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劉永濟的吳文英論述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寫

        2016-11-25 09:14:59陳文新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永濟詞話王國維

        陳文新

        (武漢大學 文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2)

        ?

        劉永濟的吳文英論述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寫

        陳文新

        (武漢大學 文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2)

        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書寫,是伴隨著新的審美風尚的盛行而展開的,吳文英一路詞人因其不合時宜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貶抑。劉永濟則因其特殊的習詞和研詞經(jīng)歷,始終對吳文英詞保持了高度的敬仰。他因獨樹一幟而備嘗了孤獨和尷尬的滋味,也有幸在異域獲得了知音。本文以劉永濟的吳文英論述為中心,系統(tǒng)梳理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寫中的相關(guān)事實,以期對吳文英研究和文學史編纂有所裨益。

        劉永濟; 吳文英; 20世紀; 中國文學史

        劉永濟的吳文英論述,尤其是對吳文英文學史地位的評價,是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書寫的背景下展開的。只有密切聯(lián)系這一背景,才有可能較為充分地揭示劉永濟獨立不倚的學術(shù)個性,并從其尷尬處境和終于獲得知音的際遇中解讀出豐富的意涵。

        一、20世紀主流文學史中的吳文英書寫

        說到20世紀主流文學史中的吳文英書寫,不能不提到王國維、胡適。

        對于王國維、胡適的吳文英評論,劉永濟曾從學術(shù)史的角度指出了其可以理解的原因和不能認同的理由:“詞至南宋,作家于情思之外,兼重敷藻之功,于是修辭之技亦在所精研。吾輩但觀其是否與情思相發(fā),是否犯曲、滯、晦之忌而已。前人毀譽,自別有故。大抵意在救時弊者,立言或不免有偏宕之處,亦不可不細辨也?!雹賱⒂罎骸对~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16頁。“按詞至南宋,姜、史、張、王,彌極工麗,法度既密,而能運用不滯,是為詞學成熟之時。五代則奇花初胎,北宋則紅紫爛漫也。觀其時序,殆與其他文藝同一途轍。近人有詆南宋諸公為詞家匠石者,可謂失言。”“學者當會通此事之終始,求其盛衰之故,然后知古人得失之正,勿庸妄測古人,輕肆譏彈也?!雹趧⒂罎骸对~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86頁。所謂“大抵意在救時弊者,立言或不免有偏宕之處”,指的就是王國維和胡適。而“近人有詆南宋諸公為詞家匠石者”之“近人”,則專指胡適。劉永濟之所以不能認同王國維、胡適,原因在于,正是這兩位引領(lǐng)民國學風的學者,導致了吳文英地位的一落千丈。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一個重要論點是,南宋婉約派詞人如吳文英、王沂孫等所講求的“敷藻之功”、“修辭之技”如“用事”和“代字”之法,乃是造成詞境之“隔”的病根所在。王國維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雹弁鯂S:《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191頁?!熬撤仟氈^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193頁。而衡量境界有無或高下的一個核心尺度在于“隔”還是“不隔”:

        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以下,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王國維:《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206頁。

        沈伯時《樂府指迷》云:“說桃不可直說破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詠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比粑┛秩瞬挥么终?。果以是為工,則古今類書具在,又安用詞為耶?宜其為提要所譏也。*王國維:《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207頁。

        白石寫景之作,如“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薄皵?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薄案邩渫硐s,說西風消息。”雖格韻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梅溪、夢窗諸家寫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風流,渡江遂絕。抑真有運會存乎其間耶?*王國維:《人間詞話》,況周頤、王國維:《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210頁。

        王國維關(guān)于隔與不隔的闡發(fā),確立了一種評價標準,即重白描而輕“色澤”;即使用典和用代字,也要用那些含義明白易懂的典故和字句。王國維的這一標準,如朱光潛《詩論》所說,確有可商榷處。蓋詩原有偏于隱和偏于顯兩種。寫景詩宜顯,言情詩所托之景雖仍宜于顯,但所寓之情則宜于隱。寫景隱則流于晦,寫情顯則流于淺。王國維只看到顯的必要,卻沒有看到隱也有隱的妙處,這是個人的審美偏好使然。

        1927年,胡適出版了他的《詞選》,其影響之大,誠如龍榆生所說:“自胡適之先生《詞選》出,而中等學校學生,始稍稍注意于詞;學校中之教授詞學者,亦幾全奉此書為圭臬;其權(quán)威之大,殆駕任何詞選而上之。”*龍榆生:《論賀方回詞質(zhì)胡適之先生》,1936年9月刊于《詞學季刊》第三卷第三號,參見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頁。胡適《詞選》將唐五代兩宋詞劃分為三個階段:歌者的詞、詩人的詞、詞匠的詞。蘇軾之前,是教坊樂工和青樓妓女歌唱的詞;從蘇軾到辛棄疾、劉克莊,是詩人的詞,是一種新體的詩,可以懷古,可以悼亡,可以談禪,可以說理,可以發(fā)議論,詞人的個性得到了表達;姜夔以后,直到宋末元初,是詞匠的詞,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張炎的詞多屬于這一類,可取的不多。胡適對吳文英詞和晚清仿效吳文英的詞,其總體判斷是:“《夢窗四稿》中的詞幾乎無一首不是夢窗靠古典與套語堆砌起來的?!甑脑~人多中夢窗之毒,沒有情感,沒有意境,只在套語和古典中討生活?!?胡適:《詞選小傳》,《胡適文集》第5冊《古典文學研究(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頁。王國維還只是強調(diào)白描的重要性,胡適更以是否如說話一樣淺顯明白為尺度,所以對吳文英的否定也無以復加。

