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東雷
(華北電力大學體育教學工作部 河北保定 071000)
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目標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分析
侯東雷
(華北電力大學體育教學工作部 河北保定 071000)
羽毛球運動對于大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有吸引力的體育項目,該運動所需人數(shù)少,開展組建簡單,方式有單打和雙打等,因為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如今,羽毛球運動越來越普及,許多公司內部也會經常組織羽毛球活動,為了讓大學生們在畢業(yè)后能更快地適應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更順利地融入新的環(huán)境,教會大學生打羽毛球并提高他們的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徹底地研究當下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現(xiàn)狀,依據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目標制定教學發(fā)展上的創(chuàng)新策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羽毛球教學 目標 現(xiàn)狀 發(fā)展
如今,高校體育課程的目標呈現(xiàn)出由單一向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既要求學生參與到運動中去,了解并熟練掌握運動技能,還考慮到未來學生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發(fā)展,羽毛球課程目標也是如此。體育課程將容易忽略的心理和社會等內容由隱性轉化為顯性,表明體育課程已經從理性的運動工具的僵硬框架中跳脫出來,向感性的人文主義發(fā)展,這可以說是體育課程發(fā)展中的一種里程碑式的進步,這一大步使體育課程具備了一定的人文色彩。然而,有一點必須達成共識,那就是這些隱性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依賴于最原始最本質的運動工具的功能,只有提高了學生們打羽毛球的技能,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去實現(xiàn)心理和社會層面的發(fā)展。所以,高校羽毛球課程最最基本的目標,歸根結底還是“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讓他們學會基本的羽毛球知識,掌握技能加強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進而實現(xiàn)最終的全面發(fā)展。
2.1場館設施不足
羽毛球運動不像籃球或者足球,參加的人數(shù)眾多且進行一場比賽的時間很長,羽毛球最少只需要兩個人,比賽時間可以任意調整,因此,喜愛羽毛球運動的人們因其運動本身的靈活性更樂意參與其中。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普及,更多人的參與使得對羽毛球場地的需求增加。據統(tǒng)計,很多學生因為學校場館開放的時間短而無法在課后使用,羽毛球運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有的學生只得在宿舍附近的小路上運動,但由于路上時有行人出現(xiàn),路窄樹多,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們的運動體驗。所以,有些高校應適當?shù)販p少那些對社會人士開放的營利性的羽毛球場館,延遲校內場館開放的時間,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增加羽毛球場地的數(shù)量,保護學生對羽毛球的熱情,維持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羽毛球運動的阻力降低到最小。
2.2教師專業(yè)技能不足,教學模式老舊
據調查顯示,羽毛球教師中專業(yè)教師的人數(shù)還不到1/4,如此規(guī)模的師資隊伍斷然無法滿足羽毛球專業(yè)教學的需求,因為教師的專業(yè)與否將嚴重影響羽毛球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羽毛球教學課程中,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大約30%的高校使用了多媒體等新的教學手段教學,其他高校依然在采用動作示范講解與學生練習結合的這種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缺陷在于教師所示范的標準動作不能長期保存,整個教學過程容易落入流水線的俗套,難以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成果和既定的教學目標。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年代,一切都應該與時俱進,包括羽毛球教學方法。
2.3同學之間缺少競賽交流
經常舉行羽毛球比賽不僅能夠檢驗與評估教學成果,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和奮斗意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然而,學校和教師似乎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從目前高校羽毛球賽事貧乏就可以看出。據相關研究表明,高校對羽毛球項目建設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其他體育項目,這就使得高校羽毛球協(xié)會之間、俱樂部與體工隊之間的交流和切磋的機會少之又少,阻礙了羽毛球知識的傳播和技術的增長。
3.1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在羽毛球普及高校校園的時代,高校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對校內各大運動場館進行科學合理規(guī)劃,完善羽毛球運動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校內建成的羽毛球場館除了在平時的教學時段開放外,還可以在早、中、晚或雙休日或采取單雙周的模式有選擇性地開放并加強管理。在課余的運動形式上可以采取有償教學、健身的方式,以館養(yǎng)館。另外,部分管理人員也可以從羽毛球愛好者中選拔,減少管理費用的開支,而且他們在管理場館的同時還可以學習他人打球的經驗,這些措施都可以避免給學校的經費帶來過大的負擔。
3.2組建高水平教練員隊伍
試想,如果老師也只是一知半解,又如何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呢?所以,要想徹底有效地提高學生羽毛球的水平,理論知識扎實、球技高、教學經驗和比賽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應該固步自封,而要積極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保持良好的訓練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發(fā)出羽毛球教學娛樂和趣味的一面,令傳統(tǒng)教學不再死板。另外,高校之間應該經常組織老師開座談會或者組織比賽,讓老師們有機會互相交流和學習,在教學水平上共同進步,大范圍地提高羽毛球教學的質量。好的老師教出專業(yè)過硬的學生,然后這些學生再去教下一代學生,形成羽毛球技藝傳承的良性循環(huán)。
3.3組織羽毛球聯(lián)誼賽
筆者認為,羽毛球的教學同樣應該遵守“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誠然,比賽就是“走出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一場高水平的比賽能讓人們在贊嘆運動員精湛的球技的同時感悟到羽毛球運動的獨特魅力,這樣的比賽能夠感染人也能夠吸引人,讓更多還在猶豫徘徊的同學付出實際行動參與到羽毛球運動當中。為了贏得比賽,同學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開展長期的有計劃的系統(tǒng)性訓練。由于各高校之間的水平有所不同,為了讓比賽更加科學和公平,在設置比賽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按照水平的不同層次分級設置,這樣不至于打消水平較低的隊伍的積極性,而且實力相當?shù)膶κ直荣惒艜ち?,也更精彩。代表學校參賽的隊伍在久經沙場后,無論是經驗、技術還是心理素質都會得到提高,他們作為代表和前輩再去教會后輩,從而整體提高學校的羽毛球水平。另外,還可以安排專門的人去從事羽毛球俱樂部的工作,定期組織師生聯(lián)誼羽毛球比賽,選拔高水平的羽毛球校隊,代表學校參加校外的比賽,進一步帶動羽毛球運動的開展。
羽毛球運動雖然是一項小型體育運動,但它不僅僅考驗的是體力和耐力,也需要具備很強的技術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教師教動作、學生自主練習這一種模式,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去總結教學經驗,不論是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到教授學生技能還是鼓勵學生參與練習,都應該因材施教,找到適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筆者認為從增設運動場館、提高師資專業(yè)素養(yǎng)、積極組織羽毛球比賽等方面均能改善這些問題,更快更好地幫助學生們牢牢掌握羽毛球技術,促進羽毛球運動的繁榮發(fā)展。
[1]陳衛(wèi)峰.大眾性羽毛球運動在南寧市區(qū)盛行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2007(2):72-74.
[2]王素平,彭敏.羽毛球步法教學的焦點問題及其原則[J].遼寧體育科技,2002(4):43.
[3]殷家鴻.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幾個關鍵問題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11(9):144-145.
[4]肖杰.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0.
G847
A
2095-2813(2016)09(a)-00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