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玲
(延邊大學 吉林 延邊 133000)
量詞“點”和“些”的對比
許華玲
(延邊大學 吉林 延邊 133000)
“點”和“些”都是不定量詞,二者有時可以互換,有時又存在較大的差異。本文通過對比法,著力探討了兩者的不同用法及原因。本文側重探討“點”和“些”的不同用法?!包c”和“些”都能給名詞計量。當“點”和“些”與形容詞、方位詞、代詞“這(那)”進行搭配成句時的不同點進行分析。本文通過對“點”和“些”的對比,加強“點”和“些”的區(qū)別認識,通過“點”和“些”的相同之處以及對比不同之處,使人們更好的區(qū)分它們的用法,更正確、更理解的使用“點”“些”。
語義;句法;語用;異同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點”和“些”兩者都是不定量詞,二者有的時候可以互換,有的時候又存在不同點,中心內(nèi)容是通過本次對“點”、“些”的對比,可以看出這兩個詞在句法、語義上都大不相同。通過對量詞“點”和“些”做對比,主要探討兩者的不同用法,“點”和“些”作為名量詞、動量詞時,用法不大相同,與其他詞組合時,用法也有所差異。通過此次研究區(qū)分“點”與“些”的用法,通過“點”和“些”的相同之處以及對比不同之處,使人們更好的區(qū)分它們的用法,更正確、更理解的使用“點”“些”。
1.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對“點”、“些”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兩者有四個主要的不同點:(1)“點”很少用于可量化的事物,但是“些”能夠用于可量化的事物。(2)“點”主要體現(xiàn)少量的意思,但是“些”并非體現(xiàn)為少量。(3)“這些+名詞”、“那些+名詞”僅僅表示復數(shù),不表示數(shù)量。“這點+名詞”主要表示為量少的意思,與“這么點+名詞”表示的意思相同。(4)“有些+名詞”一般是主語,通常出現(xiàn)在句首位置,用于說明某一種事物,但是“有點+名詞”的用法則與之完全不用。郭建華、宋孝才等諸多學者基于不同視角比較和分析了“點”、“些”,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點”、“些”的認識。
2.1 “點”和“些”有不同的計量對象
“點”、“些”都可以計量名詞,可是兩者的計量對象存在很大差異?!靶笨梢杂嬃繜o界名詞、有界名詞和抽象名詞,“點”一般只可以計量無界名詞,不能計量有界名詞。有界名詞可以與“些”同時存在,因此“些”具備計數(shù)功能。一般而言,有界名詞與“點”無法一起使用,因此“點”不具備計數(shù)功能。例如:
(1)這樣不顧臉面的去同一些乞丐賭博,給了家中多少氣慪,我是不理解的。
(2)且這也可以說是一些綢緞鋪、洋貨店、糧食店一個賺錢的好機會,哪個又愿輕易放過?
“乞丐、綢緞鋪”這些都是有界名詞的典型詞匯,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專有量詞:乞丐是個,綢緞鋪是家,專有名詞與數(shù)詞一起修飾有界名詞,為名詞進行計數(shù),例如:五個乞丐,三家洋貨店?!拔濉⑷边@些表示數(shù)量的詞直接點出了乞丐、玩具和洋貨店的數(shù)量,“個”、“家”這些量詞則代表了計數(shù)單位,數(shù)詞和量詞的共同應用明確表示出事物數(shù)量。這也可以看出,“一些”可以修飾有界名詞,用于計量名詞,比如“一些乞丐”指的是乞丐數(shù)量是三個或多于三個。不同之處是,“四個乞丐”指出了名詞的具體數(shù)量,但是“一些乞丐”沒有明確指出名詞的數(shù)量。
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有界名詞和“點”同時存在的情況,比如:
(3)讓他到水產(chǎn)公司去訂購一點鮮魚活蝦,到蔬菜公司定一點菱藕。