        本來,王國維和胡適對于吳文英的貶抑,并非客觀的文學史敘述,而是有其現(xiàn)實的針對性。自清中葉至清末民初,如周濟、戈載、馮煦、陳廷焯、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陳洵、楊鐵夫等,都是吳文英詞的推崇者和仿效者,末流推衍,導致了晦澀堆砌之弊?!扒迥┰~家頗知學夢窗,但以用事下語處求夢窗者多,其所得不過外形之麗密,為之太過,且必至于晦澀?;逎瓌t吳詞之病也,學者不得其妙反得其病,則非古人之過,學古者之過也?!?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86頁?!白灾光制袎舸?,譽其‘每于空際轉(zhuǎn)身,非具大神力不能’;又喻以‘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介存齋論詞雜著》)。遂使學者益為目眩,日惟求其所謂‘空際轉(zhuǎn)身’者,既無夢窗之才藻以赴之,但務(wù)迷離惝恍,使人莫測其命義之所在,其笨伯乃竟以涂飾堆砌,隱晦僻澀為工,此其病至今日而轉(zhuǎn)巨,亦止庵及王、朱諸先生所不及料?!?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頁。為了改變這種過分雕鑿晦澀的詞壇風氣,王國維、胡適等遂集矢于吳文英,試圖以擒賊先擒王的方式改變詞壇風氣,而為了達到矯枉過正的效果,過甚其辭正是一種必要的論述策略。對于王國維、胡適等人的這一學術(shù)取向,如果對晚清詞壇狀況有所了解,不難給予適度的同情。如劉永濟所說:

        大抵古人立言,多在救時弊。南宋之末,詞尚雕繪,故玉田非之以質(zhì)實。明季詞多浮采,故竹垞救之以清空。浙中諸子之弊也,故有止庵、蕙風之論。而靜安之言,又為近世詞學夢窗者之藥石也。*劉永濟:《詞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1—52頁。

        或如任訪秋所說:

        他們二人對夢窗所以如此攻擊的原因,大概第一,因為他是南宋專重音律而放棄內(nèi)容的詞人的代表。欲攻擊這一派,那么擒賊先擒王,自然不能不首先的攻擊他。第二,又因為他是近世詞家模擬之祖,欲破除一般人謬誤之見地,亦不得不攻擊他。*任訪秋:《王國維〈人間詞話〉與胡適〈詞選〉》,姚柯夫編:《〈人間詞話〉及評論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頁。

        或如吳征鑄所說:

        推原靜安先生之嚴屏南宋,蓋亦有其苦心。詞自明代中衰以后,至清而復興。清初朱(竹垞)、厲(樊榭)倡浙派,重清虛騷雅而崇姜、張。嘉慶時張皋文立常州派,以有寄托尊詞體,而崇碧山。晚清王半塘、朱古微諸老,則又提倡夢窗,推為極則。有清一代詞風,蓋為南宋所籠罩也。卒之學姜、張者,流于浮滑;學夢窗者,流于晦澀。晚近詞風,注重聲律,反以意境為次要。往往堆垛故實,裝點字面,幾于銅墻鐵壁,密不通風。靜安先生目擊其弊,于是倡境界為主之說以廓清之,此乃對癥下藥之論也。*吳征鑄:《評〈人間詞話〉》,姚柯夫編:《〈人間詞話〉及評論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頁。

        或如彭玉平所說:

        吳文英是王國維批評最力的詞人,早在托名樊志厚作的《人間詞甲稿序》和《人間詞乙稿序》中即自稱“尤痛詆夢窗”,認為其好雕琢砌字,專事摹擬,流于淺薄,是“六百年來詞之不振”的開端。而在《人間詞話》中,吳文英幾乎成為王國維立論的主要對立面。約而言之,王國維認為夢窗詞之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多用代字,意不足語不妙;二、寫景之作多病于隔;三、“映夢窗零亂碧”,雕琢過甚,辭采過繁;四、才分有限,失之膚淺。這些要點當然只是從其詞話中摘錄出來,總體而言,與王國維所推崇之自然真實、情景無礙、不隔而深的境界之說相距甚遠。吳文英詞的這些特點當然是王國維予以嚴厲批評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吳文英是“近人”師法的主要對象,由于夢窗詞風的盛行,當時許多詞人不僅看不到北宋詞的佳妙,而且將南宋以吳文英為代表的詞作為詞之極境而頂禮膜拜,所以從糾正時代風氣的角度而言,王國維也不能不將吳文英作為主要的批評對象。*彭玉平:《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67頁。

        從劉永濟、任訪秋等學者的討論可以看出,王國維之所以極力否定吳文英,首先是出于改變詞壇風尚的需要,雖然他同時也把這一論述轉(zhuǎn)變成了文學史評價。而胡適之否定吳文英,更是為了有效地推進新文化運動。重內(nèi)容而輕“色澤”,這是新文化運動評價古代作品的取向之一。他們的宗旨是救時弊而不是展開文學史論述。

