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雄兵(仙桃職業(yè)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湖北仙桃 433000)
對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袁雄兵
(仙桃職業(yè)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湖北仙桃 433000)
高校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其擁有健康良好的體質是標志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前提。我國頒布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相關文件,以此來促使學生參與鍛煉,提高學生的體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就業(yè)提供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國在高校學生體質測試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該文就對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試探性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以便相關人士借鑒和參考。
高校學生 體質測試 現狀 對策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效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工作與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由于人們精神空虛與緊張、運動量少以及環(huán)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人體質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尤其是高校學生[1]?;谶@種情況,我國必須要對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加以強化,積極宣傳相關政策和文件,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體質測試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體質水平的提高。
由于我國教育體制還不夠健全,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這樣增加了學生課外學習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多余時間進行鍛煉,缺乏運動。同時高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對身體鍛煉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部分學生需要應對考研,將業(yè)余時間用于學習,沒有時間參與鍛煉。而利用學生體質測試能夠培養(yǎng)學生參與鍛煉的意識,強化學生的鍛煉意識,促使高校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提高體質測試水平,達到高校規(guī)定的標準。我國就關于青少年體質增強問題頒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質狀況,要求高校將學生體質健康的增強納入教學工作中,這樣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同時能夠提高自身的耐力、體能和速度,改善學生肥胖和近視等情況[2]。此外,我國在2007年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學生體質對教學的作用,強調學生體質測試是對學生體質標準進行檢驗的唯一方式,因此高校必須要積極測試學生體質,并向國家體育總局呈現測試結果,便于指導后續(xù)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
2.1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學生體質測試工作受測試儀器、設施和場地等因素的影響,提供足夠的器材與場地是確保該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但是高校在開展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時,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測試儀器與設施缺乏較高的質量以及足夠的數量,測試場地不足,無法按照相關標準來對測試工作進行統一安排,難以準確客觀評價學生體質情況。同時部分高校無法保證測試儀器的精確性,實際使用的儀器質量不高,降低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不利于測試工作的正常進行。
2.2 測試管理機制不健全
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為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其對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高校學生具有較多的人數,因此需要系統管理測試過程,強化管理水平和質量,從而提高測試的成績。部分高校在實際測試工作中,對學生體質測試加以忽視,僅僅只將其作為一項可有可無的任務,無法建立健全的測試管理機制,導致學生體質測試水平低下[3]。對于學生體質測試而言,其具有較短的測試時間和繁重的測試任務,需要高校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但是高校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信息不暢,難以將各部門的職能加以充分發(fā)揮,不利于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
2.3 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落后
高校在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時多采用集中評價形式,調查研究學生體質情況后指出存在的問題,這雖然能夠有效了解學生體質的整體狀況,但是學生難以從其中獲得有效的信息和指導方法,對學生個體而言無任何意義。這樣的評價方法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難以進行信息反饋,無法指導學生形成健身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降低學生整體的體質水平,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的體質測試標準,測試的手段與方法更為靈活和科學,測試人員對學生體質的合格率十分了解,但是其在實際測試中難以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作業(yè),降低測試標準,以此使學生能夠達到學校的測試合格率,影響測試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
要想強化高校學生體質測試的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健全測試管理機制;三是改進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
3.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高校學生體質測試來說,其測試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受測試儀器和設施的影響,從而導致測試數據和測試結果缺乏準確性與真實性,不利于下一階段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實施。因此高校在實際測試工作中,應嚴格按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來建設體育基礎設施,將相關測試器材合理放置在相應位置,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鍛煉需求來采購體育器材。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應對實現準備幾套體質測試器材,這樣能便于多數學生的使用,降低測試的周期。同時高校應強化學生個體的安全,在測試之前對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統計和檢查,無法正常測試的學生可對其予以免測,并且在進行肺活量測試時,高校應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擁有一只吹嘴儀器,降低安全隱患。除此之外,高校應定期維護與保養(yǎng)測試儀器,及時更換使用時間長的設備,避免測試結果存在較大誤差,保證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有序進行。
3.2 健全測試管理機制
高校在進行學生體質測試之前,應制定合理的體質測試規(guī)定,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在測試前由教務部門開展調課測試,在測試中由財務部門結算參與測試人員的工作報酬,由后勤部門提供后勤服務等,這樣能夠建立完整的測試管理機制,保證機制的完整性與高效性。同時各部門應積極商討優(yōu)質的測試方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分工,保證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改進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
高校進行學生體質測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多進行體育鍛煉。以往高校在評價學生體質測試時多是以整體評價為主,對個體差異缺乏針對性,因此高校必須要改進測試評價方法,保證測試整體效果的同時加強個體差異的針對性。教師在測試的過程中可對每個人的測試結果進行評價,并將學生的缺點和優(yōu)點等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針對不同的缺點提出不同的意見,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正缺點,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學生能夠利用網絡與教師和專家進行實時溝通與交流,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健身指導辦法,有效指導學生鍛煉,促進學生體質水平的提升。此外,高校可在學生總體成績評價中有效納入學生的實際體質情況,將體育考試加入早平時考試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質測試與體育鍛煉活動中,并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的測試要求,保證測試工作的有效落實。高校也可在新生入學后組織其進行體質測試,為學生后期的體質測試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便于對學生平時成績的分析與考量。
綜上所述,高校在開展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測試管理機制不健全、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落后,導致學生體質測試水平降低,嚴重影響了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實施。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必須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斷健全和完善體質測試管理機制,強化體質測試的宣傳與教育工作,積極改進測試評價方法和執(zhí)行標準,從而促進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有序進行,提高學生體質測試的整體水平。
[1]陽劍.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系統運行機制分析與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1):124,125.
[2]曹鈺.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主要問題分析與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1):78-79,98.
[3]黃小棣.寧波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2):14-15,21.
G804.49
A
2095-2813(2016)03(b)-007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