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田 段婷婷(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遼寧 沈陽 110101)
燈臺樹播種及大苗培育技術(shù)
●田大田 段婷婷(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遼寧 沈陽 110101)
燈臺樹(CornuscontroverseHemsl)為落葉喬木,高達(dá)4~10m。樹干挺直,樹干上的主枝明顯呈層狀,水平伸展,形似燈臺,1~2年生枝紫紅色,多年生樹呈灰褐色。葉廣卵形或廣橢圓形。傘房狀繁傘花序生于新枝頂端,長7~9cm,花小,白色。核果近球形,初為紫紅色,后為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喜濕潤氣候,較耐陰,極耐寒冷。樹形美觀獨特,花、葉、果、姿均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宜列植、叢植,最好植于建筑物北側(cè)或與其他樹種伴植。
1.1果實采摘、脫種
9 ~10月及時采摘已變?yōu)樽虾谏墓麑?,鋪于干凈地表,踩踏,使果皮、果肉與種子分離。裝入桶內(nèi),加少量水再揉搓,多次投洗,倒出懸浮的果皮和果肉,取出沉于桶底的成實種子。
1.2種子低溫沙藏處理
取出的種子不可晾曬,立即與3倍體積并含水30%的河沙充分混勻,裝入編織袋內(nèi),存放于陰涼處,入冬后移放于冷窖或后墻下,控制適溫為-5~5℃,一直存放至次年4月中上、中旬,待種子有20%發(fā)芽即可播種。若秋末冬初播種,不必進行低溫沙藏處理。
1.3床地準(zhǔn)備
10月底至11月初或次年4月中旬,選沙壤至重壤質(zhì)、腐殖質(zhì)含量較高的平地或緩坡地,按南北床向或坡地,清除雜草,刨除雜樹,按15cm高、1.2m寬、15~20m長作床。床表勻撒農(nóng)家禽、畜有機肥,施入量為0.5~1.0kg/m2。翻土15cm深,使土與糞充分混勻,耬平床面,拍實床緣。相鄰床間步道寬30~40cm。
1.4播種
適宜播種期為11月初或4月中旬。橫床向每隔20~25cm開一深為2.0~2.5cm的溝,向溝內(nèi)條播種子,種距3~4cm,播種量50~60g/m2,覆土厚2cm左右。
1.5覆蓋與噴水
播種后立即向床面覆蓋1cm厚的細(xì)碎樹葉或草秸,向覆蓋物上噴水,浸濕土表10~15cm。
1.6遮陽
種芽出土后,平地春播的最好架拱并罩透光度為70%的遮陽網(wǎng),6月上旬撤網(wǎng),秋播的不必罩網(wǎng)。
1.7除草
5 ~8月,及時拔除床面雜草,確保出苗不受雜草為害而健壯生長。
1.8越冬防抽條
11月初,挖出播種苗集中假植或向苗床上灌1次越冬防旱水,浸濕床表15~20cm。
2.1移植地準(zhǔn)備
10月底或翌年4月初,選土層厚的緩坡地或平地作為移植地,清除地表雜草和雜樹。4月上中旬,橫坡向或南北向按1.4~1.5m行、株距挖寬、深各為20cm的坑穴,將挖出的坑土與1/4數(shù)量的農(nóng)家畜肥混拌均勻。將修過根的幼苗擺入穴內(nèi),每穴1株,向坑內(nèi)回填土并踩實,定植深度以根頸處土地與坑表平或略高為適度,同時修筑直徑50~60cm、高20cm的圍堰。
2.2澆水與覆蓋
栽苗后立即向圍堰內(nèi)澆水,浸濕坑表30cm,水下滲后向坑表覆4~5cm厚的枯枝落葉或細(xì)松土粒,以防坑表干旱龜裂,影響成活。
2.3除草
植苗后5~8月的生長季,及時除、割地表雜草。
2.4追肥
每年4~5月,距根頸20~40cm處,刨兩個深為6~8cm的小坑,向穴內(nèi)施入磷酸二銨或復(fù)合肥,施入量隨樹齡增大而逐年增多,一般為150~300g。
苗木定植后,經(jīng)5~8年或更多年的生長與管理,當(dāng)樹高達(dá)2.5m以上、冠幅達(dá)1.5m以上時,即可出圃用于園林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