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吉祥,朱宏偉
(江蘇燕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卡納普里三橋連續(xù)箱梁掛籃靜載試驗
顧吉祥,朱宏偉
(江蘇燕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為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性,消除彈性變形及控制線形,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懸臂澆筑施工前需進行掛籃靜載試驗。文章結(jié)合孟加拉國卡納普里三橋的施工工程,對其掛籃靜載試驗采用的“預應力筋配合千斤頂模擬施加力”的方式進行介紹,結(jié)果表明該種方法簡單、快捷、可靠,可供同類似工程參考。
橋梁工程;懸臂施工;靜載試驗;掛籃
卡納普里三橋(The 3rd Karnaphuli Bridge)是孟加拉國境內(nèi)第3座橫跨卡納普里河(Karnaphuli River)的橋梁,連接吉大港(Chittagong)和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1],其主橋為4塔矮塔斜拉橋,主梁截面為預應力混凝土寬幅箱梁,跨徑布置為115 m+3×200 m+115 m。
主橋箱梁為單箱單室結(jié)構(gòu),內(nèi)部設置了混凝土斜撐以增強箱梁的剛度和改善箱梁的受力,目前國內(nèi)橋梁還很少采用此類構(gòu)造。梁頂設2.5%雙向橫坡,箱梁底橫向保持水平,斜腹板變高度,箱梁頂板寬24.47 m,厚0.25 m,腹板厚0.4 m,梁高由6.75 m(墩頂)漸變?yōu)?.0 m(跨中),底板厚由0.65 m漸變?yōu)?.25 m,底板寬由10.1m漸變?yōu)?2.85 m(見圖1)。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圓柱體強度,相當于立方體強度C62)。
根據(jù)施工方案的總體要求,主橋施工工期為20個月,需要從4個主塔處相繼開展連續(xù)梁懸臂現(xiàn)澆施工,因此需要制造4套(8只)掛籃。
圖1 主橋箱梁墩頂斷面和跨中斷面示意圖(單位:mm)
主橋箱梁0#塊長12 m,每個懸臂T構(gòu)共分24個懸澆節(jié)段,節(jié)段長度3.5 m或4 m,根據(jù)箱梁橫截面的布置和受力特點,內(nèi)部的斜撐需與梁體同時澆筑,施工難度大。
根據(jù)本橋的結(jié)構(gòu)和施工特點,掛籃設計為鉸接三角形雙主桁寬幅掛籃[2],由主桁架、前后上橫梁、后錨固系統(tǒng)、走行系統(tǒng)、吊掛系統(tǒng)、施頂系統(tǒng)及外導梁、底模平臺、內(nèi)外模、限位設施等組成。
掛籃主桁高4.0 m,主桁全長10.2 m,后錨至三角立柱5.0 m,三角立柱至前上橫梁中5.2 m,雙主桁橫向中距15.6 m。掛籃前支點支承在距梁端0.5 m處,箱梁腹板頂中距15.6 m,掛籃雙主桁支點設置在箱梁腹板頂?shù)臉蛎嫖恢谩?/p>
掛籃自重1 076 kN(單端),箱梁節(jié)段最大重量為2 200 kN[3],掛籃與懸澆梁段混凝土重量比為0.489,滿足規(guī)范不大于0.5的要求[3]。
3.1 掛籃靜載試驗目的
(1)通過預先施加大于掛籃工作荷載的豎向壓力,檢驗掛籃主體結(jié)構(gòu)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確保在箱梁掛籃懸澆作業(yè)中的施工安全。
(2)通過預加載,消除掛籃的非彈性變形[4-5],測定掛籃的彈性變形與荷載之間的關(guān)系曲線,為掛籃立模標高計算提供依據(jù)[4],確保主梁施工線形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3.2 靜載試驗的檢驗指標
(1)強度:在設計荷載作用下,各桿件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2)剛度:消除非彈性變形,同時掛籃各部位彈性變形在L/400(L指構(gòu)件懸臂長度或兩支點間的跨度)范圍內(nèi),掛籃主桁前端變形量不大于16 mm(理論計算值),最大變形不大于20 mm(規(guī)范要求值)[3]。
(3)穩(wěn)定性:在設計荷載作用下,掛籃錨固系統(tǒng)工作正常(抗傾覆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2)[3]。
3.3 靜載試驗基本步驟
本工程采用預應力筋配合千斤頂?shù)姆绞侥M施加力,基本步驟如下:
在上述風流流場及硫化氫濃度場耦合計算過程中,設置風筒出口風速均為10 m/s,根據(jù)掘進機割煤速度及煤層硫化氫賦存量,設置硫化氫涌出量為3.78×10-4 mol/(m2·s),分別得到不同風筒位置下掘進工作面風流流場及硫化氫的濃度,如圖2、圖3所示。
(1)根據(jù)不同的施加力要求,采用鋼板和鋼筋焊接而成預埋件,并設置于承臺前端的側(cè)面。
(2)在承臺預埋件上焊接相應型鋼組合的牛腿(含Φ15.24 mm鋼絞線錨固端)。
(3)配置不同長度的Φ15.24 mm鋼絞線、Φ36 mm精軋螺紋鋼筋及兩者的連接裝置(連接轉(zhuǎn)換接頭),一根Φ36 mm精軋螺紋鋼筋通過連接轉(zhuǎn)換接頭連接3根Φ15.24 mm鋼絞線。Φ36 mm精軋螺紋鋼筋錨固于掛籃上橫梁頂部的600 kN穿心千斤頂,3根Φ15.24 mm鋼絞線則錨固于承臺牛腿結(jié)構(gòu)上。
