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莉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長文短教
文/李 莉
小學語文教學中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篇幅較長的課文,對于小學生來說,長課文的學習總是充滿著挑戰(zhàn)。這些文章內(nèi)容多、難點多,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知識點的掌握,有著不小的挑戰(zhàn)。但是,面對這些長文章的出現(xiàn),教師的教學也應該適當?shù)倪M行相應的轉變,以此來適應重點難點居多的長文章。所以在進行長文章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的抓住重點,在提煉全文精髓的基礎之上,將文章的學習周期盡可能的縮短,讓學生可以在短時間之內(nèi),將文章的重點難點掌握,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從而做到小學語文的長文短教。
小學語文;教學;長文短教;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遇見過長文章的學習,面對這些長文章學生往往都需要進行很長周期的學習,其中的知識點也非常多。面對這些知識點,學生在學期中,往往會遇見很大的困難。而作為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那么既然長文章教學不可避免,困難也必須克服,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這就需要教師改變相應的教學技巧,通過緊抓重點讓教學周期盡可能的縮短,同時還要做到突出重點。雖然這些文章包含了很多知識點,但是作為教師,要根據(jù)內(nèi)容來做出取舍。選擇一些有助于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摒棄那些偏難怪的知識點,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從而讓長文章可以短教學。
在對課文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教師應該先把文章研究透徹,根據(jù)文章的具體情況,以及自己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找出合適的方法,來進行課文的長文短教。一般來說,小學第二學段出現(xiàn)的800字以上,第三學段出現(xiàn)的1000字以上的課文,就可以叫做長文,采用長文短教的方法,能夠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其性質(zhì),通過短教的方法進行突出,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文章的精髓,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一般來說,小學閱讀可以分成三部分來進行,首先,讓學生把課文大致地瀏覽一遍,在瀏覽的過程中,自己先了解課文講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閱讀,把文中的人物和故事進行了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主要脈絡進行細致的閱讀,抓住文章的要點,來理解作者對文章的看法和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客觀地對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總結。最后,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更高一層的閱讀,就是研讀文章,學生在研讀的時候,要能夠自己把文章按照內(nèi)容進行分段,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對文章的整體進行歸納。通過這三個層次的進行,就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語文課文的長文短教。所以,在教學之前,教師要找準課文重點,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課文要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掌握的過程。但是面對小學教材中,不時出現(xiàn)的長文章,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授課的過程中,也是存在著很大的挑戰(zhàn)。長文章存在著,內(nèi)容多、難點多、難理解等多種教學與學習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之前,就要先明確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可以準確的進去學習狀態(tài)從而可以正確的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就是要抓住文章的標題,一個文章的標題是整篇文章最核心的總結。同時也是對全文最為形象切具體的概括,只要是通過題目來展開教學,那么往往都會緊扣主題。比如在學習《農(nóng)業(yè)的變化真大》這篇課文的時候,有的學生認為這篇文章講的是農(nóng)村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的學生認為主要學的是農(nóng)業(yè)的技術介紹。但是如果通過對文章標題的深入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講解的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在這幾年中的變化。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要緊抓“變化”這個主題,讓學生來以此為切入點,在接下來的文章學習中,學生可以主動的對變化之前與變化之后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進行詳細的對比。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變化的關注,來讓學生了解科技的發(fā)展對農(nóng)業(yè)技術提升的幫助,讓學生可以在輕松高效的狀態(tài)下完成文章的學習。
