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陳宇,曹智鵬,青晨,馬沂藎
(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4)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FMEA分析及維修模板開發(fā)
杜預,陳宇,曹智鵬,青晨,馬沂藎
(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4)
本文在深入了解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原理及結構組成的基礎上,對其展開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 EA),然后依托國內外經(jīng)驗反饋為各種故障模式選擇合適管理任務,并結合設備等級分類選定維修周期,最后匯總各階段成果完成維修模板的開發(fā)。本維修模板可以為國內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的設備管理提供技術參考,對于實現(xiàn)核電廠設備可靠性管理的標準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義。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FM EA;維修模板
國家核安全局在《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中指出,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yè)應進一步提高核安全設備可靠性。然而目前國內各新投運核電廠在核安全設備管理上,通常既缺乏電廠自身運行數(shù)據(jù)的支撐,又沒有國內核能行業(yè)統(tǒng)一的可靠性管理技術文件可供參考,不能及時為設備制定出高質量的維修策略,給機組的安全可靠運行帶來隱患。
近20年來,預防性維修策略模板(PM Template)在工業(yè)領域尤其是核能行業(yè)得到了廣泛、成功應用。實踐經(jīng)驗表明,維修模板的應用能夠快速、高效地制定、優(yōu)化維修策略,顯著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為核電機組安全可靠運行掃除隱患。因此,為核安全相關設備開發(fā)預防性維修策略模板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即是以核電廠主動力設備之一的高壓(6 kV/10 kV)電動機為開發(fā)對象,在深入了解高壓電動機結構和原理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并依托經(jīng)驗反饋為各故障模式選擇維修任務,再結合設備關鍵度/運行頻度/運行環(huán)境分析,選定維修周期,最后匯總維修策略形成核電廠高壓電動機預防性維修策略模板。開發(fā)本維修模板,能夠為國內核能行業(yè)高壓電動機的設備管理提供技術參考,具有重要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1.1基本結構
國內核電廠在役機組的高壓電動機一般為三相交流感應電機,電壓等級為6 kV(6.0/6.3/6.6)或10 kV,其轉子絕大部分為鼠籠式(圖1),少部分為繞線式(圖2)。高壓電動機在基本結構方面與普通低壓(380V)三相交流感應電動機一致,如圖1、圖2所示;但在冷卻方式、軸承及其組件、溫度監(jiān)測等方面卻有較大不同。
1.2冷卻方式
高壓電動機的冷卻方式,根據(jù)功率大小和功能重要性,通常采取以下兩種冷卻方式:
圖1 鼠籠式高壓電動機基本結構
圖2 高壓電動機繞線式轉子基本結構
(1)空水冷冷卻方式。在核電廠,通常功率大于1500 kW或關鍵敏感的高壓電動機采用空水冷冷卻方式(空水冷代碼為IC81W[2]),這是一種內循環(huán)為空冷自循環(huán),外循環(huán)為強迫水冷的電動機冷卻方式。典型空水冷高壓電動機及其空水冷卻器結構如圖3所示:電動機兩端風扇驅動內循環(huán)空氣從兩端吸入,經(jīng)過與電機定、轉子熱交換后,從中間向上流入水冷卻器,再與冷水管進行熱交換后,流向兩邊進入下一循環(huán)。
(2)空空冷冷卻方式??湛绽淅鋮s方式(空空冷代碼為IC611[2])是高壓電動機另一種較為常用的冷卻方式,這是一種內循環(huán)為空冷自循環(huán),外循環(huán)亦為空冷自循環(huán)的電機冷卻方式。典型空空冷高壓電動機基本結構如圖4所示:定、轉子鐵心與軸驅內風扇組成內風路,把電機內部熱量帶給冷卻器熱交換管外圓,風罩與軸驅外風扇共同組成外風路,將熱量從空空冷卻器熱交換管內圓帶走。
圖3 典型空水冷高壓電動機及其空水冷卻器
圖4 典型空空冷高壓電動機基本結構
1.3軸承及潤滑方式
軸承是電動機的核心部件之一,高壓電動機的軸承及其潤滑方式較為復雜,是該設備在日常維護、解體檢修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1)軸承。軸承根據(jù)摩擦方式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根據(jù)載荷方向分為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高壓電動機的兩端軸承可能為滾動軸承,或者滑動軸承,或者兩者的組合。大亞灣核電基地通常額定功率在大于或等于表1數(shù)值時,采用滑動軸承;否則,采用滾動軸承。
