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亮保
有一種正能量叫相互感動
□ 龔亮保
2016年10月17日是第三個國家扶貧日,期間首屆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產(chǎn)生。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對扶貧開發(fā)作出杰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樹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對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脫貧攻堅設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chuàng)新獎四個獎項,分別從脫貧主體、扶貧工作主體、社會幫扶主體中和扶貧脫貧主體中產(chǎn)生,目的在于樹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引領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全社會宣傳學習扶貧脫貧先進模范的事跡,感悟他們的境界,以他們的奮斗精神滋養(yǎng)心靈,全社會就會多些精神守望,多些奮發(fā)之志,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奮斗熱情,更好地弘揚無私奉獻、扶危濟困、自力更生、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動員更多力量參與扶貧并激發(fā)貧困群眾脫貧內(nèi)生動力,讓正能量不斷傳遞。
正能量,其原本是物理學名詞,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nèi)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xiàn)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社會強調(diào)“正能量”,弘揚的正是這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給人力量、充滿希望的動力和情感。
聞弦歌而知雅意。在這次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和表彰過程中,人們既為那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光榮脫貧勤勞致富和帶領群眾擺脫貧困的奮進群體所感動,也為那些認真履職盡責、深入調(diào)查研究、傾心用力真扶貧扶真貧的扶貧工作者點贊,以及為那些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熱心扶貧濟困、樂于奉獻愛心、幫扶效果顯著的社會熱心人士而欽佩。同時人們也看到了有獲獎者發(fā)貼表示被人們對他們工作的肯定而感動。這種相互感動,激發(fā)著強大的正能量。
感動是心靈的珍藏,是正能量的儲備,這種美麗的珍藏像種子一樣,在每個人心中悄然生長、像花一樣綻放。
當愛與被愛在感動中傳遞著、萌動著、滋長著,當愛與被愛化作如酥的春雨融入整個時代的精神背景,感動也就有了永不衰竭的源泉。
感動是善與美的共鳴,是人性最美的花朵。當相互感動成為一種正能量,其已經(jīng)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人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人們的渴望,人們的期待,并將感動外化為行動。
也正因為有了這種相互感動,匯成強大的行動,脫貧攻堅才會讓更多的人,在這個風向標的導引下,更加努力地發(fā)揮出自身的脫貧攻堅主動性,努力提升自身的脫貧能力,也讓更多的人和組織,積極參與到扶貧開發(fā)中來,構建脫貧攻堅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愿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脫貧攻堅環(huán)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