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驊
在林全內(nèi)閣施政績效不彰,蔡英文民調(diào)持續(xù)滑落的狀況下,國民黨能否鹹魚翻身重奪執(zhí)政權?前景顯得非常不樂觀。社會之所以如此認為,起因於國民黨已無戰(zhàn)將可以牽制民進黨勢力崛起。相對於民進黨而言,蔡英文縱然民調(diào)下滑,卻不見國民黨民調(diào)有上升跡象。故而民進黨針對民調(diào)趨勢,預做2018年地方選舉佈局,意圖在未來「九合一地方選舉」過程中,一舉殲滅國民黨,再回頭解決民進黨內(nèi)部問題。
民進黨圖謀殲滅國民黨,具體作為是:(1)全面收編農(nóng)林漁牧等國民黨地方樁腳,將國民黨地方動員系統(tǒng)連根拔起。(2)慎選戰(zhàn)將進行佈局將指標縣市如新北市、新竹縣、花蓮縣、臺東縣列為一級戰(zhàn)區(qū),使國民黨弱化。(3)暗中收編媒體與企業(yè)界,造成綠化效果後,以切斷國民黨金流與媒體關係,讓國民黨邊緣化,再對國民黨地方派系人物予以招安,徹底割裂國民黨,使國民黨「黃復興」化,無法威脅民進黨長期執(zhí)政。(4)強化美日關係,令國民黨無法見縫插針或告洋狀,將國民黨與大陸關係連結起來,指出大陸與民進黨之所以「不相往來,全然是國民黨從中作梗,企圖運用美日支持民進黨假相,以破除「一中」枷鎖。從民進黨作為分析,目標僅有一個,就是裂解國民黨,使國民黨無從翻身後,民進黨才能高枕無憂。
國民黨高層仍在內(nèi)鬥
蔡英文就任不到5個月,民進黨就以規(guī)畫2 0 1 8年選戰(zhàn)佈局。如果民進黨能拿下新北市與新竹縣,一個是人口眾多的直轄市,一個是所得最高的縣,非但打破「北藍南綠」的政治版圖,當北部縣市全面綠化,國民黨還有政治生機嗎?顯然國民黨仍未領悟到民進黨作為的狠辣,還在搞內(nèi)鬥。一是黨主席之爭,二是上檯面的政治人物,想的居然不是2018年選戰(zhàn)勝負,而是個人的政治前途,暗示國民黨於2014年、2016年敗選之後,仍未回神面對迫在眉睫的危機。
以黨主席之爭而言,吳敦義與洪秀柱誰能勝出,關鍵在於黃復興動向。局勢逼得吳敦義不得不與郝龍斌、朱立倫等人結盟,這個結果看在本土藍眼裏,答案非常清楚,若洪勝出,未來國民黨禍福難料。若吳勝出,仍改變不了國民黨權力結構,黃復興再一枝獨秀的結局,必然給予民進黨割裂國民黨機會。是以吳對黨主席之爭一再表現(xiàn)欲拒還迎的姿態(tài),就是搞不定黃復興,於此遑論迎戰(zhàn)2018年「九合一選戰(zhàn)」。
其次有關2018年選戰(zhàn),民進黨人選已就定位,以待蔡英文協(xié)調(diào)出師。而國民黨縱然提出「武林計畫」找刺客出征,已顯得緩不濟急,刺客匆促上陣結果,縱贏回臺北市,卻輸?shù)粜卤笔?、新竹縣,試問國民黨還要再戰(zhàn)2 0 2 0年大選嗎?所有的答案國民黨應該非常清楚,一旦2018年大輸,分崩離析的國民黨,再戰(zhàn)2 0 2 0年大選,難道還有勝選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