表1 大亞灣核電基地高壓電動機軸承選擇參照表
(2)潤滑方式。高壓電動機軸承的潤滑方式有3種:第一,脂潤滑,主要適用于載荷、轉速較小的滾動軸承;第二,自循環(huán)稀油潤滑,主要適用于載荷較高的滾動軸承和對散熱要求不高的滑動軸承;第三,強迫循環(huán)稀油潤滑,主要適用于載荷較大、散熱要求較高的滑動軸承。
高壓電動機軸承及其組件典型結構如圖5、圖6所示。
圖5 高壓電動機滾動軸承組件典型結構圖
圖6 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組件典型結構圖
1.4溫度監(jiān)測及加熱器
從安全性、可靠性和經(jīng)濟性角度考慮,核電廠高壓電動機一般配置了較多的測溫裝置,包括:驅動端軸承測溫裝置,非驅動端軸承測溫裝置和定子繞組(A、B、C相)測溫裝置。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均帶有加熱器系統(tǒng),保持電動機繞組干燥,啟停方式包括兩種:(1)電機停運時,自動投運加熱器系統(tǒng);(2)根據(jù)現(xiàn)場溫度,由溫度開關控制加熱器啟停。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測溫裝置和加熱器系統(tǒng)典型配置如圖7所示。
圖7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測溫裝置和加熱器系統(tǒng)典型配置圖
1.5接線盒及接地端子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機身裝有較多的接線盒,通常包括:主出線盒;中性點出線盒;溫度傳感器接線盒;加熱器接線盒。其中,主出線盒和中性點出線盒附近,通常設有接地端子。
本文在深入了解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基本結構組成后,對其展開了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并依托經(jīng)驗反饋,為每個故障模式選擇了相應的維修任務。
2.1邊界劃分
本文在進行FMEA分析之前,對核電廠高壓電動機設備邊界界定如下:(1)主電源電氣接口:包含電動機的動力電纜,但不包含電動機動力電源開關饋線側的接線端子;(2)防潮加熱系統(tǒng)接口:包括加熱器電源接線盒、指示燈、溫控開關、就地控制開關和就地控制開關連接的動力電纜,不包括該動力電纜另一端的接線端子;(3)儀控接口:包括儀控探頭及其連接的儀控電纜,不包括該儀控電纜另一側的接線端子;(4)電動機驅動端機械接口:包含電機側的靠背輪或傳動輪,不包括電機負荷側靠背輪及兩側靠背輪的連接螺栓或傳動帶;(5)軸承強迫循環(huán)稀油潤滑系統(tǒng)機械接口:僅包括潤滑油進入軸承的進油孔或噴油嘴,不包括除此之外的整個強迫循環(huán)稀油潤滑系統(tǒng);(6)電動機空水冷卻器機械接口:截止到水冷器進、出水口法蘭;(7)土建接口:包含電機底座地腳螺栓,不包括電機的支撐平臺或地基。
2.2FMEA分析
本文將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分為8個功能模塊,針對每個模塊中的零部件,展開故障模式及其影響向分析。本文共分析了40種故障模式及其影響,簡述如下:(1)定子繞組模塊,有定子繞組短路、絕緣老化、斷線、槽楔松動等4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定子繞組絕緣損壞燒毀電機或電機三相電流不平衡,有異常噪聲或振動大,甚至無法啟動;(2)轉子模塊,有轉軸或鼠籠導條斷裂、集電環(huán)表面不光潔、電刷磨損等5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電機出力下降、振動加劇直至不可用,或者集電環(huán)、電刷過熱燒毀,電機不可用;(3)軸承及其組件模塊,有軸承潤滑油脂過少、軸承潤滑油脂老化、甩油道(盤)堵塞、加油嘴彈簧松脫、軸承電流腐蝕、潤滑油冷卻水管堵塞等6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軸承磨損加劇或冷卻不足,最終導致軸承損壞,電機停運;(4)電機本體緊固/外殼/接地模塊,有電動機本體緊固件或地腳螺栓松動、表面污垢多、通風道堵塞、接地線斷線或螺栓松脫等5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電機振動加劇直至不可用,或本體溫度升高,或危害人身安全等;(5)動力電纜/接線盒模塊,有電纜絕緣層老化、接線端子松動/銹蝕或氧化、接線盒密封件老化、引出線絕緣支撐柱老化破裂等4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電纜或接線端子絕緣擊穿引發(fā)電源接地短路故障,或接線端子、繞組受潮絕緣下降等;(6)防潮加熱系統(tǒng)模塊,有加熱器損壞、接線端子松動/斷裂/銹(腐)蝕、電纜絕緣老化、溫控開關損壞等4