        遺憾的是,受王國維、胡適的影響,諸多中國文學史著述卻正是在上述傾向主導下展開其歷史敘述的。把文學評論變成了文學史,雖然在學理上缺少理由,而事實卻偏偏如此。學術(shù)研究常常為某種現(xiàn)實的目的所支配,這不是第一個例子,也不是最后一個例子。例如趙景深1926年成書的《中國文學小史》,論及南宋詞人和吳文英,有云:

        國運將衰,必生妖孽,于是便產(chǎn)生出吳文英這一般雕刻師來仔仔細細雕刻那徒美外觀的花紋。這條歧路,可比晚唐的詩走得更遠了。*趙景深:《中國文學小史》,上海:大光書局1937年版,第119頁。

        吳文英(1205?—1276?)字君特,四明人。雖然像“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等詞未始沒有,但終是雕琢的多。故張炎評他“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又王國維以他自己的詞給了他六個大字的評語,叫做“映夢窗零亂碧”,意與張炎語相同。*趙景深:《中國文學小史》,上海:大光書局1937年版,第124頁。

        像“國運將衰,必生妖孽”一類的表述,實已有一種道德宣判的意味。把藝術(shù)上的不同追求視為道德上的敗類,這種把對手妖魔化的做法,成功地將吳文英詞放在了歷史的審判臺上,真有一種“永世不得翻身”的架勢。

        1961年秋天,中宣部和高教部聯(lián)合召開了一個“文科教材編選計劃會議”,會議上確定了三套“部頒教材”,一套是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一套是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一套是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在這三部教材中,劉大杰對吳文英的評價較高,其他兩部則以負面評價為主。游編《中國文學史》是這樣評述的:“南宋后期繼承周邦彥的道路,同時受姜夔影響的詞人還不少?!稑犯该浴芬齾俏挠⒌脑~論說‘蓋音律欲其協(xié),不協(xié)則成長短句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fā)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鼜睦碚撋细爬怂麄児餐膭?chuàng)作傾向。他們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互有高下,偶然也寫出一二首稍有內(nèi)容的作品;但總的看來,是沿著婉約派詞人脫離現(xiàn)實的傾向越走越遠,把宋詞引向了僵化的道路?!?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第151—152頁。游編《中國文學史》是20世紀最后二十年間使用量最大的文學史教材,其判斷具有一種超越個人的權(quán)威性,所營造出的是一種總體的學術(shù)氛圍。所謂“脫離現(xiàn)實”,在20世紀60年代的語境中,不只是一種對藝術(shù)境界的否定,也是對一種人生態(tài)度的否定。另外一個相近的表述,叫形式主義或“反現(xiàn)實主義”,都是足以讓一個作家失去尊嚴的評價。吳文英就這樣被定格在了一個令人鄙夷的位置上。

        二、劉永濟的吳文英論述

        劉永濟習詞,曾得清末詞壇名家并同屬常州一派的朱祖謀(彊村)、況周頤(蕙風)指授。朱祖謀“是夢窗嫡派。王鵬運推他為六百年來,獨得夢窗神髓。但是也有人說他中夢窗派的毒太深”*陳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 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頁。!嫡派也罷,中毒太深也罷,都是說朱祖謀追步吳夢窗,已達到前無古人的程度。況周頤“學詞以王鵬運、朱祖謀為師友”*陳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頁。,也屬于常州詞派一脈。1949年,劉永濟自敘其《誦帚盦詞兩卷》,還滿懷深情地回憶了三十余年之前得朱祖謀、況周頤指授的經(jīng)歷:“予少時得古今詞集于姑丈松琴龍先生家。久之,亦稍習為之,而不自知其不合也。既壯,游于滬濱,適清社已屋,騷人行吟,若蕙風況先生、彊村朱先生,皆詞壇巨手,均寓斯土,偶以所作《浣溪沙》‘幾日東風上柳枝,冶游人盡著春衣。鞭絲爭指市橋西。寂寞樓臺人語外,闌珊燈火夜涼時。舞余歌罷一沉思?!堃孓ワL先生。先生喜曰:‘能道“沉思”一語,可以作詞矣,詞正當如此作也!’心知此乃長者誘掖后生之雅意,然亦私自喜。時彊村先生主海上漚社,社題有綠櫻花、紅杜鵑分詠,予非社中人,蕙風命試作,彊村見之曰:‘此能用方筆者!’予謹受命,然于此語不甚解也?!?劉永濟:《誦帚詞集;云巢詩存:附年譜、傳略》,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30頁。劉永濟請益于朱祖謀、況周頤的年月,徐正榜等所作年譜系于1912年,李工真《劉永濟先生傳略》系于1913年秋,相差不遠。那時候,劉永濟二十五六歲左右。此后他終身服膺朱、況兩位前輩,無論是作詞,還是教詞、研詞,都信守常州矩矱。

        與主流學術(shù)界的評價顯然不同,劉永濟對南宋詞,尤其是對吳文英詞極為推崇。其《詞論》卷下曾將吳文英與蘇、辛相提并論:“蘇、辛之難及者,詞外之性情、學問也;夢窗之難及者,詞內(nèi)之清氣、魄力也。”*劉永濟:《詞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70頁。吳文英的文學史地位,在劉永濟眼里是與蘇、辛并列的。20世紀60年代他專門開課講吳文英詞,正是為了表達這一學術(shù)評價。他穿插于講稿(即《微睇室說詞》)中的那些類似于總論的話,尤其顯示了他心目中吳文英的崇高地位。如《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一詞的說明:

        夢窗是多情之人,其用情不但在婦人女子生離死別之間,大而國家之危亡,小而友朋之聚散,或吊古而傷今,或憑高而眺遠,即一花一木之微,一游一宴之細,莫不有一段纏綿之情,寓乎其中,又能于極綿密之中,運以極生動之氣。惟其修辭太過,用典過富,有時不免晦其本意,而流于生澀。但此等疵病,要亦不多,不可以一眚掩其全美。周濟稱其如“天光云影,搖蕩綠波”(《介存齋論詞雜著》),可謂善于形容。陳廷焯稱其“超逸處則仙骨珊珊,洗脫凡艷;幽索處則孤懷耿耿,別締古歡”(《白雨齋詞話》)亦甚精切。況周頤稱其詞如“萬花為春”,又曰:“夢窗密處易學,厚處難學?!庇衷唬骸凹雌浞曳歧H麗之作,中間雋句艷字,莫不有沉摯之思,灝瀚之氣,挾之以流轉(zhuǎn)?!?《蕙風詞話》)則評論更為得要。大抵吳詞不出一真字,有真情,真境,真事,然后有真詞。至于修飾字句之功,諧聲協(xié)律之事,在詞學乃末技,可學而能者也。填詞者固不可不講求,但詞之好壞,卻不在此。譬之美人,亂頭粗服固不損其美,即嚴妝盛飾,亦不掩其麗。夢窗之詞,即嚴妝盛飾之美人也。故陳洵說“飛卿嚴妝,夢窗亦嚴妝,惟其國色,所以為美”。此語亦極恰當。但嚴妝太過,亦非絕無疵病。此周濟所以有“夢窗非無生澀處,總勝空滑”之論(《介存齋論詞雜著》)。初學作詞,從夢窗入手,必不至流為滑易,亦學者所當知也。*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92頁。

        所謂“國色”,是說吳文英乃一流詞人;所謂“嚴妝”,是說吳文英詞風格“秾麗”,與姜夔詞的疏宕大為不同。而一一引用周濟、陳廷焯、況周頤諸人評語,則意在表明,吳文英的詞史地位之崇高,乃公論,非私意也。

        劉永濟的兩宋婉約詞細讀,其代表作是《微睇室說詞》,主體是對吳文英詞的細讀。劉永濟之所以選擇吳文英詞作為兩宋婉約詞細讀的主體,一方面是因為劉永濟上承常州詞派的統(tǒng)緒,對吳文英詞的文學史地位有大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數(shù)十年的研詞生涯和填詞生涯中,吳文英詞已經(jīng)與劉永濟的藝術(shù)生命融為一體。1940年,時年53歲的劉永濟,曾作《減字木蘭花》二首。其小序云:“岷沫二水匯合處,陡起一峰,林壑幽美,步磴周曲,曳杖其間,如入夢窗翁詞境中也?!?劉永濟:《誦帚詞集 云巢詩存;附年譜 傳略》,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2頁。劉永濟以山水景物比擬吳文英詞境,可見他沉浸于夢窗詞中,讀的已不是詞句,而是詞句所展示出的意境??疾靹⒂罎鷮俏挠⒃~的細讀,不應(yīng)忽略了長存于其心靈中的這一境界。劉永濟的藝術(shù)體驗,已與吳文英詞融為一體。如果誤以為劉永濟看重吳文英詞主要是著眼于技巧,就不免走眼。他看重的首先是其真切的情感世界和真切的藝術(shù)感覺。

        關(guān)于《微睇室說詞》一書的撰寫緣由,劉永濟在《微睇室說詞·小引》中有一段說明:“1960年秋,武漢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青年教師約我講南宋婉約派詞,因為這一派詞家講究修辭,藝術(shù)技巧很高,不曾熟諳古典文學藝術(shù)技巧的人讀起來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其中尤以吳文英的夢窗詞從來號稱難讀。大家希望我以夢窗詞為重點,試圖由其藝術(shù)性入手以求達到理解其思想感情,借以學習古典文學的藝術(shù)技巧,或于從事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作有些益處?!?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21頁?!段㈨艺f詞》就是該門課程的講稿,其中吳文英詞81首,周邦彥詞6首,姜夔詞6首,史達祖詞2首,王沂孫詞5首,周密詞1首,張炎詞2首。這樣一個數(shù)字,是足以引發(fā)關(guān)注的?!霸谇迥┟癯踉艿綐O大重視的夢窗詞,自現(xiàn)代尤其是解放以后直至八十年代初,由于人所周知的原因,卻受到了極大的冷遇,而在這期間,只有劉永濟先生對夢窗詞的研究是一個難得的例外。他從夢窗詞藝術(shù)手法和技巧的具體分析入手,而著眼于這些手法和技巧所表現(xiàn)的南宋末年那個特定時代、特定人物的一份真實的思想感情,不穿鑿附會,輕易拔高;也不空洞教條,盲目貶抑,從而在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給夢窗詞作了一個準確的定位,而絕不僅僅是示初學者讀詞之法而已?!?程千帆、鞏本棟:《劉永濟先生的詞學研究》,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五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頁。

