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貽
聯(lián)合國需要重新成為全球問題解決機制的權威,如今新秘書長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選出,為聯(lián)合國的未來再度打開改革的可能
10月13日,聯(lián)合國193個成員國I以鼓掌通過任命安理會推薦的葡萄牙前總理、前任聯(lián)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為第九任秘書長,為歷時六個多月的新秘書長選舉畫上句點,也為聯(lián)合國的未來再度打開改革的可能。
67歲的古特雷斯自1995年2002年間擔任葡萄牙總理,2005年
2015年執(zhí)掌聯(lián)合國難民事務。聯(lián)合國秘書長將首次由前國家元首,而非前外交部長擔當。
從1946年成立以來,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一職就是個巨大挑戰(zhàn),第一任秘書長賴伊(Trygve Lie)形容這是“世界上最不可能的工作”。經(jīng)過70年,聯(lián)合國發(fā)展成龐雜的組織架構,不僅效率不彰,更被認為無法有效阻止國際爭端的發(fā)生。
從協(xié)調193個成員國意見、管理聯(lián)合國10萬名維和人員、應對難民問題,到對抗近十年來新興的恐怖主義,聯(lián)合國在全球治理上失去了應有的位置。而秘書長面對的最大難題則是絕對權力掌握在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手中。
盡管如此,聯(lián)合國秘書長仍是世界上少數(shù)具有調解各方?jīng)_突資格的角色,因此人們對新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可能帶來的新氣象仍充滿期待。
透明選舉
雖然結果終究未符合相關團體對男女平權和區(qū)域考量的期待——選出來自東歐的女性秘書長,但選舉的過程透明還是得到了外界的肯定。傳統(tǒng)上,聯(lián)合國秘書長人選由五個常任理事國通過密室協(xié)商后產生,久為外界詬病。
自去年開始,聯(lián)合國受到空前壓力,要求修改秘書長選舉流程。2015年2月成立的WomanSG積極游說各國,同時聯(lián)合其他團體施壓安理會將遴選過程更加公開透明;1人服務70億人組織(1for 7 Billion)聯(lián)合全球750個團體要求選舉和秘書長一職更制度化、規(guī)范化、包容化,前秘書長安南主導的TheElders也就此發(fā)出呼吁。
4月12日,聯(lián)合國大會從善如流,授權舉行非正式對話,最初的9位候選人在公開對話會上發(fā)表他們的競選愿景,并回答成員國對他們在特定議題立場的疑問。
7月12日,聯(lián)合國首次舉行市政廳式辯論,同時由外交官和公眾進行交叉詢問,兩位無法到場的候選人以視頻方式參與辯論,整場辯論通過網(wǎng)絡向全球直播。
不過,公民團體認為這些新措施還有不足。在最后一輪投票前,1人服務70億人試圖要求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在使用否決權時,公開自己身份。
自7月21日開始,安理會舉行了六次意向性投票,選項分別為“鼓勵”、“不鼓勵”和“沒意見”。投票采取匿名制,得票情況由各自提名國家告知候選人。
候選人需要從安理會的十個非常任理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拿下至少9張鼓勵票,同時不能從具有一票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拿到不鼓勵票,因此如何選出美國和俄羅斯都能接受的人選,始終是遴選過程的難題。
研究聯(lián)合國的學者指出,領先的候選人往往是在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引起最少反對的候選人,而非在所有成員國中獲得最多支持的候選人。
古特雷斯自第一輪就一路維持領先地位,鼓勵票始終維持在11張
12張上下。他在第五輪拿到12張鼓勵票,2張不鼓勵票,l張沒意見票。到了第六輪,為讓候選人清楚知道自己是否受到常任理事國反對,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的票以兩種顏色區(qū)分。古特雷斯最終以13張“鼓勵”票、2張“沒意見”票、沒有“不鼓勵”票,在13名候選人中勝出。
由于俄羅斯明確指出了偏好未曾出過秘書長的東歐國家背景,候選人是否來自東歐一直都是各界觀察的指標。美國塞頓霍爾大學外交和國際關系教授愛德華斯(Martin Edwards)對《財經(jīng)》記者表示,俄羅斯恰好是安理會輪值主席,在程序上拖延絕非難事,但是莫斯科最后沒有為難古特雷斯,“這讓人有些意外”。
曾經(jīng)擔任前任秘書長安南特別顧問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多伊爾(Michael Doyle)對《財經(jīng)》記者指出,古特雷斯是個富有經(jīng)驗的政治領袖,帶領過聯(lián)合國難民署,同時又具備親近大眾的個人特質,這些條件對擔任這個職位都非常重要。
羅馬尼亞駐聯(lián)合國大使任加(IonJinga)撰文肯定古特雷斯是唯一一位在整個競選對話過程中不照筆記回答問題,同時自然轉換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的候選人。由于作為秘書長需要折中各國利益,聯(lián)合國觀察者沙博諾(LouisCharbonneau)指出,“外界檢視下屆秘書長的將是,從敘利亞、也門、南蘇丹到難民危機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他挑戰(zhàn)那幾個剛將他送上這個位置的國家的能力。”
