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一、分級閱讀的現(xiàn)狀
在很多小學,兒童閱讀長期以來“重知識而輕感受,重學習而輕體驗,重推介而輕指導,重課內(nèi)而輕課外”的傾向嚴重。許多時候,無論家庭還是學校,對兒童閱讀的關(guān)注、引導基本還停留在表面上,既缺乏長遠規(guī)劃,也忽視閱讀指導,這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了“兒童分級閱讀”的觀念接受與實踐展開中。新世紀以來,盡管一些教育、出版、文化機構(gòu)紛紛開始研究和倡導兒童分級閱讀,也推出了一系列兒童分級閱讀讀物,但是,因缺乏足夠的了解、認知,出版界、學校、培訓機構(gòu)、教育管理部門等的各界對“兒童分級閱讀”很大程度上依然持猶疑、觀望的態(tài)度。
二、什么是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少兒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fā)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分級閱讀起源于發(fā)達國家,在香港、臺灣地區(qū)發(fā)展了十幾年,分級閱讀概念產(chǎn)生于對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學分析。少年兒童在不同的成長時期,閱讀性質(zhì)和閱讀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歐美比較常見的有兩種分級方式,一種是指導型的閱讀方式,從A—Z,A是最簡單和初級,根據(jù)26個字母的排列,面對的讀者群成26個級別,這個觀點的提出是在1996年和2001年的兩本著作里,一個是1996年的《閱讀指導給孩子第一次教導》,還有2001年《指導閱讀和作用分級》這樣兩本書都有提到。第二個分級標準,就是萊克賽爾(Lexile)分級系統(tǒng),其實是一個分數(shù)的系統(tǒng),從初讀者開始劃分,最高到1700分。
三、為什么要進行分級閱讀
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就是閱讀大量適合自己閱讀水平的讀物。每個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和認知水平都不一樣,讀物太難,孩子會有挫敗感,從而產(chǎn)生對閱讀的抵制心理;讀物太簡單,則無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體會不到閱讀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會喪失閱讀興趣。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來說,他們在不同的成長時期,閱讀性質(zhì)和閱讀能力卻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小學生的閱讀指導,必須需要衡量的標尺,標度出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了“尺子”標度出閱讀水平之后,下一步便需要分級閱讀提供一座循序而進的階梯。這個時候,進行分級閱讀就十分有必要了。
四、如何指導學生分級閱讀
1.為學生提供最合適的閱讀文本——《階梯式閱讀指南》
分級閱讀的目標是為少年兒童提供最合適的文本。那么,什么是最合適的文本呢?據(jù)美國伊利諾大學提供的材料,在美國,所謂的合適文本是指在閱讀中,讀者能夠認識10個單詞中的9個,并克服較小困難而理解文意。如果一個文本,孩子能夠認知其中90%~95%的單詞,我們就認為這個文本是適合孩子教學閱讀水平的。比照這個標準,更容易的文本被定義為獨立認知型,更難的文本則被定義為挫敗認知型。挫敗認知型文本是不適合作為閱讀教學的。所有學生都應(yīng)當?shù)玫竭m合自己認知階段的閱讀教學,一個根據(jù)難度不同設(shè)置的分級閱讀材料能夠提供給老師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因此2009年9月,我校的語文骨干教師研讀了各類分級閱讀的讀本,自主編撰了《階梯式閱讀指南》,針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向他們推薦相應(yīng)的書目。書目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這三個等級,一般情況,初級面向一二年級學生,中級面向三四年級學生,高級面向五六年級學生,初級必讀書目10本,選讀30本,中高級必讀書目15本,選讀50本。每學年語文老師引導學生精讀相應(yīng)級別的必讀書目,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時,也可以根據(jù)《階梯式閱讀指南》進行指導。
為了檢測分級閱讀推廣的實效性,也為了了解學生閱讀的水平和程度,我校的階梯閱讀測試也就應(yīng)時而生了。自從階梯閱讀測試開展之后,學生的閱讀有了評價的標尺,教師的指導也變得有的放矢。
2.指導學生進行分級閱讀摘抄——《金色童年摘記本》
“不動筆墨不讀書”,為了幫助學生在分級閱讀時,能邊閱讀邊積累,我校還自主設(shè)計了取名為《金色童年》的讀書摘記本。我們每學期都開展“薄觀約取、厚積薄發(fā)”的讀書摘記活動。活動主題詞:積累、置換、分享、共生。在校園讀書、家庭讀書和網(wǎng)上讀書的基礎(chǔ)上,全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tǒng)一使用《金色童年》閱讀摘記本,于學期末進行展評,稱之為“閱讀積累”;一學期內(nèi)完成一本有質(zhì)量的讀書筆記的學生可到學校圖書館任意領(lǐng)取一本喜歡的圖書作為獎勵,稱之為“閱讀置換”;將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永久保存在學校圖書館專柜中供大家閱讀,稱之為“閱讀分享”;每學年經(jīng)師生、家長共同評選出的“最佳讀書筆記”將由學校編印贈送給全校學生。以此激發(fā)廣大學生的讀書熱情,推動全校性讀書活動的開展,稱之為“閱讀共生”。后來我們又把“置換”的范圍擴大了,2011年末在我校操場上開展了一次“閱讀置換,分享快樂”的活動。三~六年級每個班級選出10本優(yōu)秀的金色童年摘記本,放在置換攤點,其他同學就拿著自己的圖書,到這些置換點換取自己喜歡的摘記本。
3.為學生搭建分級閱讀展示平臺——“我們的百家講壇”
學校、教師、家長、社會有義務(wù)為學生搭建分級閱讀的展示平臺,讓每一個孩子能體驗到分級閱讀的成功與快樂。2007年9 月,這個豐收的金色秋天,我校的師生和家長,也一起捧出了讀書的成果,與全校學生一起分享,“我們的百家講壇”就這樣開講了!開講的內(nèi)容根據(jù)初級、中級、高級進行劃分,有古往今來的歷史人物,有妙趣橫生的數(shù)學知識,有發(fā)人深省的名人故事,有通俗易懂的民間藝術(shù),還有內(nèi)涵豐厚的文學作品,內(nèi)容十分廣泛。雖然同學們從未走上過講壇,但是與大家交流讀書成果的熱情,讓他們神采飛揚,讓他們妙語連珠?!拔覀兊陌偌抑v壇”給了學生讀書交流的平臺,讓讀書的馨香如同豐收的歡笑般悅耳動聽。
陶行知先生提倡“創(chuàng)新教育”,閱讀指導也需要創(chuàng)新?!胺旨夐喿x”最終之意,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去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技巧,而是通過相應(yīng)的方法、技巧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讓適合的書去影響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偠灾?,在小學實施分級閱讀的指導策略,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最大的閱讀成就感和喜悅感,激發(fā)其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珍.小學生分級閱讀的思考與對策.內(nèi)蒙古教育,2015(20)
【2】李學斌.如何為小學生經(jīng)典閱讀分級.中華讀書報,2013(11)
【3】朱自強.兒童閱讀為什么要分級.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2015(04)
【4】梁麗文.小學生課外閱讀分級指導策略的實踐探索.廣東教育(綜合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