        讀吳文英詞,不能不涉及比興寄托,蓋比興寄托既是常州詞派的聚焦之處,又是吳文英詞的特點所在。只是,吳文英詞的寄托,并非一種明確爽朗的宣示,并非一種可以用格言概括的人生智慧,而是一種百感交集的蒼茫意緒,一種攜帶著深哀劇痛而又悲憤莫名的情思。他被稱為詞中的李商隱,*四庫全書總目《夢窗稿》提要曰:“詞家之有文英,亦如詩家之有李商隱。”參見(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819頁。緣由在此。宗白華《略論文藝與象征》一文,曾將藝術(shù)家的人生態(tài)度分為醉和醒兩種:“詩人善醒,他能透澈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的真境實相,散播著智慧,那由深心體驗所獲得的晶瑩的智慧?!薄暗娙烁茏?、能夢。由夢由醉,詩人方能暫脫世俗,超越凡近,深深地墜入這世界人生的一層變化迷離、奧妙惝恍的境地。古詩十九首,鑿空亂道,歸趣難窮,讀之者四顧躊躇,百端交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無可表達的深思,無可解答的疑問,令人愈體驗愈深,文藝的境界,鄰近到宗教境界(欲解脫而不得解脫,達到情深思苦的境界)?!薄斑@樣一個因體會之深而難以言傳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邏輯文體所能完全表達。醉中語,有醒時道不出的。詩人藝術(shù)家往往用象征的(比興的)手法,才能傳神寫照。詩人于此憑虛構(gòu)象,象乃生生不窮;聲調(diào)、色彩、景物,奔走筆端,推陳出新,迥異常境?!?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頁。吳文英的比興,正是宗白華所形容的這種情形,所以,劉永濟極為反對那種一一比附、自以為在吳文英詞中發(fā)現(xiàn)了微言大義的做法。比如吳文英的《古香慢》(賦滄浪看桂)一詞,陳洵、楊鐵夫都熱心于追索背后所寓的史事,其中“夜約羽林輕誤”一句,陳洵《海綃說詞》以為“用漢武帝事,‘輕誤’則屯衛(wèi)非人矣”,楊鐵夫箋則以為“此追究約元攻敵之誤也”,兩說皆拘泥于所謂“實有所指”,把詞家的比興之詞視為一個個的具體謎面,所作的解讀無異于笨伯猜謎?!都t樓夢》研究中有索隱一派,熱衷于在字里行間尋找那些“隱去”的“真事”,名曰“《紅樓夢》的真故事”。吳文英研究中也有樂此不疲的索隱者,熱衷于在寫景言情的詞中尋找那些“隱去”的“真事”,以拔高吳文英詞的價值。劉永濟雖然也同樣推崇吳文英,但對這種強比硬附的做法則甚為不滿,并一再指出其學理上的疏漏:

        孟子有讀者“以意逆志”之說,固當,但必兼有知人論世之功,方能得其心之所之。南宋詞家處于國勢阽危之時,論世尚易,獨其行誼不詳,舉凡其生活習慣,學術(shù)思想,不易了了,知人之事,因而困難。唯一之法,先就詞言詞,然后從中尋取透露本意處推究之,必非句句比附,只可于一二處得之。所謂讀書得間,所謂言外之意,如此而已。否則必流為主觀,必多附會,不可不知。*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65頁。

        劉永濟遵循上述原則解讀吳文英詞,對于吳文英詞“由夢而醉”的氛圍,對于吳文英詞以夢幻折射現(xiàn)實的風格與內(nèi)涵,時有精彩闡發(fā)。如吳文英《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一詞,劉永濟“說”曰:

        此詞寫登高眺遠,感今傷昔,滿腔悲慨。作者觸景而生之情,決非專為一己,蓋有身世之感焉。以身言則美人遲暮也,以世言則國勢日危也。大有“舉目有河山之異”之嘆。讀者自可體會得之,但未可句句比附以求,轉(zhuǎn)多滯礙。蓋凡觸景抒情之作,作者本非有心比附,而是無形觸發(fā),故能乍合乍離,縱橫往復,有時且迷離惝恍而不自覺,讀者安可刻舟求劍。然必有一二流露真情之處。即如此詞之“山色誰題”、“傷春”、“愁魚”以及“吹盡香綿,淚滿平蕪”等句之如此深切,自不能單從個人之事論之,必不能不與其所遭之世無關(guān)。*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66—167頁。

        又如吳文英《賀新郎》(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一詞,劉永濟“說”曰:

        此詞上半闋全從韓氏滄浪小筑著筆,而嘆息當年恢復之功不成。只到過拍才點明看梅,詞意不在梅也。換頭從陪履齋看梅另起?!昂蟛蝗缃窠穹俏簟倍溆只仡櫳习腴?,追憶“英雄陳跡”,言當年尚可圖恢復,今則國力日衰矣,恐后必更不如今也。言外有惜履齋和守之計不行,國家有危亡之懼意。此時此際,一念及此,但與履齋相對無言,但觀滄浪之水,發(fā)思古之情而已。歇拍六字所以沉痛如此也。南宋末年詞人多懷亡國之懼,夢窗詞于此感慨最深。*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61—162頁。