(4)陳泥鰍把十塊錢交在她手里,說:“趕緊先到萬全堂,磨一點羚羊角,給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p>
句子中,有界名詞與“點”同時存在時,很難明確指出事物的數(shù)量,只能說明整體上事物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如句子(3)。一般情況下,以上出現(xiàn)的有界名詞沒有代表性,臨時量詞、度量量詞和專有量詞都可以修飾這些有界名詞,如 “兩斤鮮魚”。有界名詞和“點”一起應用時,能夠表明一部分事物數(shù)量,如句子(4)中的“一點羚羊角”,點出了羚羊角這一事物的一部分。此時若使用“些”,如 “一些羚羊角”表明有很多個羚羊角。
很明顯,“點”、“些”在計數(shù)功能上存在很大差異,“點”不具備計數(shù)功能, “些”具備計數(shù)功能;“點”基于整體的視角計量名詞,“些”基于個體視角計量名詞;“點” 能夠表明一部分事物數(shù)量,“些”不具備該功能,只是計量整體事物的數(shù)量。
2.2 “點”、“些”有不同的計量量級
“點”、“些”可以與抽象名詞和無界名詞進行任意組合,換句話講, “點”、“些”的相同功能表現(xiàn)在兩者都可以計量抽象名詞和無界名詞。
“點”、“些”能夠代表事物的具體量,換句話講,“點”、“些”都能計量無界名詞。比如:
(5)“窩種”的第二天,老通寶拿一個大蒜頭涂上一些泥,放在蠶房的墻角邊;這也是年年的慣例,但今番老通寶更加虔誠,手也抖了。
(6)放羊的吃肉,只有一種辦法:和一點泥,把打住的野物糊起來,拾一把柴架起火來,燒熟。
“泥”是無界名詞,可以用“點”、“些”進行修飾,例句(5)和例句(6)中都有所體現(xiàn),“泥”作為無界名詞,例句(5)中用“些”進行修飾,例句(6)中用“點”進行修飾?!包c”、“些”在計量無界名詞時,一般可以相互交換,兩者即使互換也不會改變句子的原意。實際上,“些”表示的事物數(shù)量一般高于“點”表示的事物數(shù)量。例如:
(7)我知道自己肚子里全是些真東西,他痛苦地咬著嘴唇,站起來扔掉那把紙片。
(8)你的話讓我想起了好多事情,好多好多,都是些我不愿去想的事兒!
以上兩個例句中涉及的“全”、“都”均為副詞,副詞和“些”同時應用,體現(xiàn)了事物數(shù)量的不確定性,可以表示很多,也可以表示很少?!包c”卻只可以說明量比較少,以上例句中“點”不可以替換“些”,因為“點”不具備計量全量的功能。
這也可以看出,“些”可以體現(xiàn)出量少或者量多的意思,而“點”只可以體現(xiàn)數(shù)量少。因此,“些”可以和多量詞或者全量詞一起運用,但是“點”沒有這一功能。
3.1 “點”“些”與方位詞
“點(些)”與純方位詞組合后,又能與參照物一起構成方位短語再作句子成分,又能單獨作為句子的組成部分?!包c(些)”與單純表示方位的詞語組成表示方位的短語,在句子中可以作為主語、補語、謂語、定語或者狀語。例如:
(9)后方的同學為何不坐前一點呢?這回較容易聽課的。(充當補語)
(10)而更北一點的地方,是一片無人敢靠近的荒蕪之地,因為,傳說那里經(jīng)常有妖魔與魔獸出沒。(充當定語)
(11)里面一點有個秋千架,坐那兒吧。(充當主語)
(12)南廣城則在和菲律賓的馬尼拉的緯度附近,和遠芳城的經(jīng)度相比再稍微東一點。(充當謂語中心語)
“點(些)”與單純表示方位的詞語組成表示方位的短語,可以在句子中以多種成分的形式存在,但是這些成分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頻率有很大差異,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就是作為動詞補語。
3.2 “點”“些”和形容詞
“形容詞+點”、“形容詞+些”在句子中可以主語、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和補語的形式存在。“點”和形容詞一起可以做句子中的狀語、謂語和補語。例如,
(13)你不能精神點兒,弄干凈一點兒嗎?