女性秘書長懸念落空
女性能否獲得秘書長職位是此次競選過程的另一焦點。
從2006年開始,公民團體就開始發(fā)出要求女性擔任秘書長的聲音?,F(xiàn)任秘書長潘基文也于8月表示,在70年8任男性秘書長之后,現(xiàn)在是時候輪到女性擔任這個重任了。
在13名候選人中有7名為女性,其中兩名來自保加利亞的候選人因其東歐背景,一度被認為希望十足。其他候選人包括:克羅地亞前外長韋斯娜·普希奇(Vesna Pusic),摩爾多瓦前外交部長納塔利婭·蓋爾曼(Natalia Gherman),《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現(xiàn)任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署長、前任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以及曾擔任潘基文資深幕僚的現(xiàn)任阿根廷外交部長蘇珊娜·馬爾拉科(susanaMalcorra)。
保加利亞政府在今年2月推舉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為候選人,她曾在美國和俄羅斯受過教育,得到希拉里支持,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保持建設性的工作關系,在前兩輪投票后一度被認為是可能勝出的候選人。此后英國政治人物米切爾(AndrewMitchell)投書媒體指出,博科娃當選將是聯(lián)合國的災難,對她的競選造成嚴重傷害。在第三輪投票中,博科娃得到7張鼓勵票、5張不鼓勵票和3張無意見票。其他四名女性候選人在該輪投票中表現(xiàn)更差。
在第三輪投票過后,保加利亞政府于9月28日發(fā)表聲明稱,因為博科娃當選可能性已很小,所以決定推舉現(xiàn)任歐洲委員會負責預算和人力資源事務的副主席格奧爾基耶娃為候選人。但格奧爾基耶娃投入太晚,再加上她和博科娃在競選過程中互相攻擊,最終兩人兩敗俱傷。
WomanSG公民團體對最終的結果大為不滿,批評安理會的決定對“平權和性別都是災難,這個結果對女性和東歐地區(qū)都是不公平的,密室政治再度勝利”。
多伊爾指出,“來自東歐的女性”只是“希望條件”,安理會畢竟是最后決定的主體,常任理事國的意見終究左右了結果。
愛德華斯也強調,秘書長的競選過程終究是政治主導一切。不過他預期古特雷斯在組成領導團隊時會考慮男女平權問題,“所以女權運動還沒結束”。
阿根廷外交部長蘇珊娜·馬爾拉科批評整個過程對女性嚴重歧視,聯(lián)合國對女人“不是玻璃屋頂,是個鋼鐵的屋頂”。但另一位候選人,前任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不認為女性受到了差別待遇,她指出競選中存在很多因素——東西方、南北方、這一職位的執(zhí)行風格,安理會希望秘書長是強勢領導風格或是容易被左右的,“這些因素攪在一起,不知道最后勝出的是什么”。
9月中退出選舉的菲格雷斯稱古特雷斯的出線是“苦甜交加”的結果:苦的是結果仍不是個女性,但甜的是,這是所有候選人中最好的男人。
在聯(lián)合國工作超過30年并擔任未來聯(lián)合國發(fā)展系統(tǒng)(Future UnitedNations Development System)執(zhí)行長的布朗(Stephen Browne)對《財經(jīng)》記者強調,這個職位的選擇,“最重要的特質應該是競爭力,這比性別和區(qū)域更重要……古特雷斯在所有候選人中最具競爭力、最適合擔任這個角色”。
古特雷斯的首要任務
外界對新秘書長的期待,部分原因來自對現(xiàn)任秘書長潘基文和聯(lián)合國現(xiàn)狀存有失望之情。一些人認為潘基文墨守成規(guī),語言和溝通能力都有所不足。
布朗指出,潘基文上任后沒有繼續(xù)推動安南開始的聯(lián)合國改革,也沒有隨著秘書長工作的復雜化,自我提升應對新挑戰(zhàn)?!斑@個工作需要勇氣、具有遠見的思考、溝通和說服能力,潘基文在這些方面都不太勝任,古特雷斯將需要在這些特質上尋求突出表現(xiàn)?!彼硎?。
聯(lián)合國的衰落和官僚備受批評。任職于聯(lián)合國超過30年的美國籍助理秘書長班伯瑞(Anthony Banbury),在3月離開聯(lián)合國后以“我愛聯(lián)合國,但它正在衰落”為題投書《紐約時報》,指出聯(lián)合國在世界面臨龐雜挑戰(zhàn)時,占據(jù)著特殊地位能對抗這些問題,但是因為“大量的不當管理”使這個機構正在衰敗中,“我們需要一個聯(lián)合國,里面的人把做正確的事當成常態(tài)”。
將于明年1月1日上任的新秘書長或許能為這些失望甚至絕望的人帶來一絲希望。
愛德華斯認為,潘基文和古特雷斯最大不同就是他們的背景,一個是前外交部長,一個是前國家元首,“很多人認為古特雷斯更有能力在五個常任理事國問建立共識,大家將會關注他怎么在敘利亞問題上形成決議”。布朗和多伊爾也同意,古特雷斯上任后的首要挑戰(zhàn)是敘利亞問題,說服俄羅斯和伊朗協(xié)助找出和平方案將是核心。
布朗指出其他緊迫議題還包括,與歐洲國家共同尋求難民危機的解決之道,重新檢視聯(lián)合國35個發(fā)展機構的運作等。愛德華斯則表示,長遠來看,古特雷斯需要重新將聯(lián)合國樹立為全球問題解決機制的權威,包括改善聯(lián)合國龐大的官僚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