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紅(重慶市梁平縣實驗小學,重慶 405200)
?
小學體育課堂游戲教學組織問題及對策探究
姜曉紅
(重慶市梁平縣實驗小學,重慶405200)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游戲教學已普遍被教師接受和使用,但在教學實踐中,游戲教學的組織不夠嚴密,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對筆者近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旨在為小學體育課堂中有效地組織游戲教學提供參考。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游戲教學已普遍被教師接受和使用,成為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中行之有效的一種。但在教學實踐中,游戲教學的效果與設計預期總是存在著差距,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游戲組織不夠嚴密。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學習、實踐和反思,對小學體育課堂中如何有效組織游戲教學進行了探究。
游戲是兒童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兒童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約翰?杜威明確指出;“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戲和競技,而對于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游戲教學法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以某種游戲為基本內(nèi)容進行指導、訓練的教學方式。它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可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速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精神。
3.1過分注重游戲的教育性,忽視了游戲的趣味性
不論是何種游戲,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的游戲才會具有價值。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關注最多的是能否通過游戲來完成教學目標,在對游戲進行講解時會下意識地強調(diào)游戲的目的和任務,重點講解技術規(guī)范,使游戲演變?yōu)橥瓿山虒W任務的工具。游戲還沒開始學生就失去了興趣,也就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更無法從游戲中獲得愉悅的情感經(jīng)歷,通過游戲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就完全喪失了,甚至會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急劇下降。
3.2過分重視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忽視了游戲的主體性
游戲活動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教師應扮演著適當干預和引導的角色。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會不自覺地按預設步驟來支配學生的游戲行為,隨意干預甚至操控游戲過程,迫使學生在預定軌道內(nèi)做好游戲活動,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成為了教師手中的“牽線木偶”,其自主性完全被剝奪,只能機械地做著教師要求的事情,對學生能力和情感培養(yǎng)的作用并不明顯。
3.3過分追求目標達成的同一性,忽視了個體的差異性
“為了一切學生”是教育的宗旨之一,其含義應該是充分開發(fā)每一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名學生都盡最大可能地獲得發(fā)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希望所有學生都能達成最大目標,因而會對“困難戶”特殊照顧,在沒有對游戲行為進行系統(tǒng)觀察、對體能和情緒變化進行及時了解、對能力范圍做正確評估的情況下,不時地對他們進行點評,糾正動作錯誤。這樣的指導,既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3.4過分關注游戲結果的競爭性,忽視了評價的多元性
總結評價是游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情況并改進學習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教師在游戲結束后進行簡單點評,如哪些同學完成了學習任務,哪些同學獲得了獎勵,甚至將總結評價變成了頒獎典禮。這樣的總結評價,評價主體僅局限于教師,評價內(nèi)容僅局限于游戲結果,評價方式僅局限于絕對性評價,完全忽視了評價的多元性,只是為了完成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進行評價,失去了總結評價應有的診斷和激勵作用。
4.1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解游戲時應針對游戲內(nèi)容和學生心理特點,力求生動活潑且富有情趣,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出學生的游戲參與興趣,讓學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例如,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可將游戲與生活場景相結合,使游戲內(nèi)容體現(xiàn)出濃郁的生活氣息,讓學生產(chǎn)生新奇而又親近的感覺;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欲,可將游戲融入到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先喜歡上故事中的角色,并急于展示角色所具備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好勝心,可加入適量的挑戰(zhàn)和競爭色彩,或者建立獎勵機制,以提高學生的興奮度。
4.2加強游戲的引導,讓學生成為游戲真正的主體
游戲教學法的目的和意義就在于,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主達成教學目標。但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自控制能力較差,這就要求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有效地進行引導,不斷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成為游戲真正的主體,保證學生能在自由和諧的環(huán)境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例如,在學生存在疑問時,可提出啟發(fā)式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者與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解決辦法;在學生的關注點偏離游戲時,教師可參與到活動中去,扮演合作伙伴或競爭對手的角色,引領學生重新回到游戲中。
4.3適時恰當?shù)闹笇?,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
適度的困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更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指導的時機,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游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經(jīng)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及時了解學生動作完成情況和情緒的變化,結合學生能力做出準確分析,只有在確定學生無法獨立面對所遇到的問題時,才能進行個別指導。在指導時,教師需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運用方式方法,幫助學困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例如,對于學習心理障礙的學生,可用講解與示范同步進行的方法,以加強感覺統(tǒng)合協(xié)調(diào)訓練,幫助他們完成知識的整合與建構;對于社會交往水平較低的學生,可用關心詢問的方式,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碰到的難題和解決問題的想法,幫助他們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對于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可對他們游戲行為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給予成功的快樂,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沮喪等不良情緒。
4.4多元、科學的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新課程標準倡導老師根據(jù)本校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實際,構建多元、科學的評價體系。因此,老師在游戲總結點評時,應將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效果性評價相結合、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評價內(nèi)容應包括體能、體育與健康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發(fā)展情況,也包括學生游戲態(tài)度、游戲行為、游戲紀律等表現(xiàn)情況,還應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不足之處。例如,教師可根據(jù)游戲觀察的情況,先指定內(nèi)容讓學生反思,以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再做全面綜合、公正客觀的點評,對游戲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或進步明顯的提出表揚甚至給予獎勵,對游戲中的不良表現(xiàn)總結經(jīng)驗并提出希望,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改進學習方法。
為了能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充分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需要教師不懈地學習和實踐,研究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關注每名學生,總結經(jīng)驗教訓,探索出更多科學、有效的游戲組織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杜威.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王承緒,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2]許國亮.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138.
[3]郝志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與建構[J].教育研究,2015(2):113—115.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74-02
收稿日期:2016-03-19
作者簡介:姜曉紅(1973~),小教高級,大專。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