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麗
高鐵嶺散記
成麗
我把三月的向往,冀希望于南嘉福地,灼灼其華的桃李,芬芳滿園。在西河之洲,我依然能感知其幽香遍地。
——題記
早春,來不及梳理冬藏的慵懶,咸寧作協(xié)筆會便如一場盛大的花事,期會于“桃李之鄉(xiāng)”嘉魚。春的氣息,恰如高鐵嶺東道主的殷殷盛情。徜徉在湖光山色綠色生態(tài)長廊之間,水曲山疊,一路上桂樹流翠,茶花嫣紅,紫薇吐蕊,玉蘭花含笑相迎。
還有杜鵑,在等著用那一季的絢麗,許以這場盛會一個碩果累累的圓滿。
桃花源,在山那邊蔥蘢,靜如處子。
是陶公鐘情的世外桃花么?是唐寅懷才不遇寄情《桃花庵歌》里的桃花?是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的迷茫悵惘、此花可待成追憶的桃花,還是當年母親往我發(fā)梢別一縷馨香的,故鄉(xiāng)三月的桃花?
是粉紅、深紅、灑金、淺綠或純白?是單瓣、重瓣還是三輪花瓣?
阡陌小路,腳步早已藏不住喜悅;隴上緩行,心便渴望那經(jīng)年的悸動與眼睛的重逢。
山坡溝渠、田壟地頭,落紅片片,繁花滿地!
一季的花開,莫不是因了我的姍姍來遲,委地成殤。
人生有多少這樣的際遇,一念間錯過了?親情、友情、愛情,說得出與說不出的遺憾,都沉積心頭,掛在紅塵的渡口,需要用一生的光陰一寸一寸來縫合、泅渡;縫補不了的,時時晾曬: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幸好,只是錯過了一時的花期,還能期待秋果盈枝的豐厚,還能期待來春的重生;而于人生的漫長,有了希冀與守望,等待,便有了分量。
北風亭,念著,有一種鏗鏘的勁爽!
北風中的亭子,遺世獨立。
穿亭而過的北風,堅韌、迂回,對天長歌。
紅葉石楠引路,左傍荷花池,右依油菜花畈,北風亭,在唐帽山嵐聳立。一塊丈余長的巨石,靜臥山野,碑刻《北風亭記》。一記石刻碑文把明朝嘉魚的富庶、百姓的安樂、個人的怡情雅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仿佛看見了方逢時——碑記詩賦的作者,正邀明月清風,在魚米之鄉(xiāng)的山間田野放歌。
吃著沙陽堡的蟹黃魚翅,喝著長江水,受厚重文化的熏陶,方逢時,在嘉魚書香世家成長。他從小知書達理,聰慧過人。18歲,一鳴驚人,高中舉人;19歲,便通過朝廷中央政府最后一級考試,成了萬人矚目的進士。之后任知縣、承德郎、司郎中,37歲便任江西寧國知府。他的母親亦是滿腹詩書,時時教導他為人為官之道:“不可趨權勢,辱名聲”。頭戴胄盔,身穿鎧甲,馳騁沙場,驅(qū)倭寇、除外患、降蠻人,智勇雙全。連皇帝都嘆服他“臨機設策”處事有方。
方逢時還是有名的孝子。在京城,他日日牽掛千里之外家鄉(xiāng)的母親。49歲,正值人生的壯年,位至都御史的他卻辭官回鄉(xiāng),晨叩晚執(zhí),伺候母側。為臣盡忠,為子盡孝,是他人生不變的信條。
大學士張居正念他德才兼?zhèn)洌婆e、邀請方逢時再度出山。他任朝廷總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少保、柱國。登峰造極之時,退隱家鄉(xiāng)竹西書屋,自省自學,讀書作賦,編卷成冊《大隱樓集》,膾炙人口,文采斐然,為后世傳頌。
北風亭,是他偏愛之一隅,歷史在這里留下了他的腳印。這些印記,足以讓這一方水土,名勝千古。
他絕沒想到,418年后的桃紅柳綠之日,有一個女子,在高鐵嶺的北風亭,讀著他唯美的詩章,感念他理學的厚德之重,愴然淚下:這個被大明皇帝朱詡鈞親書“盡忠”、賜封“樗散野人”,被埋沒得太久太久!
仁安嶺村,千年古樟。
我不是刻意來打擾你。我只是一個行色匆匆的過客。
來不及整衣肅容,你便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穿越千年滄桑,我與你在春意盎然里邂逅。
見過了太多的古樹:千年水杉、千年銀杏、千年古桂。任何一株,沒有見你的那一刻更為震撼:主干直徑達3米,臨近地面丈余處的軀干成扇形,一棵圓柱形的實心樹干,要經(jīng)過多少年,才能生長蛻變?yōu)樯刃危?/p>
早春的暖陽,瀉過樹冠,婆娑的樹影,落在蒼茫大地只能是個縮小的符號;在“樟樹杜家”,用“巨大”兩個字對你的描述,太過簡單。你428平方米的投影,得多么偉岸的高山,多少人家的煙火才能滋養(yǎng)、襯托你的風姿?
軀干如游龍交匯,枝椏似犬牙交錯。枝葉相覆,或昂頭直指蒼穹,或俯首朝大地私語。歷時1031年,以同一個姿勢,看著自己安如磐石的身影,高擎年年歲歲的經(jīng)幡,將千年樟香化繭成蝶,守護一方水土,蔭及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人。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你是仁安嶺游子不絕的鄉(xiāng)愁。
你是小喬絕版的鄉(xiāng)愁。
想當年,三國鼎立,周郎為吳國興盛嘔心瀝血,日思夜慮,寢食難安。小喬疼于心,急于眉,寄情香樟木枕,安周郎心神。小喬頭挽高髻,手持檀香,輕移蓮步,向你祈愿:取你千年樟魂,療周郎痼疾。然周郎病愈,南征北戰(zhàn),未能還愿便英年早逝。那一段香枕,演繹了千古恩愛,終隨小喬,鎖入銅雀臺。庭院深深,情歸何處,撫枕四顧影自憐,憶起周郎又念香樟。
你是何其幸運。
生長于南嘉這塊熱土,你見證了當年的小漁村變成了全省有名的蔬菜之鄉(xiāng)、螃蟹之鄉(xiāng)、鮰魚之鄉(xiāng)、黃金之鄉(xiāng)。連同歷史一起沉淀的還有南宋文化、三國文化、嗚嘟文化、說唱文化、魚文化。每一處榮譽的取得你欣喜若狂,每一處文化的衍生你涕淚留痕。
你老了,仙風道骨,成一方圖騰。人們提著小磨香油、麻糖、麻花、炸藕夾、魚丸子……來膜拜你,千年如一日;你又是如此年輕,四季青蔥,以勃勃生機屹立在高鐵嶺的沃土上,既陪伴鄉(xiāng)民歲歲平安,又安撫游子思鄉(xiāng)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