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11月24日文章,原題:漸漸消失的北京話和那一股京腔京味在沒聽過的人的耳朵里,北京方言聽起來像是說話的人嘴里含滿了彈球兒,引來許多滑稽模仿和爆紅視頻。但是,北京方言正在消失。學校、辦公室使用標準語言、舊城改造和外來人口都是背后原因。
“如今在北京的大街上,你幾乎一點兒也聽不到老北京話了,”68歲的高國森說,他的北京話被市政府認為很“地道”?!熬瓦B和家人或小時候的哥們兒在一起時,我也不說北京話了。”
北京方言最顯著的特征是在音節(jié)結(jié)尾處添加兒化音。這個特點加上頻繁地將輔音“吞掉”的習慣讓北京方言具有一種簡練、詼諧的感覺。比如,普通話的“不知道”在北京方言中成了“背兒到”。
北京市政府正在探討編制北京方言授課教材的想法。但是,這些建議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他們擔心這類課程會削弱普通話教育的有效性?!白鳛楸本┊?shù)厝?,我個人希望北京話能夠繼續(xù)存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三年級教師王洪(音)說,“但如果你不是本地人,就沒有理由在學習普通話之外,還要學一種方言。你會搞混?!?/p>
對高國森來說,他年輕時候說的方言要消失并不是件可悲的事情?!吧鐣l(fā)展需要一種統(tǒng)一的語言和文化。”他說,“如果我們老要恢復(fù)舊的東西,就沒有前進的道路了。”“但我喜歡聽北京話?!彼f,“那是天生的?!薄?/p>
(作者埃米莉·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