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月林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xù)強化農業(yè)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xù)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國內農業(yè)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chuàng)新農業(yè)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yè)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做好紅棗貯藏加強創(chuàng)新意式提高經濟效益對于當前我縣的實際情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紅棗貯藏;創(chuàng)新
柳林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紅棗保鮮技術的研究,還配備了運輸專車,并已建立了多個保鮮冷庫,不少棗農也建立了很多家庭小冷庫,紅棗的貯藏保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大大提高了紅棗的價值,為轉變農業(yè)經濟增長方式奠定了基礎。
一、紅棗貯藏保鮮的意義
以前紅棗數量較少,一般現采現賣,貯藏保鮮問題不大。但近幾年鮮食紅棗由于受到廣大果農的重視,發(fā)展非???,柳林是一塊藏金蘊銀、得天獨厚的寶地。柳林縣縣域西部紅棗成林面積28萬畝,年均產量3000萬公斤,屬全國五大產棗縣之一,柳林“木棗”名列全國八大名棗之首,國家農業(yè)部命名柳林三交鎮(zhèn)為“中國紅棗第一鎮(zhèn)”,這樣大的數量如果不能解決貯藏保鮮問題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鮮食紅棗如果不進行貯藏保鮮,在常溫下僅能保存6-7天,超期則果肉變軟、風味下降、水分喪失、皺皮,嚴重的變成泡漿果,引起果實霉爛。要在6-7天時間內把大量鮮棗從柳林運出去,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是不可能的。另外,目前發(fā)展紅棗已經不僅僅在柳林縣,整個呂梁山區(qū)都在發(fā)展,由于紅棗鮮食品質極佳已名揚國內外,我國華北、西北等廣大地區(qū)也都競相發(fā)展,市場上不僅面向各大城市,而且已開始面向世界。必須解決好貯藏保鮮技術,才能大大延長紅棗的供應期。
二、低溫貯藏的意義和方法
果實的生命活動主要表現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消耗棗果內的養(yǎng)分,含糖量、維生素C含量等都會明顯下降。呼吸強度和溫度有直接關系,溫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強。在0℃-30℃的范圍內,任何果品呼吸強度的增加都和溫度呈正相關。另外,溫度高不但有利于果實內乙烯的產生,而且可提高酶的活性,乙烯和酶活動能促進果實成熟,使棗果硬度下降,促進貯藏物質降解。因此,低溫貯藏抑制果實的呼吸作用是紅棗保鮮的主要方法。
果農自造冷庫中低溫的產生和利用有2個途徑。
1.利用自然冷源,在冬季利用自然低溫,挖溝或挖窖,多數挖半地下窖,容易保持低溫和提高空氣濕度。在貯藏窖內安裝通風設備,在需要降溫時,排出熱空氣,吸進冷空氣,在需要增溫時則排出冷空氣吸進熱空氣,利用晝夜溫差進行調節(jié),使溫度保持在0℃左右。這種方法只能在氣溫較低的季節(jié)應用。其貯藏方法和技術措施應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和改進。
2.利用冷庫貯藏,也就是利用機械制冷設備,現在很多農戶都有了自家的小冷庫。首先冷庫需要有長期性的建筑庫房,并且具備很好的絕緣墻壁,為了提高隔熱性,在建筑上要用加氣混凝土和膨脹珍珠巖來作隔熱墻。內壁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隔熱層。機械制冷設備的壓縮機的功率有大、有小,大型倉庫要用大功率壓縮機,小型倉庫只需要約3千瓦的小功率壓縮機。借助人工制冷的方式將庫內的熱量,包括從果實內釋放出來的熱量,通過壓縮機轉移到庫外,以穩(wěn)定地維持庫內的低溫狀態(tài)。
棗的低溫貯藏,到底最合適的溫度是多少呢?通過紅棗冰點試驗看出:在脆熟期采收半紅的鮮棗,其冰點在-2.3℃,到完熟期采收全紅的紅棗,其冰點在-4.8℃。紅棗如果在冰點以下的溫度貯藏,則果實細胞發(fā)生凍害而變質。在不發(fā)生細胞凍結的前提下,則貯藏溫度越低越好,可抑制鮮棗的呼吸作用,保持棗的營養(yǎng)成分和風味基本不變。
在我縣有經驗的果農,在冷庫內放1個大缸,缸里裝滿水,當缸里的水表面結一層薄冰時,這時冷庫的溫度在-1℃左右是最合適的貯藏溫度。由于紅棗內的糖及可溶性固形物濃度較高,-2℃的低溫細胞不會結冰,所以在0℃--2℃是比較合適的。群眾在冷庫內放置水缸的方法有3個好處,一是可指示溫度;二是可調節(jié)溫度,因為水結冰時要吸收冷氣,化冰時會吸收熱氣,使溫度保持穩(wěn)定;三是可提高冷庫的空氣相對濕度,防止鮮棗在儲藏庫中失水。除水缸外,也可以用濕布掛在冷庫內,調節(jié)溫度和增加濕度。
用以上小冷庫,加上果農隨采隨入庫(最好早晨溫度低時入庫,并要保證采摘的質量),紅棗可儲藏到春節(jié),仍能保持棗的良好品質。
大型冷庫一般由紅棗公司建立,冷庫的溫度完全可以自動控制。但在鮮棗入庫時要特別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從果實采收到入庫之間的時間不能過長;二是必須將收購來的鮮棗立即入庫預冷,而后在冷庫內分級包裝,才能達到冷藏的目的。大型冷庫除低溫外,還可結合進行氣調保鮮和減壓保鮮。
三、氣調貯藏保鮮
雖然是鮮棗貯藏的主要方法,但如何結合氣調貯藏則效果更好。果實的呼吸作用是要吸收空氣中的氮氣,放出二氧化碳,同時分解果實內的營養(yǎng)物質并放出熱量。如果空氣中減少氧氣,增加二氧化碳,或者增加呼吸作用不需要的氮氣,則能抑制呼吸作用。
四、減壓貯藏保鮮
減壓保鮮是近幾年很受關注的紅棗保鮮方式。其原理是將鮮棗放入密閉的大容器內,而后抽氣減壓,降低密閉容器內的空氣壓力,使得乙烯、乙醇等有害物質容易排出果實體外。同時養(yǎng)分壓也隨之降低,氧氣的濃度降低,從而抑制了貯藏棗的呼吸作用。
五、鮮棗速凍貯藏
將脆熟期采收的鮮棗,放入-20℃以下的低溫冷凍室進行速凍。溫度越低,效果越好。使紅棗果細胞迅速凍結,呼吸作用基本停止。保鮮期可達6個月以上,好果率達100%,維生素C保存率70%以上,塘與酸的含量無明顯變化。解凍后需立即使用,雖脆度明顯下降,但口感尚好,保持了鮮棗的基本風味。以后可以在大城市建立冷柜保鮮銷售系統,特別適宜在夏季食用。
總之,做好紅棗做好紅棗貯藏對增加農民收入有很大的意義,為當下柳林經濟單一發(fā)展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