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0月19日晚,美國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的最后一場電視辯論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落幕。
這場辯論被評價為最像總統(tǒng)大選應有水準的辯論。在60分鐘的時間內,主持人克里斯·華萊士竭力使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與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特朗普圍繞政策問題展開討論,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移民問題、控槍、經濟、對外政策、中東局勢,以及成為總統(tǒng)的資格等內容,不過雙方陳述的政見并無太多新意。
當然,貫穿整場大選的人身攻擊仍時有出現(xiàn)。從始至終,雙方都沒有握手。
在回答華萊士提出的“是否愿意接受最終選舉”的問題時,特朗普“先保留一個懸念”的回答成了他那段侮辱女性的言論曝光之后的新黑點?!都~約時報》稱,特朗普不僅侮辱了美國民眾的智商,也侮辱了美國的民主制度。
這場辯論后,外國媒體普遍認為特朗普大勢已去。英國《衛(wèi)報》說,特朗普的講話缺乏必要的事實依據(jù),針對希拉里的指控也讓人摸不著頭腦。相反,希拉里的策略簡單而有效,并保持了當總統(tǒng)應有的行為舉止?!暗聡暋狈Q,從特朗普這幾次電視辯論的表現(xiàn)看,他不可能贏得總統(tǒng)選舉。
另一方面,希拉里所在的民主黨民調專家霍威特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不管誰當選,都會是1930年代以來民調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tǒng)。”有分析稱,有1900多個候選人參與競爭的2016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最后站在臺上的卻是不受歡迎程度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這兩位,確實像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
現(xiàn)在,11月8日的最終投票日已經近在眼前,雖然外界普遍認為大勢已定,但難保又出現(xiàn)什么重量級的新丑聞,左右這場話題空前的競選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