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平 蔣沛伶
針對單考單招生源的高職鋼結構課程改革探索*
◆楊海平 蔣沛伶
通過分析單考單招生源的高職鋼結構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將鋼結構與建筑力學兩門課程進行優(yōu)化整合,為課程改革提出新思路。采用項目化教學,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檢驗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期達到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職業(yè)能力的目的。
單考單招;鋼結構;課程改革
近年來,鋼鐵制造業(yè)發(fā)展迅猛,鋼結構在建筑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增強。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fā)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zhì)量?!变摻Y構建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以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為例,從15級開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鋼結構)的生源為單考單招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單考單招生與普高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對力學課程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沒有理解透徹,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力學概念都沒有弄清楚,在學習鋼結構課程時產(chǎn)生抵觸心理。
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針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課程特點和單考單招生來源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對鋼結構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設置適當?shù)慕虒W內(nèi)容并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出適應一線崗位生產(chǎn)、施工、管理的應用級技術人員,為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課程性質(zhì)方面 鋼結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鋼結構)中很重要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要求具備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基礎知識,學習難度較大,一旦學生對先修課程的知識不熟練,或者沒有掌握,在鋼結構課程中就會出現(xiàn)“掉鏈子”或者“夾生飯”的現(xiàn)象[1],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掌握知識的深度和能力的提高、課程實施的整體效果,導致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下降。
教材內(nèi)容方面 鋼結構在我國起步較晚,而鋼結構在近20年又發(fā)展較快,現(xiàn)有教材在內(nèi)容上較為滯后,鋼結構教學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目前高職院校所用的教材是高職高專教改系列教材,教材內(nèi)容雖然進行了部分改革,但煩瑣的公式和計算仍占很大篇幅,并沒有完全走出本科的教學套路??紤]到單考單招生源的特殊性,其文化課基礎差但專業(yè)技能強,計算能力差但動手能力強,若參照現(xiàn)有教材學習,不僅令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實踐,而且使學生興趣大減,嚴重的將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
課程實踐方面 鋼結構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它與工程實踐和鋼結構制造工藝密切聯(lián)系。鋼結構材料的選用、結構選型、設計計算、制造安裝都必須結合工程實際考慮,其節(jié)點連接方式、桿件截面形式和結構形成方式較多,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2]。而課程教學中沒有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使學生對鋼結構的感性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工程素養(yǎng)和訓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并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這顯然與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
作者:楊海平,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副教授,從事高職土建類教學工作;蔣沛伶,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311231)。
表1 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
要做好鋼結構教學,必須處理好與先修課程建筑力學的關系,與其融會貫通,并且要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以達到學以致用,適應市場發(fā)展需求。故筆者大膽將建筑力學與鋼結構課程進行優(yōu)化整合。
課程內(nèi)容整合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鋼結構)的培養(yǎng)方案是把建筑力學安排在第一學期,而鋼結構安排在第二學期。由于學生基礎及計算能力較差,對力學知識掌握不深入,導致鋼結構課上教師還要再詳細地給學生復習力學部分的知識。這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也使得學生學習知識不連貫,降低了課堂效率。
結合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鋼結構)學生的基礎情況,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培養(yǎng)目標(能夠知道常見鋼結構構件和簡單結構的受力特點,能夠校核構件和簡單結構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合理選取教學內(nèi)容,以定性分析為重點,淡化公式推導,大量砍掉建筑力學中的力法、位移法,鋼結構中的拉彎和壓彎構件等難點。并將建筑力學的理論知識打亂,按照鋼結構的典型形式重新排序,作為鋼結構課程的基礎知識滲透其中(見表1)。講解鋼結構知識點時又能及時地將力學知識應用起來,使知識點之間很好地銜接。這樣的安排使得教學體系一氣呵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1)現(xiàn)場參觀。為加深學生對鋼結構的感性認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帶領學生參觀具體工程,并觀察具體構件和連接。利用學?,F(xiàn)有條件,把課堂由教室轉(zhuǎn)移至現(xiàn)場,如學校的文化活動中心屋面為網(wǎng)架結構,操場看臺頂棚為膜結構,行政樓的幕墻結構以及實訓室的鋼結構廠房,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鋼構件及其連接節(jié)點。通過現(xiàn)場教學,學生能得到最直觀的認識并了解鋼結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2)合理利用多媒體。課程教學中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每一個任務前應通過視頻、圖像等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對鋼結構對象有一個視覺的沖擊,彌補空間想象能力的欠缺,更加了解鋼結構體系的實際構成及傳力方式[3]。
3)項目化教學。在教學過程引進一個典型的鋼結構工程案例,要求與教學內(nèi)容匹配,便于學生理解,能夠分解為各種結構形式(如屋架、連接件、吊車梁等),以適應全部教學過程。利用案例引導學生一步步討論、分析并計算,逐步完成該案例的受力分析和設計計算。經(jīng)推敲,工程案例選用校內(nèi)實訓室廠房。具體教學內(nèi)容設計如表1所示。
課程內(nèi)容設計中,鋼結構案例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并將建筑力學的知識打亂,為鋼結構知識點的學習鋪路,而鋼結構知識點的講述加深了力學概念的建立,有效避免了學習的斷層,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鋼結構課程的實際應用價值,學會如何針對實際問題進行簡單的力學分析,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根據(jù)工程上的實際需要,結合計算進行專項技術方案的制訂,并能夠閱讀其他施工方案(計算書)的基本內(nèi)容。
[1]馬志敏,李開顏.面向人才市場需求的鋼結構課程體系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4):89-91.
[2]焦燏烽,陳俊嶺.以培養(yǎng)卓越土木工程師為目標的鋼結構教學改革探討[J].教學研究,2014,37(6):106-108.
[3]鄧海.針對鋼結構教學具體問題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72-74.
Exploration of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udents
YANG Hai-ping, JIANG Peiling
The paper,by analyzing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steel structur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udents, optimizing integrating the course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cs to put forward the new way of thinking, which stimula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by project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vocational ability.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G712
B
1671-489X(2016)18-0102-02
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高職工程建設類專業(yè)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分類構建與實踐”(Y201432205)。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