(4)按靜載試驗方案進行模擬力的施加和卸載,全程測量,直至完成靜載試驗。
掛籃靜載試驗立面和斷面見圖2。
圖2 掛籃靜載試驗立面和斷面示意圖(單位:mm)
試驗所需材料和機具準備見表1。
表1 一套(2只)掛籃靜載試驗需用主要材料、機具表
試驗采用預應力加載方式,其預應力筋張拉體系由下錨系統(tǒng)(承臺預埋件+牛腿+反力座+錨板+錨固夾片)+傳力系統(tǒng)(3根Φ15.24 mm鋼絞線+連接轉(zhuǎn)換接頭+1根Φ36 mm精軋螺紋鋼筋)+上錨系統(tǒng)(墊梁+錨板+螺母,錨固于墊梁頂)+施力設施(撐腳+穿心千斤頂)構(gòu)成,詳見圖3。
預應力筋張拉體系從上至下構(gòu)造簡單、受力明確,預應力筋轉(zhuǎn)換接頭的設計(見圖4)也巧妙解決了2種預應力筋材料之間聯(lián)合使用的問題。
圖3 預應力筋張拉系統(tǒng)示意圖
圖4 預應力筋連接轉(zhuǎn)換接頭大樣圖(單位:mm)
預埋件預埋于承臺側(cè)面,為簡化施工每端6組預埋件統(tǒng)一按最不利荷載要求進行設計,分為預埋件1和預埋件2。預埋件1為承壓預埋件,預埋件2為剪拉預埋件。本項目用于掛籃靜載試驗的承臺預埋件大樣見圖5。牛腿與反力座設計按照《鋼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的相關(guān)規(guī)定進行設計,其大樣見圖6。三角牛腿與反力座在工廠做成整體,現(xiàn)場與預埋板焊接,所有焊縫滿焊,焊腳尺寸不小于8 mm?,F(xiàn)場焊接牛腿前,須將承臺上預埋板上清理干凈后再焊接,保證焊縫質(zhì)量。
4.1 施壓節(jié)點荷載及張拉順序
根據(jù)掛籃結(jié)構(gòu)計算,澆筑節(jié)段混凝土工況下前上橫梁各吊帶荷載值見表2,其值為節(jié)段混凝土自重、掛籃自重、施工荷載與風荷載作用下的理論數(shù)值。
圖5 預埋件1和2大樣圖(單位:mm)
圖6 牛腿與反力座大樣圖(單位:mm)
為簡化加載,每側(cè)前上橫梁吊帶位置共計設置了6個施壓點,將外導梁荷載疊加在底模1處位置。靜載張拉順序、加載荷載值見表3,最大加載荷載值為工作荷載(F)的1.2倍。
表2 澆筑節(jié)段混凝土工況下前上橫梁各吊帶設計荷載值
表3 張拉順序及加載荷載值表
4.2 加卸載程序
兩端的掛籃對稱加載和卸載,單個掛籃的橫向加載和卸載也需對稱進行。先對施壓點2~5同時對稱施壓,然后將千斤頂移到1和6施壓點同時對稱施壓,每級持荷時間約10 min[5]。
加載程序:0→0.2F→0.4F→0.6F→0.8F→F→ 1.2F(持荷30 min)。卸載程序:1.2F→F→0.6F→0%。
第1套和第2套掛籃加、卸載2次,即第1次卸載后,再進行1遍上述加載和卸載程序,以便確定掛籃的彈性變形y與荷載x的關(guān)系曲線y?=kx+m。第3套和第4套加、卸載1次。分級加卸載過程中注意觀察掛籃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4.3 試驗觀測結(jié)果與分析
試驗過程中,重點觀測主桁架結(jié)構(gòu)的變形及安全性,同時測量主桁前端、前支點及后錨位置的變形數(shù)據(jù),包括各部位彈性與非彈性變形情況,找出彈性變形規(guī)律。表4為主桁與前上橫梁交點處的測量結(jié)果(單側(cè)為主桁與前上橫梁2處交點的平均值)及經(jīng)線性回歸的掛籃的彈性變形y與荷載x的方程式。
Static Test for Form Traveler of the 3rd Karnafuli Bridge with Continuous Box Girder
Gu Jixiang, Zhu Hongwei
(Jiangsu Yearning Construction Co., Ltd, Nanjing 210019, China)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eliminate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control linear, the form travelers static test before cast-in-cantilev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s necessra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ce simulation method of combing stressed tendon with jack in form travelers static tes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3rd Karnafuli bridge in banglades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is simple, fast, reliable and availabl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bridge engineering;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static test; form travelers
U414
A
1672-9889(2016)05-0040-03
顧吉祥(1975-),男,江蘇南京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