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無法保持定子繞組充分干燥,加速定子繞組絕緣老化,降低電機壽命;(7)冷卻系統(tǒng)模塊,有冷卻器外表面或冷水管/風管內部污垢多、冷水管/管板接口內外表面腐蝕或銹蝕、冷卻器法蘭泄漏、風扇葉片斷裂或風扇蓋板變形、風扇防護罩鎖緊螺栓松動、冷卻器端面的密封材料老化等6種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電機散熱不良,本體溫度升高,繞組絕緣加速老化,或者冷卻水進入電機本體繞組,加速定子繞組絕緣老化,或者電機振動加劇直至不可用等;(8)儀控探頭模塊,有溫度探頭損壞或接觸不良或絕緣低、測振探頭損壞或接觸不良或絕緣低等6種故障模式,故障影響主要為導致運行人員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電機故障先兆,嚴重時造成電機損壞。
2.3維修任務選擇
本文在分析高壓電動機的故障模式及其影響時,均為其選擇了能有效管理該故障模式的維修任務,其中部分維修任務可管理高壓電動機的多種故障模式。
本文為高壓電動機選取的維修任務可分為三類:狀態(tài)監(jiān)測(C),共41種;定期翻新(R),共4種;定期更換(D),共4種。
3.1設備分類
為維修任務選擇周期之前,需要結合設備重要程度、使用頻度和運行工況,對高壓電動機進行設備分類。設備分類可以提高設備維修模板開發(fā)與使用的針對性,方便開發(fā)出適用于不同場合的設備維修模板。
本文設備分類具體如下:
(1)重要程度分級。根據(jù)高壓電動機的故障后果,將該設備分為:①重要設備(C),涉及安全和機組可用性的設備,其失效導致的后果非常嚴重不可接受;②功能不重要但經(jīng)濟重要設備(M),不直接影響機組安全和可用性,但會造成較大經(jīng)濟損失設備。
(2)使用頻度分類。根據(jù)高壓電動機的使用頻度,將該設備分為:①使用頻度高設備(H);②使用頻度低設備(L)。
(3)運行工況分類。根據(jù)高壓電動機的運行工況,將該設備分為:①惡劣工況設備(S);②正常工況設備(M)。
本文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認為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均為重要設備(C),因此將所有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分為四類設備:CHS、CHM、CLS、CLM。
3.2周期選擇
如前所述,本文將核電廠高壓電動機分為四類,因此每一個維修任務需要針對這四類設備選擇維修周期。
本文在選擇周期時,根據(jù)設備等級和AP913目標,遵循如下原則:(1)“CHj”=>“CLj”,j={S,M}:設備運行頻度由高到底,分析檢修周期是否需要改變;(2)“CiS”=>“CiM”,i={H,L}:設備運行環(huán)境變化,分析檢修周期是否需要改變。
周期主要參考:(1)核電廠高壓電動機運行維修手冊;(2)核電廠高壓電動機運行經(jīng)驗反饋;(3)對高壓電動機設備的認識、專業(yè)技能;(4)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的FMEA分析;(5)定量化分析。
表2 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維修模板(圖)
本文在完成以上各階段工作以后,將各階段成果匯總,并錄入規(guī)定格式,即為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維修模板,如表2(圖)所示。
本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維修模板中共有40種故障模式,49種維修任務,每種維修任務均有4種維修周期,以適應四類不同運行頻度不同運行工況的高壓電動機。
本文結合國內外核能行業(yè)維修模板開發(fā)與應用的良好實踐,根據(jù)國內核電廠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了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的結構及組成,然后對其開展FMEA分析,為每個故障模式選擇合適的維修任務,并結合設備的重要度、運行頻度和運行工況,為每個維修任務選定了四個設備等級的維修周期,最后匯總各階段成果,完成本次維修模板的開發(fā)。本文開發(fā)的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維修模板,經(jīng)過評審得到了業(yè)界評審專家的肯定。本維修模板可以為國內核電廠高壓電動機的設 備管理提供技術參考,對于實現(xiàn)核電廠設備可靠性管理的標準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義。
[1] 張圣.壓水堆核電廠維修模板開發(fā)與應用研究.核動力運行研究,2015,Vol.28,No.2:26-31.
[2] GB/T 1993《旋轉電機冷卻方法》.1993,第7章.
TM 315
A
1671-0711(2016)09(下)-0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