(14)你們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打得不好,我就危險一些。
(15)俏皮一點說,好似五十多尊小石佛。
除了作謂語、狀語和補語的情況外,“點”和“些” 與形容詞相結合還能作主語、定語和賓語。例如,
(16)寬容一些的人可以視之為必然,挑剔一些的人會開始抱怨。
(17)她不爭氣,只受了高中教育,因為找不到體面一點的工作在家干粗活。
(18)女孩子們必須完善自己的頭腦,聰明一點總沒有錯。
表明事物性質和特點的形容詞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即典型部分、非典型部分,“點”、“些”與典型部分可以實現(xiàn)任意組合,但是與非典型部分進行組合時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非典型成員的局限性在句子中也有一定的體現(xiàn),“非典型性質形容詞+點(些)”一般只能作句子的謂語或謂語中心語,從隨意性來看,“形容詞的典型組成部分+點(些)”能夠基本上充當句子中的任意成分,比較隨意,但是“形容詞的非典型組成部分+點(些)”在句子中的成分比較受限?;诘湫托砸暯?,對這一類形容詞有較高要求的是主語和賓語這兩種句子成分,“形容詞的非典型組成部分+點(些)”則不能做主語和狀語。
“形容詞+點(些)”在語料中出現(xiàn)時,它具有充當謂語功能的形容詞,包括直接作謂語、作謂語中心語的情況有:開心、愉悅、平凡和便宜等。
“形容詞+點(些)”在語料中出現(xiàn)是,作補語的形容詞有:干脆、客氣、漂亮等等。
“形容詞+點(些)”在語料中出現(xiàn)時,作定語的形容詞有:聰明、便宜、純潔、清楚等等。
“形容詞+點(些)”在語料中出現(xiàn)時,作賓語的形容詞有:安頓、安心、休閑、束縛等等。
“形容詞+點(些)”在語料中出現(xiàn)時,作主語的形容詞有:安分、誠實、高級、謙虛等等。
綜上所述,形容詞的非典型組成部分應用范圍較小,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少,所以和“點”、“些”組合時,句法所在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形容詞的典型組成部分應用范圍較大,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因此和使用范圍廣,頻率高,所以和“點”、“些”一起使用時,能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在句子中存在,相對隨意。
3.3 “點”“些”與代詞“這(那)”
代詞“這、那” 都能與“點”和“些”組合,我們先分析“這(那)點+名詞”,“這(那)點+名詞”一般情況下體現(xiàn)為事物數(shù)量較少的意思,但如果是“這么(那么)”和“點”一起出現(xiàn),就更表明事物的數(shù)量很少。例如:
(19)就這么點路,他走了三天才到永定門。
(20)然而一顆一顆塔松密密地長起來了,就靠了去年的雪和那么一點雨。
“點”本身可以表示事物數(shù)量少,與“這(那)”、“這么(那么)”共同出現(xiàn)時則說明數(shù)量非常少?!斑@(那)”有加強量少程度的效果,“這么(那么)”有加強語氣氛圍的效果,所以,“點”與它們相結合使用時,表示加強了少量的程度,所以說更明顯的表示了數(shù)量少的特點。
“這(那)+點+名詞”、“這么(那么)+點+名詞”一般是要把事物的數(shù)量說的少一點,比如“這么點路”就是說“路太短”,“那么一點雨”就是說“雨小”。若是把“有”字加在“那么點”前面,“往小里說”的意思就沒有了,只能說明程度輕。例如:
(21)另外,也是因為我的緣故,父親每次和我一起總是那么一點失態(tài)。
(22)確實有那么一點交際的味道,名片倒也是用得著的。
“這么(那么)+些+名詞”一般是說明事物數(shù)量較多。比如:
(23)我在這兒這么些日子了,一頓中國飯還沒吃過;不是我吃不起一頓,是怕一吃開了頭兒,就非常吃不可。
(24)那么一些日子下來,春生也不怎么害怕了,到那時候怕也沒有用。
若是表程度的代詞“這么、那么”在“點”的前面與“點”結合使用時,“點”可被置于句子形容詞之前,也就是“這么(那么)“與“點”、“形容詞”一起應用。但是,“些”的用法中沒有這一種?!斑@么(那么)“與“點”、“形容詞”一起用于句子中,“點”作為句子狀語,說明量的程度較小,而程度詞“這么”“那么”則加深了這種程度?!斑@么(那么)“與“點”、“形容詞”一起使用時主觀色彩比較濃厚,這也說明實際和預期存在很大差距。例如,
(25)桌子就這么一點高。
(26)凳子就這么一點寬。
(27)距離市里也就那么一點遠。
如果“只”“才”等副詞與“這么(那么)”一起使用,會加深實際與期望之間落差的感情程度。
本文首先基于語義視角,分析和比較了“點”、“些”,兩者的計量對象存在差異,其中“點”只可以計量抽象名詞和無界名詞,但是“些”可以計量抽象名詞、無界名詞和有界名詞;“點”、“些”有不同的計量量級,“些”往往是說明量比較多的意思,“點”說明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些”的計量量級明顯比“點”高。其次,基于句法視角,分析和比較了“點”、“些”,“點”、“些”可以和“代詞這(那)”、方位詞、形容詞等詞一起使用,可是會作句子的不同成分,表達出不同的意思。
[1] 張傳霞.“X點”與“X些”的比較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 盧炫璇.現(xiàn)代漢語“X點”、“X些”研究—兼論副詞“稍微”與“有點”的區(qū)別.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3] 何杰.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0.
[4] 李宇明.說“有點”.《學漢語》.1995(4).
[5] 王繼同.說“一點點”[J].漢語學習.1988.6.
[6] 曾小燕.淺談不定量詞“點”和“些”的語用功能.科教導刊.2012年12.P114-115.
H146
A
1672-5832(2016)11-0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