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蒨
自古以來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說,由此可見蘇州有多么的美好、風光,而我便是一個自小就生長在蘇州的小娘魚。
在我心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那些從未變遷過的古鎮(zhèn)古街,那里保存著姑蘇從古至今的一磚一瓦,保存著姑蘇小弄塘里的絲絲老味道,保存著老蘇州們的童年回憶……
要說蘇州古鎮(zhèn)那就一定少不了享有“中國第一水鄉(xiāng)之稱”之譽的周莊了。周莊,是一座純正的江南小鎮(zhèn),小橋、流水、人家,都是它的代名詞。當你坐在周莊的某家酒樓窗前,便能看到窗外的小河上有人正用篙撐著船,載著客;當你乘上一艘小船,那撐船人便帶著你劃過周莊的富安橋、貞豐橋、報恩橋……這些橋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小故事,也許撐船人一時興起還會跟你講講那一個個小故事;當你走在周莊的小河邊,也許你還能看到有阿婆正在河埠頭洗衣服……傍晚,周莊的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窗前掛起一盞盞燈籠,這些燈籠與那半黑不黑的天還有棟棟房屋都倒映在河水中,這便成了一幅神秘悠遠的油畫,令人遐想無限……在古代,相傳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當時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于此,這也使得周莊的歷史更令人尋味了。在周莊,你可以看到每一個土生土長的周莊人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自豪之情,仿佛在說,我是周莊人,我為我的故鄉(xiāng)周莊自豪。
在蘇州還有一條紅色抗日老街,它就是在沙家浜景區(qū)內(nèi)的——橫涇老街。橫涇老街“藏”在沙家浜景區(qū)的蘆葦深處,這里依然保存三四十年代時的江南農(nóng)村的舊貌,粉墻黛瓦,水墨畫般,但老居民已為數(shù)不多了。在這樣的一個地方,你可曾知道,曾經(jīng)有一位阿慶嫂,她帶領(lǐng)著村民們一起幫助八路軍驅(qū)趕日寇,為八路軍爭取時間機智勇敢地與日寇周旋;在這里曾經(jīng)有多少抗日戰(zhàn)士為抗敵拋頭顱,灑熱血,只為把日寇趕出我們的家園。想到這里我便熱血沸騰。如今橫涇老街成為了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阿慶嫂也自然是這里的代言人。
尋找姑蘇老味道,你還可以去山塘街走走。當你踏入山塘街的那一刻,仿佛就像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一樣穿越到了那個繁盛的大唐時代一般:街上買餅的人,攤邊正在精心制作糖人兒或是糖畫的老爺爺,賣著絲綢的店主,人們進進出出的酒樓,還有一群調(diào)皮的小朋友正在給某位攤主搗亂呢!走進老弄堂,你或許還能看到年邁的老者正在跟一些孩子講述著他們兒時的趣事與過往,講到一些大道理,那些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也許細心的你還能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私塾(學堂)呢!走在山塘街的老石板路上,仿佛可以聽到那些歷盡滄桑的一塊塊石板正在向你傾訴著山塘街千百年來的變遷。買一根美味的麥芽糖,漫步在山塘街上真是好不愜意……
蘇州這城市有著很多古鎮(zhèn)古街,每一個古鎮(zhèn)每一條街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總是有人時不時想起它們。也許有人覺得曾經(jīng)蘇州給人的那份感覺不見了,其實那份感覺從未遠離,只是你少了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感受的心……
看到蘇州科技的日益發(fā)達,一步一個腳印地逐漸進步,并且依然保存著蘇州深處的老建筑與老蘇州的那份感覺,我為蘇州感到驕傲,心動不已。
指導老師:曹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