在明確教學切入點之后,面對長文章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有一個相關的教學主線,從而可以按照預定的教學計劃來引導學生學習。避免因為文章太長,導致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思維混亂,從而影響教學。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讓教學主線變得明確,這樣就可以讓教學變得有條不紊,而不是迷失在長篇大論的文章中。只有教師掌握好教學的節(jié)奏,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緊跟教師的步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面對長文章的學習時,很多學生無從下手,只能是走馬觀花的草草瀏覽一遍。這樣的學習方式只能是浪費時間,最后還是一無所獲。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文章來總結出相應的關鍵語句,通過這些關鍵語句的重點學習與理解,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之內(nèi),對文章建立起一個大致的框架,了解文章中大致的意思,從而為教學樹立了一個比較明確的主線。比如課文《將相和》就是一個很長的課文,它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初讀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可能會非常迷茫。但是教師要根據(jù)課文的標題,給學生樹立一個文章的大框架,讓學生了解到,文章中廉頗和藺相如從最開始的不和到最后的同心協(xié)力共同治理國家的過程。在了解了文章主旨之后,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也不會被文章過長的篇幅所困擾。因此在面對長文教學的情況下,教師首先就是要尋找文章的切入點,讓學生了解到文章的大方向,然后再根據(jù)文章中描寫的內(nèi)容。為學生建立起一個大框架,讓他們可以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可以帶著問題去閱讀,去學習,從而主動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將長文教學的周期大大縮短,讓教學的效率可以快速提高。
關鍵詞是一篇文章中最為精髓的部分,關鍵詞之所以叫關鍵詞,就是因為他們涵蓋了文章中最為重要的點,同時也讓文章中所要表達的精神與意思可以準確的表達出來??梢哉f關鍵詞的存在,就是文章最為基礎的骨骼。正如前文所說,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要通過一些點來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大致了解,然后在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再次進行深入的學習。因此在每一段文字中,關鍵詞,就是這些段落學習的重點。因為長文章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大量的語句和內(nèi)容的描寫。但是由于篇幅過長,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找不到重點,很難集中精力對中心思想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而這些關鍵詞的出現(xiàn),正好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讓他們在學習起來可以有的放矢。比如在《將相和》這篇課文中,學生在學習三個部分之前,要對其中的關鍵詞進行相關的了解。比如第一部分“完璧歸趙”的關鍵詞就是“歸還”“撞柱”等,通過掌握這些關鍵詞來掌握每一個部分中的中心思想與知識要點。讓思想帶動學習,讓關鍵詞來引出文章的內(nèi)容,這就是長文章短教學的精髓所在。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能夠讓學生得到收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對于教師來說,能否設計出優(yōu)秀的問題,引導學生來形成質(zhì)疑習慣,也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標志。教師不但可以設計一些優(yōu)秀的問題,還可以把問題進行串聯(lián),讓彼此之間形成一個問題鏈,讓學生通過質(zhì)疑,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更加對文章進行深入的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在學習《鄭成功》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要把這篇長文進行處理,可以分成三部分內(nèi)容,即為何要收復臺灣、如何收復臺灣、收復臺灣以后如何,并且把如何收復臺灣這部分作為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到,鄭成功為何是民族英雄,并且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鄭成功的愛國之情,體會到戰(zhàn)士們在民族大義面前的無所畏懼,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把長文分成幾個部分,對文章進行梳理,另外,不止教師要對文章進行提問,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并互相解決,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更加細致的分析課文,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中鍛煉了自己的質(zhì)疑能力,對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以及日后的學習都起到了一定的幫助,對于人生的道路來說,也能夠獲得一定的人生啟迪。
總之,長文短教是在小學教學中需要經(jīng)常面對的一類問題,通過對文章的全面理解與細節(jié)剖析。讓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有明確的思路,從而可以對學生進行簡潔且到位的教學。同時在面對長文章的時候,學生還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大大的縮短學習周期,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讓教學變得輕松愉快。
[1]甘密,陳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長文短教設計思路——以《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為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4:121-122.
[2]陶菲.“長文”巧于優(yōu)化“短教”功在細磨——有關小學語文“長文短教”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6,01:30.
[3]卜小茹.說長道短叩其一問——童話長文短教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2,09:63-64.
[4]林劍軍,梁雪飛.小學語文教學中“長文短教”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2,10:61.
李莉(生于1975一)女,漢族,四川達州人,小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育。
(作者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qū)石橋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