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肯納
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與科技輔導整合
◎莫肯納
課程改革的浪潮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教育內容應該服務于科技發(fā)展和勞動訴求已經成為普遍共識。為響應科技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和教育改革的目標要求,通用技術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本文旨在通過對通用技術進課堂和科技課外輔導相結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二者整合的闡釋,力求為通用技術的課堂實踐發(fā)展提供建設性建議。
科學技術21世紀的發(fā)展是突飛猛進的,同時也取得了喜人成果。將通用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不但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課后的配套措施相結合,比如發(fā)明創(chuàng)造比賽、科技知識競答等,可以及時有效地促進知識的轉化吸收,也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與競爭意識,更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有力舉措。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它建構了全新的學習和溝通方式,為人類創(chuàng)造價值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方式。學生在課堂中掌握的通用技術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與人們的生活實踐息息相關,也即科技輔導。科技輔導是對學生課堂學到的知識的鞏固深化,也必然會引發(fā)學生的思維模式、教師的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它還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正能鍛煉學生能力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使得所學能夠應用于實踐,提升學生的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鑒于以往的課堂教學實踐,通用技術科不乏一些有待改進的瑕疵。比如,理論知識的過多講授。如若還沿襲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然無法適應社會的變革的步伐,當然更難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然而,引領學生參加科普知識競賽與航模設計比賽、電子比賽等活動,充分發(fā)揮科技輔導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
通用技術融入課堂與科技輔導結合的意義已經闡釋得十分清楚,如何促進二者整合?什么樣的舉措才是最有效果的?還需我們進一步探究。
立足課堂教學,夯實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通用技術課程相結合,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加入時代的元素,豐富學習內容,同時拉近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距離。同時還應當將教學內容靈活化,例如《技術試驗》課程,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查詢音像資料,或者以社會重大科技實踐為切入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將學生的興趣引入到生活中科技活動上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理想,又讓他們扎實地立足實踐。
依靠科技輔導,檢驗課堂學習效果。在上文的探討中可以得知,通用技術對學生的真實體驗予以高度重視,強調動手與動腦的有機結合,是從選定題目、設計制作到實驗改進的一個完整的過程。因此,教師的教不應該僅限于課堂上,理所應當?shù)匾詴r間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力求學以致用。以航模設計比賽為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層級進行分組,讓他們自己負責參賽的整個程序,并且分工合作。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而且能培育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很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拓寬資源路徑,充分加以利用。對于通用技術課程來說,第一資源就是教材。教師應當將學生、課標、教材三者有機貫通,創(chuàng)造性地對教材加以展示,實現(xiàn)學生最有效的學習。相對于教材來說,社會所蘊含的資源更為豐厚,有利于溝通教材與社會,縮短學生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的距離。比如,進行“流程”講解時,可以以當前十分熱門的快遞流程為例子,既充分貼近學生實際,又有較強的理論意義。
其次,學生和環(huán)境也是獲取資源的有效途徑。學生的知識結構、生命體驗和生活環(huán)境是極為寶貴的教學資源。學生解決問題的獨特思維模式;學生之間交流分享,促進了思想的碰撞。課堂的外部環(huán)境也是重要的資源。如教師、多媒體設備、實驗儀器等。這些資源的配備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引領課堂邁入全新的境界。
最后,媒體和網絡資源不容忽視。網絡資源的豐富和便捷,使得各個學科都得以受惠。通用技術課不僅可以在網上進行資源搜索,還可以利用平臺展開交流,形成動態(tài)的展開過程,這是十分有效的。例如,人教版高一通用技術課程第七章模型制作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視頻資源和電腦上的繪圖軟件,使得學習過程更為形象化,也方便了學生的課后復習。
通用技術與科技課外輔導的有機融合,能夠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過對通用技術的重要地位的介紹,以及將通用技術與科技輔導整合途徑的列舉,使得通用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從而更好地達到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目的。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第二高級中學)