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畢詩成
?
斜杠青年
文_畢詩成
約翰和喬治是一對孿生兄弟。約翰25年來一直是一家大銀行的人事部主管,享有高薪和四個星期的帶薪年假;喬治則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每天的收入不固定,因此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沒有哥哥的穩(wěn)定。直到有一天,約翰因為金融危機被辭退,而喬治這個“自雇人士”因為市場的需求,自己摸索著增加了訂車等服務,收入還在增長。約翰想不通,這一切究竟是為什么。
這是以創(chuàng)造“黑天鵝”概念著稱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傾其一生研究不確定性和概率的專家——在其《反脆弱》一書中講述的一個故事。他想表述的是,生活的秘籍之一,就是沒有波動,就沒有穩(wěn)定。指望在一種超級穩(wěn)固的格局中獲得永久的安全感和穩(wěn)定感,其實是非??坎蛔〉?。實際上,約翰有一個大雇主,大雇主超級穩(wěn)定的機制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朝爆發(fā)便無可收拾;而喬治有很多小雇主,為了生存,他需要不斷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并提供更多服務,由此反倒具備了應對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超強能力——表面上看來超穩(wěn)定的其實很脆弱,而給人以脆弱表象的其實很穩(wěn)定。
經(jīng)常有人說,信仰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實際上,最根本性的表述應該是:生存才是最好的老師。為了生存,人會不斷地調適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強大起來。這個結論,也比較符合進化論的套路。
道理很明晰,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把它丟到一邊。尤其是在擺脫了生死存亡的危險,進入比較安逸的生活狀態(tài)的時候,虛榮、自大、懶惰等劣根性會逐漸誘導你走向歧途。我們看到了太多這樣失敗的企業(yè):本來10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用20個人也無所謂,反正又不是沒錢;本來開網(wǎng)絡會議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偏偏要讓大家天南海北地跑,反正財大氣粗;本來要認真研究才可以上馬的項目,一拍腦袋就上了,“哪個企業(yè)不得試錯”,最終“忽喇喇似大廈傾”,落得個“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大道至簡,大音希聲。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如果回到“生存”這個原點,就會繃緊日益松弛的神經(jīng),放下很多無益的考量,明確前進的方向。我曾參與管理過一個150人的團隊,當初由于想法紛亂,今天搞個項目,明天弄個小組,成本越來越高,直到站在企業(yè)生死存亡的邊緣時,才算撞了南墻?;氐健叭绾位钕氯ァ钡幕军c審視過往,你就不得不承認,自以為是,不顧用戶與市場,關起門來想當然,都是不行的。很多糾結也就不存在了,你會發(fā)現(xiàn)做哪些事情是毫無價值的,增加哪些崗位是沒有意義的……優(yōu)化業(yè)務與調整人員后,目標更明確了,活力又回來了,效率也提高了。
最近看到一個來自西方的概念:斜杠青年。這個詞源于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寫的一本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書中寫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于單一職業(yè)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yè)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qū)分不同的職業(yè),例如“律師/演員/制片人”“教授/作家/創(chuàng)業(yè)者”,“斜杠”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如今在我們身邊也出現(xiàn)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將自己定位為“自由職業(yè)者”,可能同時做很多不同“工種”的事情:早上寫專欄,下午去給人做培訓,傍晚開開專車。他們給自己畫了很多“斜杠”,因為這種模式直接面向外部社會,能隨時感知各種變化,所以他們能夠很穩(wěn)定地生存下來,甚至令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艷羨不已。這個時代,一個人、一個組織,恐怕都得考慮在自己的標簽后面多畫幾條斜杠,為自己拱衛(wèi)出真正的安全。
身居傳媒這個行業(yè),由于技術的革新、傳播格局的重組,很多傳統(tǒng)媒體人這兩年面臨轉型的問題,很多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失重感:按部就班的穩(wěn)定生活沒有了,可以預期的工資沒有了,生活好像變得更殘酷,唱衰情緒很濃,好多人無所適從。而糾結的結果就是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當面臨生存的問題時,很多矯情、偽飾都沒有了。能否更好地生存于這個時代,取決于你能為自己建構起多少條“斜杠”,只有塑造出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把生活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說,擔心未來的變化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的員工、管理者、企業(yè)家、政府官員,“你的名字是脆弱”。對于一名將自媒體做得風生水起的達人來說,或許,他有資格如此傲嬌,而對于更多的人來講,我們需要(或者說不得不)選擇“反脆弱”的邏輯,因為事實已經(jīng)殘酷地證明,絕對的穩(wěn)定只存在于人類的想象中。放眼未來,每個人周遭的變革之風只會越來越猛烈,在風中搖曳,還是借風勢燃燒得更旺,取決于自己是一根火柴,還是憑核心能力聚起來的一堆柴火。斜杠青年“穩(wěn)定”多,而只把自己放在一條軌道上,看似舒坦又安逸,其實最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