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2016會議暨中國委員會成立儀式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Osvaldo Muniz教授作報告
荷蘭烏德勒支大學Joop van der Schee教授回答提問
隨后的大會報告中,荷蘭烏德勒支大學Joop van der Schee教授做了題為“地理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報告,從歷史發(fā)展的視角探討地理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Clare Brooks教授做了 “地理教師教育:大學為我們做了什么?”的報告,深刻剖析了當前英國大學在中小學地理教師培養(yǎng)過程中的地位與現(xiàn)狀。美國國家地理教育中心、德克薩斯州立大學Osvaldo Muniz教授以“地理學習進階的國際合作”為題,報告了地理學習進階研究在世界各國的進展情況。
在由浙江師范大學張建珍副教授主持的分會場中,來自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的Margaret Robertson教授從自己作為地理教育者的夢想出發(fā),分享并推介了由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牽頭建設的“2016全球共識年”網(wǎng)站;天津師范大學的仲小敏教授通過案例研究闡述了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課程建構模式,介紹了師范院?;趯W習共同體的生態(tài)地理課堂探索;華東師范大學“晨暉學者”項熙博士剖析了《地理教學》雜志對于一線地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性。
張建珍副教授主持分會場報告會
天津師范大學仲小敏副教授在分會場作報告
華東師范大學“晨暉學者”項熙博士作報告
在由華東師范大學張琦副教授主持的分會場中,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Daniela Schmeinck教授以“超越邊界”為題,分享了德國小學進行學科融合教育的嘗試,鼓勵打破教學中的學科界限;華東師范大學蘇小兵副教授采用TPACK方法,研究了中國大陸地理教師對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湖北十堰市地理教研員、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姚澤陽評介了中國中部地區(qū)高中地理教學如何在應試與素養(yǎng)之間尋求平衡的現(xiàn)狀。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與學者參觀了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自然地理實驗室、GIS實驗室以及智慧地理創(chuàng)新實驗室,觀摩了來自上海平和雙語學校的黃麗娜老師和來自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唐丹丹老師,分別以現(xiàn)場說課與視頻分享的形式介紹了中國初、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案例,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觀摩中學課堂
與會代表在圖書館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