        這樣一種解讀方式是符合人文研究之本質(zhì)的,與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精神尤為吻合。一種藝術(shù)的境界,究竟是作者有意創(chuàng)造的呢,還是無意之中偶然得之?這個尖銳的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它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無意的。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詞人在特定的瞬間表達了自己,包括他當下的情緒和這種情緒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容、歷史內(nèi)容和生活內(nèi)容,有些內(nèi)容是作者清晰意識到的,他表達了,而且他明白自己何以要表達;有些內(nèi)容是作者沒有意識到的,他表達了,但是他并不明白何以要表達;有些內(nèi)容是作者渴望表達的,但卻不愿直說或不敢直說。我們通常高估作者有意識表達且明白表達的那些內(nèi)容;但實際上,作者無意識表達的內(nèi)容可能是更為重要的,它是詞人的素養(yǎng)使然、生活使然、經(jīng)歷使然、境遇使然,詞人流露于不自知,就更能顯出身世、際遇、文化的濡染功能及其客觀上的完整性;而在作者不敢或不愿直說心事的場合,寄托的方式便成為首選,“微言大義”即由此產(chǎn)生。故劉永濟曰:“蓋研誦文藝,其道有三:一曰,通其感情;二曰,會其理趣;三曰,證其本事。三事之中,感情、理趣,可由其詞會通,惟本事以世遠時移,傳聞多失,不易得知。然茍察其所處何世、所友何人、所讀何書、所為何事,再涵詠其言,而言外之旨亦不難見。此學者所當知者一也。至作者當性靈流露之時,初亦未暇措意其詞果將寄托何事,特其身世之感,深入性靈,雖自寫性靈,無所寄托,而平日身世之感即存于性靈之中,同時流露于不自覺,故曰‘即性靈,即寄托’也。學者必深明此理,而后作者之詞雖流于跌宕怪神,怨懟激發(fā),而自能由其性靈兼得其寄托,而此所寄托,即其言外之幽旨也,特非發(fā)于有意耳。此又學者所當知者二也。”*劉永濟:《詞論;宋詞聲律探源大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4—65頁。劉永濟所說,不僅是經(jīng)驗之談,而且確有其理論深度;劉永濟解讀吳文英詞的寄托,之所以能做到饒有深意而又不流于附會,在于他不僅有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而且能將這種經(jīng)驗升華為理論,并用以規(guī)范其解讀路徑。

        三、劉永濟的知音不在大陸

        也許有必要補述劉永濟學術(shù)經(jīng)歷中一個也許令部分讀者感到訝異或悵惘的事實:劉永濟的《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有意對他向來推崇的吳文英做了淡化處理。比如,在“柔麗派詞人周邦彥及其同派各家”一類中,僅選了三人:周邦彥(四首)、姜夔(三首)、史達祖(一首),而將張炎歸入“宋遺民詞”,又另設(shè)“南宋詠物詞”一類,選王沂孫(三首)、周密(二首)兩家。無論哪一類中,都沒有吳文英的位置。其《唐五代兩宋詞簡析·總論》,也有意淡化吳文英。“總論”綜評南宋末年詞壇的一段是這樣寫的:“南宋末年,國力日削,那時文人的作品,大都氣格衰颯,即有憤慨國事的,也都帶悲涼意味。如宋未亡前之德祐太學生,宋亡后遺民中之張炎、劉辰翁、劉將孫、鄧剡,被虜人中之文天祥、王清惠等,皆不能如辛棄疾之豪雄,正是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這時有些詞人把憂國之情寄托在詠物之中,其中如王沂孫便最有名。他的詞從技巧上說是長于比興的,然而詞氣不振,故宋亡以后,他不免屈節(jié)元朝。言為心聲,于此可見。在他前后的作家,如姜夔、史達祖、周密、吳文英等,也還各有內(nèi)容,各有成就;其他的人便不免專講聲音色澤之美了。從文學史整個過程來看,各種文體到了專講求形式之美,便要僵化,詞體到了這時,一般作者就漸歸衰退,無甚可觀了?!?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8頁。其中雖也提到了吳文英,但若有若無,給人一種無足輕重之感。

        同樣令人感到訝異的是,上述綜評對南宋末年的詞壇明顯持貶抑態(tài)度,而同一篇《總論》,在接下來的一段中卻強調(diào)詞是音樂文學,并從音樂文學的角度認定北宋不如南宋;聯(lián)系劉永濟這篇《總論》“詞體以柔麗開宗”等說法,不難得出結(jié)論,劉永濟對南宋后期詞壇上的姜、吳一派,其實估價甚高,對于吳文英尤其推崇。他之所以沒有明確表達他的意思,乃是有所顧忌:在一個普及型讀本中高評吳文英不僅不合時宜,且有可能招致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和意想不到的政治上的懲罰。既然不能對吳文英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還不如索性不評價的好,或者等待合適的機會再說。其學術(shù)處境之尷尬,可見一斑。

        在劉慶云、姜為英、陳達云的回憶中,他們所舉到的例子,既沒有涉及蘇軾、辛棄疾的,也沒有涉及周邦彥、吳文英的。不涉及蘇軾、辛棄疾,原因可能在于,這兩位在大、中、小學教材頻頻亮相的詞人,舉他們的例子,不免太過尋常。而不涉及周邦彥和吳文英,絕不可能用同樣的理由加以解釋,這兩位的詞,即使在大學教材中,出現(xiàn)的幾率也極低。那為什么劉永濟的受業(yè)弟子沒有提到劉永濟的相關(guān)講述呢?姜為英采用了一種禮貌的表述,說“聽不懂”,實際上是說沒有聽的興趣。要是有興趣聽,怎么會聽不懂呢?的確,在一個“聲韻”和“色澤”被鄙薄的風氣中,既很少有人愿意留意吳文英,也缺少應(yīng)有的氛圍跟功力,學生們聽不懂或者懶得聽懂,正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個人對老師的尊重,到底拗不過時代的引導或制約。劉永濟的南宋婉約詞尤其是吳文英詞研究,其學術(shù)影響因而受到了極大限制。劉永濟對吳文英的推崇和推介,也因而成了“絕無僅有”。我們雖然因此而更加推重劉永濟,但也不免感到幾分酸楚。一個沒有不同聲音的學術(shù)界,無論如何是令人窒息的。

