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卓蕓
寫完作業(yè),我就去看媽媽炒青菜。媽媽把菜洗好,瀝干,切成一段一段。
準備工作做好了,要炒菜了。她先把鍋架在煤氣灶上,把煤氣灶上的開關擰開,等鍋稍微熱一點了,倒兩勺油,把鍋晃一晃,使油均勻地鋪在鍋底。
然后再把菜放入鍋中,這時,只聽見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冒了出來,我疑惑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把菜放入鍋中會有那么大的聲音?”“因為青菜里有水分啊。”媽媽笑著回答。媽媽又繼續(xù)炒青菜,她不斷地翻炒著青菜。過了一會兒,她往鍋里加了點水,把鍋蓋蓋上。我又不明白了:“為什么要把鍋蓋蓋上呢?”“因為我要讓菜燜一會兒呀。”媽媽溫柔地回答。
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媽媽打開鍋蓋,一陣炒青菜的香味撲鼻而來。媽媽把三分之一勺鹽、四分之一勺糖撒在青菜上,用鏟子慢慢攪拌。最后,一盤香噴噴的炒青菜出爐了!我嘗了一口,對媽媽說:“你燒得真好吃!”媽媽甜甜地笑了。
[閱讀分析]
小作者在一旁看媽媽炒青菜,多仔細呀!
炒菜前要把菜“洗凈、瀝干、切成段”;菜下鍋前,要把鍋子加熱,把油鍋晃一晃;炒菜時,需要翻炒、加水、蓋鍋蓋;菜出鍋前,再加調料攪拌……每一步都沒有遺漏!
在寫的時候,用上了“先、然后、過了一會兒、幾分鐘過去了、最后”等這些表示時間先后的詞語,使文章條理清楚!
小作者不但仔細看,還主動問,用心聽,細細嘗……把看媽媽炒青菜寫得又生動又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