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穎姐姐:
我的繪畫老師夸我很有天分,畫出了很好的畫作。但是不管老師多么肯定,或者其他的同學也一致給予我認可和稱贊,可我就是不相信自己畫得足夠好,會堅持地認定那只是很普通的作品,甚至會覺得老師、同學都在欺騙我或者拍我馬屁。
我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會有同樣的問題,無論別人給予我多么正面和肯定的回應(yīng),我就是不相信自己身上蘊含著他們所說的那些美好。我認定自己是有很多問題和缺點的,壓根不相信其他人積極的評價,總覺得很多人都比自己強得多。大家都說我太謙虛了,可我知道我并不是謙虛,我對于褒揚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懷疑,還不如說是近乎完全過濾般地隔離,甚至可以說是充耳不聞,油鹽不進。但是對于別人對我任何一點的批評,都會讓我立刻眼睛發(fā)亮,非常接受和認同,同時內(nèi)心又會受到深深的傷害。我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很自卑,我該怎樣改變自己呢?
南區(qū)明月
南區(qū)明月:
如果我讓你談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時,相信你說不到兩個優(yōu)點,就不自覺地開始對自己的缺點如數(shù)家珍:我社交能力不行、我不夠聰明、不夠努力……你會這樣做嗎?
你的這些表現(xiàn)絕對不是所謂的謙虛,而是你就是這么真心實意地看待自己的。在你的眼中,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好”,只看到自己的“不好”——那些自己的缺點、問題、不足、無法勝任的事。你對自己是看不起的,是不滿和自卑的,對于別人給予自己的肯定和稱贊,壓根不相信,相反的,面對別人取得的成就,你卻會太過高看,總覺得別人很了不起,自己哪哪兒都不如別人。
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一個心理狀態(tài)呢?
這通常和你的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guān)系,想想你小時候,你的父母是不是非常認同 “夸獎會導致驕傲,驕傲會使人落后”、“批評才能使人進步”的教育觀點呢?所以,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懂得肯定和贊美孩子,而是采用貶低、打擊、批評的方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卑。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跟他人的比較過程中,總有不如他人的情感體驗,這樣的體驗長期積累下來,長大后就會造成他的自我評價偏低,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人贊美和肯定。
最不好的一點是,自卑者是具有攻擊性的,這種攻擊性幾乎是一種自動化的程序,看到別人——開始比較——很快認定對手比自己強——攻擊性朝向自身。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簡單地說就是,你還沒有出門與別人交戰(zhàn),就已經(jīng)先把自己猛揍了一頓,并且還把自己給揍趴下了。
對你而言,想要改變自己這種自卑的狀態(tài),第一步需要先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地了解。對于任何一個壞模式,改變并不是迅速將其變?yōu)楹媚J剑窍韧V估^續(xù)重復(fù)這一舊模式,你可以理解為經(jīng)濟學上的“止損”,但這一點并不容易做到,你想想看,一個人重復(fù)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現(xiàn)在要消除,這一過程往往充滿了折磨人的反復(fù)和艱辛。一旦當你能夠停止自動化地與他人比較,或者自動化地猛揍自己這一方式,再與別人互動時,便能夠比較容易接收正面的信息。同時,你可以嘗試對自己進行肯定和贊揚,對自己溫柔以待而非批判和攻擊。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自信的聲音,只是有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與這內(nèi)在的聲音失去了聯(lián)結(jié)。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重新聯(lián)結(jié)上這內(nèi)在自信的聲音,我們便能學會對自己滿意,擁有自我肯定與欣賞的能力,學會悅納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贊美,也可以很堅定地對自己說“別人很好,我也很好”。
樂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