        理解上述事實,可以拿陳寅恪所遭遇的尷尬作為參照。1968年,79歲的陳寅恪,預感來日無多,拜托助手黃萱在他死后寫文章談?wù)勊膶W術(shù)研究方法,黃萱卻只能婉言謝絕。黃萱后來回憶說:

        記得那是在寅師和師母尚未搬家到西南區(qū)五十號之前,我到東南區(qū)去拜望他們兩位,寅師對我說:“我的研究方法,是你最熟識的。我死之后,你可為我寫篇談?wù)勎沂侨绾巫隹茖W研究的文章?!碑敃r我真是不知如何答復才對。我認為自己實在沒有能力;又認為對一位高齡的老師答應(yīng)下來的事,將來若做不到,是欺騙行為。那時候的環(huán)境又不能再如以往,可在他的口授下筆錄,只好很難過地說:“陳先生,真對不起,您的東西我實在沒學到手?!币鷰熡煤艿统恋穆曇粽f:“沒有學到,那就好了,免得中我的毒?!贝饲榇司埃媸遣豢盎厥祝∈暧H承教誨的我,居然如此傷他老人家的心。*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183頁。

        黃萱之所以拒絕老師的囑托,不是因為她對陳寅恪缺少足夠的敬重,實在是由于她對陳寅恪的研究方法確實未能心領(lǐng)神會。之所以不能心領(lǐng)神會,是因為整體的學術(shù)氛圍有力地限制了她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選擇范圍。陳寅恪的問題意識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都與當時的“學術(shù)主潮”漠不相關(guān),黃萱對之熟視無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反之倒是令人驚訝的。劉永濟的吳文英研究,所面臨的其實也是同一類尷尬,雖然弟子們也許知道“其中學問很大”,但卻深知這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學問,難以產(chǎn)生深切的認同和仿效的熱情。而如果竟有弟子產(chǎn)生了深切的認同和仿效的熱情,那也只能叫做“中毒”,一方面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同樣面臨著因不能“預流”而被邊緣化的尷尬。

        倘若劉永濟地下有知,他也許會感到欣慰的是,大陸之外的兩部影響甚大的文學史著作,對吳文英的文學史地位給予了高度評價:一部是臺灣學者葉慶炳的《中國文學史》,一部是美國學者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臺灣地區(qū)相繼出版了若干部中國文學史著述,如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初版)、蘇雪林《中國文學史》(臺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初版)、孟瑤《中國文學史》(臺北大中國出版社,1974年初版)、王忠林等《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石門圖書有限公司1978年初版)、王夢鷗等《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概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yīng)社1982年初版)。這些中國文學史著述,供各校自由選用,而葉慶炳《中國文學史》是其中問世較早、影響較大的一種。趙孝萱《五、六○年代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概況》說:“當時出版的各種中國文學史很多。算算約有十幾本。不過多是二三十年代的舊作。例如馮沅君的《中國文學史》(臺北:啟明書局,1958)、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中華,1962)、林庚《中國文學史》(廣文編譯所,1963)、胡云翼《中國文學史》(三民,1966)、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臺北:中華,1967)。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葉慶炳的文學史撰寫。葉慶炳在六十年代撰寫了一部著重于‘探討源流、介紹作家、考證掌故’的《中國文學史》(自印,1966)。此書應(yīng)該達到了他原本的著書目的:希望‘務(wù)使一編在手,對我國文學之流變及重要作家之作品特色與生平軼事能有相當深度的認識’。雖然有時對于問題的處理與交代稍顯簡略,立論的史觀也并不清晰,但是此書綱舉目張、條理清晰,對于代表性原典與古代相關(guān)理論原文的引用也頗為完整。十分適合課堂講授與初學者自修。因此至今還是臺灣很普及的一部文學史?!?趙孝萱:《五、六○年代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概況》,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版,第24頁。從臺灣各高校的情況來看,使用量最大的文學史著作有兩種,一是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一是葉慶炳的《中國文學史》。

        葉著文學史對吳文英評價甚高。葉慶炳認為,吳文英詞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造語奇麗”,一是“常以時空錯綜之手法組織成篇。此種獨特之表現(xiàn)手法,殆自李商隱《嫦娥》詩得來,而成為吳文英詞之又一特色。習慣于表面上脈絡(luò)井然之傳統(tǒng)作法之詞人,對文英此類作品,常有不能得其端倪之苦,于是妄加譏評?!薄八^時空錯綜,并非雜亂無結(jié)構(gòu);其結(jié)構(gòu)謹嚴以及脈絡(luò)井然,反有過于一般傳統(tǒng)作品,特其結(jié)構(gòu)、脈絡(luò)深藏不露,費人追尋而已?!?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版,第97頁。葉慶炳的評述,以作品細讀為前提,包含了深切的閱讀體驗。

