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曉波
40歲發(fā)現
◎ 吳曉波
美國嚎叫派的詩人艾倫·金斯堡早年狂放不羈,是嬉皮士的精神領袖。過了40歲,他居然常常西裝革履。有人不解地問他,這位老兄說:“我以前不知道穿西裝這么好看、這么舒服嘛!”
人過了四十,才突然開始享受寂寞。梁實秋說:“我們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寂寞是供人喘息幾口的新空氣,喘幾口之后,還得耐心地低頭鉆進泥溷里去。最高境界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須強求。只要有一刻的寂寞,我便要好好享受。”寫出《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是我喜歡的一個作家,他曾經說:“一個不成熟的男人是為了某種崇高的事業(yè)英勇地獻身,一個成熟的男人是為了某種高尚的事業(yè)而卑賤地活著?!?/p>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為中年做準備。我經歷過的事實是,在這個中年的午后,你能夠安心坐在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龍井茶,你有足夠的心境和學識讀一本稍稍枯燥的書,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你可以把時間浪費在看戲、登山、旅游等諸多無聊的美好事物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它們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的奮斗階段。
喝下午茶,對自己的長相負責,西裝革履,卑微而平靜地活著。林肯說,人到40歲,就該替自己的長相負責了。這樣算來,我替自己負責的日子已經有些年份了。
(摘自《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浙江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