn)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舉杯邀月,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邀月對影,千古絕句,從正面看似乎詩人能夠自得其樂,但這背后是極度的凄涼與孤獨。
請根據(jù)描述填字:
唐代詩人寫月夜留別或相思的詩有很多,但李冶所作的七言絕句《明月夜留別》非常別致。全詩以人喻月,以月形人,寫得十分有情味。前兩句是復迭句,讀起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
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是“離人無語月無聲”的下一句?
A.別后相思人似月
B.明月有光人有情
C.云間水上到層城
《把酒問月》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詠月抒懷詩。詩人端著酒杯向月亮發(fā)問,從飲酒問月開始,以邀月飲酒結(jié)束,反映了人類對宇宙的困惑不解。詩人以縱橫恣肆的筆觸,從多側(cè)面、多層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過海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嘆,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回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探求人生的哲理,抒發(fā)心中的感慨。今月古月實為一物,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古人今人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不變,詩中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之意渲染得淋漓盡致,加之詩句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有宮商之聲,真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所以歷來被人們所贊賞。
請根據(jù)描述,對出“今人不見古時月”的下一句 。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詩的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看似平淡無奇,但意境雄渾博大,是千古佳句。第二句由景入情,轉(zhuǎn)入懷遠。接著詩人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情人”與“相思”呼應,“遙夜”與“竟夕”呼應。詩人對月相思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詩的第五、六句承接第三、四句,具體描繪了詩人徹夜難眠的情境,結(jié)尾兩句則進一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gòu)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請根據(jù)以上描述及下面的畫作,背出這首詩。
(答案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