        201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了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中譯本,其中林順夫教授執(zhí)筆的南宋文學部分,在我看來,對吳文英的評述尤與劉永濟的旨趣高度一致:

        吳文英是十三世紀的最大詞家。他仍然謹守“婉約”傳統(tǒng),但發(fā)展方向與姜夔大異其趣。在其重要批評著作《詞源》中,張炎對姜夔與吳文英的不同風格做出了區(qū)分:姜“清空”,而吳“質(zhì)實”;并進一步形容姜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吳詞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張炎在對比中提出了一個關(guān)鍵論點,即詞,尤其慢詞,應(yīng)該運用“虛字”,以使作品流暢而“可歌”。詞中虛字包括助詞與描述性副詞。這兩類詞的基本功能是結(jié)構(gòu)性的,而非制造意象,它們大多位于句首,或承接上句,或點出言說者的態(tài)度。姜夔善于多用虛字,吳文英則盡可能少用,他的作品大多充滿能夠產(chǎn)生意象的“實字”。這樣的作品由于缺乏結(jié)構(gòu)性的虛字,致密有余而清空不足。張炎的論點主要基于審美上的偏好,因為吳文英能作曲,當然知道如何寫出可唱之詞。周邦彥使用虛字頗稱簡省,而柳永、李清照和辛棄疾則常用。吳文英在南宋重現(xiàn)了周邦彥的“秾麗”風格。*[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著,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第580頁。

        并非偶合,吳文英《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一詞,劉永濟的解說在《微睇室說詞》中所占篇幅最大,《劍橋中國文學史》視“吳文英自度曲的《鶯啼序》是詞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著,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第581頁。,所用篇幅約600字,亦殊為可觀。

        林順夫高度評價吳文英,當然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海外漢學的特殊背景作為支撐。海外漢學家中,較早重視南宋詞的是葉嘉瑩。1966年,她在回顧自己的學術(shù)經(jīng)歷時曾說:“我在早歲讀詞的時候就并不能欣賞夢窗詞,然而近年來,為了要給學生講授的緣故,不得不把夢窗詞重新取讀,如戈載之所云:‘細心吟繹’了一番,于是乃于夢窗詞中發(fā)現(xiàn)一種極高遠之致、窮幽艷之美的新境界,而后乃覺前人對夢窗所有贊美之詞都為有得之言,而非夸張過譽;而所有前人對于夢窗詆毀之詞乃不免如樊增祥氏所云:‘世人真無見解,惑于樂笑翁“七寶樓臺”之論,……真瞽談耳?!?葉嘉瑩:《拆碎七寶樓臺——談夢窗詞之現(xiàn)代觀》,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頁。葉嘉瑩還說:“王國維的一個最大遺憾,就是不能欣賞南宋的詞。他的《人間詞話》,就是只能欣賞他那一類型的……他一碰到像周邦彥,像吳文英,像王沂孫、姜白石、張炎這些詞人,那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他沒有找到入門的途徑怎樣走進去,就不知道如何衡量了。”*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頁。在葉嘉瑩之外,高友工對南宋詞也青睞有加,尤其是對南宋的長調(diào)。他在《詞體之美典》中說:“長調(diào)之末流誠不能免枯索荒蕪之況,然其勝者如吳(文英)之‘八聲甘州’、‘高陽臺’(宮粉雕痕)、王(沂孫)之‘齊天樂詠蟬二首’,張(炎)之‘解連環(huán):詠孤雁’等詞,其構(gòu)思之精,寫情之深,誠為他體之所不能至者。愿毋以‘形式主義’、‘頹廢主義’目之,而能窺見此形式之深邃為抒情精神之極峰?!?[美]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版,第290頁。林順夫作為高友工的弟子,其學術(shù)理念、閱讀經(jīng)歷,受高友工影響頗深。而從《劍橋中國文學史》中他對吳文英詞的解讀看,他應(yīng)當也受到了劉永濟的啟發(fā)。經(jīng)歷了種種尷尬的孤獨的劉永濟,終于在異域獲得了知音,這也許依然算得幸運吧。

        [責任編輯 閆月珍 責任校對 池雷鳴]

        2016-07-10

        陳文新(1957—),男,湖北公安人,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小說史、明代詩學和科舉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劉永濟評傳》(16FZW037)成果。

        I209

        A

        1000-5072(2016)10-0012-10

        猜你喜歡
        永濟詞話王國維
        增山詞話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2:32
        半夢廬詞話
        中華詩詞(2022年5期)2022-12-31 06:33:10
        王國維《錄鬼簿校注》考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8:24
        董旭光永濟調(diào)研農(nóng)牧產(chǎn)業(yè)項目
        論山東平陰永濟橋的歷史與建筑
        東方考古(2020年0期)2020-11-06 05:34:58
        唐代詩人之“永濟現(xiàn)象”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6
        新詞話
        詞話三則
        夜郎文學(2017年2期)2017-09-26 06:29:26
        在神不在貌——論王國維的“?;蟆?/a>
        中車永濟助力“一帶一路”建設(shè)
        av无码一区二区三|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300部| 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嫩妇| 日本高清长片一区二区| 丰满少妇在线播放bd|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国产| 精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四虎|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国内自拍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日本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久久精品成人亚洲另类欧美|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国产成年女人毛片80s网站|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69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美女裸身视频69| 美女脱了内裤洗澡视频| 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视频| 九九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色综合久久人妻精品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水蜜桃一二二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大片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