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韓 彥 張 欣
“宛在水中央”為何如此受關注
文/圖_韓 彥 張 欣
編者按:預計今年度夏期間,省網(wǎng)最大用電負荷5200萬至5300萬千瓦,最大供電能力5900萬千瓦,備用600萬千瓦,全省度夏供電呈現(xiàn)“整體充裕、局部緊張”局勢。同時,部分設備長期重載滿載運行,城鄉(xiāng)配網(wǎng)基礎依然薄弱;工程建設點多面廣,基建安全施工面臨風險;我省氣象條件復雜,形成暴雨洪澇災害的風險較高,防汛減災形勢不容樂觀。
省電力公司及系統(tǒng)各單位周密安排,堅持“安全可靠、規(guī)范有序、優(yōu)質(zhì)服務”的工作方針,落實2016年迎峰度夏工作方案各項舉措,努力滿足我省今夏用電需求。這莊嚴承諾的背后,是60多攝氏度電桿上矯健的身影,是“宛在水中央”還“高高舉起兩個瓷瓶”的雙手,更是“月光下的零點戰(zhàn)斗”和那“以苦為樂”卻依然“停不下的腳步”……
“宛在水中央”現(xiàn)場
6月5日晚上,一幅圖片在朋友圈異常火爆:水中的一根電線桿上,一名電力工人正在電線桿頂端搶修,而另一名電力工人則站在電線桿下的水中,大水淹沒了他的身體,只有頭部露在水外,兩手還高高舉著兩個瓷瓶……
這個場景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電力員工為什么會站在齊脖深的水中搶修?現(xiàn)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這得從鄭州供電公司的官方微博說起。
6月5日18時22分,鄭州公司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三張圖片,還用《詩經(jīng)》中的文字作為圖片說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說人話!大風起兮樹折斷,樹折斷兮壓導線,導線崩兮沒有電,來搶修兮換導線。奈何發(fā)現(xiàn),需換線處,在水中央!”
隨后,該微博又稱:“為了2500畝魚塘!為了對您的承諾!其實小編一開始沒找到圖中亮點!仔細看了才發(fā)現(xiàn)!”
那么,圖中的亮點是什么呢?
原來,水中有一根電線桿,一名電力員工穿著腳爬來到電線桿頂部展開維修;而另一名工人則在電線桿下的水中,大水沒過了他的脖子,只露出頭部。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這名可敬的工人還高舉雙手,保護著兩個用來更換的瓷瓶……
其實,大部分讀者都只看到了電線桿上的維修工人,很難留意到水中的那名工人。
該微博發(fā)布后,河南省電力公司官方微博進行了轉載。此后,該微博又通過朋友圈開始擴散,獲得如潮好評。
“工人師傅辛苦了!”“不經(jīng)歷風雨,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的辛苦!”“這哥們兒真不容易,雖然連個正臉都沒有露出來,但他已經(jīng)銘刻在了用戶的心中?!薄?/p>
“嗨,我們都習慣了!”6月6日11時40分,在鄭州市鄭東新區(qū)龍湖外環(huán)與龍祥七街交叉口西北角一處搶修現(xiàn)場,筆者見到了圖片中的一名主人公——50歲的張留群,他就是圖片中在電線桿頂部搶修的那名工人。
當天,和張留群一同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的還有四個人,他們均為鄭州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運檢十班的工作人員。
“6月4日夜里11點左右,鄭州暴雨如注。5日零點20分,我們接到搶修任務:位于連霍高速與京港澳高速交叉口東北角的10千伏祭黃線出現(xiàn)故障停電,由于附近有2500多畝魚塘,一旦停電,魚塘內(nèi)的增氧機無法工作,會給農(nóng)民造成極大損失?!弊鳛楫斖頁屝薜呢撠熑?,46歲的程璞說,他們于凌晨1點趕赴現(xiàn)場勘察,發(fā)現(xiàn)一根直徑50厘米的楊樹被雷電劈斷,沉重的樹干砸中線路后,致使電線跌落,而165號電線桿上固定電線的橫擔彎曲,起絕緣作用的瓷瓶碎裂。
最讓他們郁悶的是,165號電線桿正好在魚塘的正中間,距離岸邊還有10多米的距離。
由于地理條件所限,當晚無法施工。他們和養(yǎng)魚戶溝通后,得知他們有臨時發(fā)電機發(fā)電,便驅(qū)車返回,著手調(diào)撥搶修所需材料。
當天夜里,5個人準備好搶修所需材料后,開始制定搶修方案。
“我們本來想找個橡皮筏靠近電線桿,但養(yǎng)魚戶們沒有。找單位借吧,深更半夜的也不方便。最后,我們決定穿著連體防水服靠近電線桿?!背惕闭f,5日早上5點半,天色已亮,他們再一次抵達搶修現(xiàn)場。
50歲的張留群和38歲的王懷義穿著連體防水服,背著工具,從岸邊小心翼翼地下水,不料魚塘不但陡而且深,剛一落腳,“跐溜”就滑了進去。大水淹到了脖子處,連體服也被灌滿了水。
這時候,岸上的程璞、徐遂方、宋書成趕緊拉繩子,將他倆拉上來。早晨的氣溫和水溫都相對較低,兩人凍得直發(fā)抖。
“反正衣服也濕了,搶修任務又緊張,張留群和王懷義再次下水,一步一步移到了電線桿下。張留群將腳爬固定在線桿上,敏捷地爬到了電線桿頂部,開始拆卸損壞的設備,而王懷義則要把事先準備好的新設備綁在繩子上,這樣,張留群才能拉上去?!痹诎渡系男焖旆娇吹竭@一場景,就拿出手機,順手拍了幾張照片。
徐遂方說,當天上午9點半搶修完畢并送電成功。
接著,他們又趕赴了另外一個搶修現(xiàn)場。據(jù)悉,5日當天,運檢十班共完成四處搶修任務,一直到5日22時才回到家中,大伙一天一夜都沒有顧上休息。
當日17時,也就是在趕赴第四個搶修現(xiàn)場的途中,坐在車中的徐遂方拿出手機,把當天早上拍攝的那幾張圖片發(fā)到了朋友圈里。接著,鄭州供電公司官方微博配文進行了轉發(fā)……
“壓根兒沒想到圖片會火,這對我們來說太正常了!”程璞笑著說,他們最害怕刮大風、下大雨的天氣,越是天氣惡劣,他們越要往外跑。
風里來雨里去,還要經(jīng)常接受太陽的暴曬,也正是常年室外工作的經(jīng)歷,幾個人曬得一個比一個黑。
其實,像這樣的電力搶修工人,我省還有很多。尤其是6月5日,河南省多地強降雨,造成多處供電故障,為了確保正常供電,他們在全省各地同時開展了一場搶險保電突擊戰(zhàn)。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6月5日當天,鄭州供電公司配電搶修平臺就收到工單510件,處理各類故障192處,出動搶修車輛416臺次,搶修人員832人次,全力確保暴雨過后城市配網(wǎ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